刘晓庆评价向太“安之若素”!这个成语,开国大将粟裕曾亲自验证

2025年03月13日10:52:06 历史 1626

最近有一档真人秀节目非常火,叫做《一路繁花》。这档节目邀请了8位在各行各业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分别是蔡明、陈岚、李小冉、刘晓庆、倪萍、张蔷、贺峻霖、牛在在。在这趟旅行中,也发生了许多趣事。

刘晓庆评价向太“安之若素”!这个成语,开国大将粟裕曾亲自验证 - 天天要闻

在相处中,有一件事情被众人热议,就是刘晓庆评价向太陈岚“安之若素”。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大家因为旅行安排出了一些临时状况,所以难免有一些矛盾和交集。在这其中,向太一直是一言不发,刘晓庆对向太这种态度非常欣赏,便评价她“安之若素”

而引起热议的,是因为安之若素这个成语非常少出现,网友们纷纷热评不愧是初代顶流,爸妈心目中永远的女神刘晓庆啊,居然能说出安之若素这样的成语,足可见刘晓庆多么有文化底蕴,面对过多少大风大浪。而这个成语,不只是刘晓庆,就连我国开国大将粟裕也曾亲自验证过。

刘晓庆评价向太“安之若素”!这个成语,开国大将粟裕曾亲自验证 - 天天要闻

先来说说“安之若素”这个成语的意思:这个成语昨早出自于先秦·庄子及其弟子《庄子·人间世》中。指的是遇到异常情况或者遭遇挫折的时候依然能够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而向太面对旅行中出现的问题,一没有崩溃,二没有抱怨,面对困难也是泰然处之,当做平常一样。这样处变不惊的处世态度,让刘晓庆非常欣赏向太。而开国大将粟裕也曾经历过许多困难,在这些困难中,粟裕也完全是做到了安之若素,真正的是亲身验证了这个成语。

刘晓庆评价向太“安之若素”!这个成语,开国大将粟裕曾亲自验证 - 天天要闻

在参加革命后,粟裕上了井冈山。井冈山上缺衣少食,过得特别艰苦。面对这种困境,组织上下令让战士们自己学会染布,缝制军衣,也要自己熬制硝盐。这样艰难的处境,很多战士们都受不了,有的偷偷跑下山回家了。而粟裕却一直坚持着,组织上叮嘱做什么,他便做什么,从没有一声抱怨。

做事情倒是还好,可是吃东西是让更多人受不了的。在井冈山上,几乎只有红米饭和南瓜汤,这些东西吃一顿两顿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久了大家就完全吃不下去了。面对这种情况,粟裕也从没有抱怨过,不管是做事还是吃饭,粟裕是真正的做到了安之若素。

刘晓庆评价向太“安之若素”!这个成语,开国大将粟裕曾亲自验证 - 天天要闻

很多人或许没有意识到一个情况,就是粟裕从小的家境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是一个“少爷”,虽然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但是也比一般人生活的幸福多了。按照约定俗成的观念,像粟裕这样的人一定是不能吃苦的。

可是,恰恰相反。参加革命期间逃跑的人,因为吃不了难吃的饭和做不了事情而逃避的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贫困人家的人。而粟裕作为家境更好的人,却没有逃跑,一直坚持战斗,留在井冈山上,与大家一起做同样的事情,吃同样的饭,这才是真正的安之若素。

刘晓庆评价向太“安之若素”!这个成语,开国大将粟裕曾亲自验证 - 天天要闻

直到多年后,许多粟裕的老战友依然回忆起来,都非常敬佩粟裕。当时那样艰难困苦的情况,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没想到粟裕这样的“少爷”反而比任何人都能吃苦。粟裕吃苦耐劳的品行,也让所有人敬佩不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