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2025年01月22日07:12:04 历史 1308

姜天巢(1901年—1927年),又名东白,字慧根,浙江省江山人。1920年,考入北京民国大学文学院,深受俄国十月革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影响,投身新文化运动,并成为学生自治会干事。1925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不久因病提前回国。1926年3月18日,参加天安门反帝示威大会,会后率众去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示威请愿,因军警开枪镇压而受伤。同年秋伤愈后返回江山,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次年初,在杭州任《民国日报》主编兼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左派)农运部秘书,积极宣传革命。1927年3月,以省党部特派员身份赴浙西指导党务工作,协助建立共产党小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面对敌人严刑逼供,他正气凛然,最终于5月底英勇就义‌。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何之泰(1902年-1970年),字叔通,浙江龙游人。毕业于南京河海工业专门学校,曾留学美国,获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依阿华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江苏省水利建设厅技正、北洋工学院教授、湖南大学教授及工学院院长。后任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设计科技正、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1938年6月9日任浙江省水利局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江水利水电科研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何之泰在水利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管理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水利界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成果《河底流沙起动流速的确定》在学术界获得了高度评价,并提出著名的“何氏公式”。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叶长庚(1903年—1986年4月2日),原名樟根,出生在开化县中村乡西畈村,幼年随父辈迁往桐庐百江冯家村。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红五军机枪大队大队长、红八军四师二团团长、赣南独立十二师师长、湘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指挥剿匪斗争,稳定了黑龙江省的局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吕公良(1903年—1944年5月2日),原名吕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上街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集团军暂编第十五军新编第二十九师师长,抗日英烈。抗战爆发后,率部先后参加晋中太谷战役、台儿庄战役、鄂北战役、赣北战役豫中会战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第八十九师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五军参谋长、第十三军参谋长、第三十一集团军总部高参、华中抗日总队第五纵队司令、安徽界首警备司令、河南因江警备司令、暂编第十五军新编第二十九师师长兼许昌警备司令等职。1944年,他在许昌保卫战中指挥全师官兵数千人抗击数万之敌,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壮烈牺牲,终年41岁。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华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原名华延年,字西园,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学家和革命活动家。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国后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列宁青年主编。1930年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准确译出“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他还曾任新华日报总编辑、中共南方局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在山东大学任职期间,他坚持政治领航,重视马列主义教育,并创办文史哲》杂志,成为山东大学的特色学术刊物。他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懂政策、有能力、会办学的好校长”‌。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徐以新(1911年11月14日—1994年12月30日),浙江衢州人‌。他参加了北伐战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1928年至1931年初,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苏联总参谋部学习,回国后担任红四方面军参谋主任和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西路军。抗战期间,担任鲁艺政治部主任、统战部干部科科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依兰县委书记、沈阳卫戍区政治部主任。1950年,调入外交部,历任苏联东欧司副司长、司长,并出任驻阿尔巴尼亚挪威叙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大使。1982年,被巴基斯坦授予“伟大领袖真纳勋章”。1983年后,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童坤(1914年—1944年12月12日),字立仁,龙游县新山水村(今属小南海镇)人。1937年,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次年3月结业,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分配浙江省第三游击支队(设金华),任二大队五中队机枪连指导员。5月,经张爱萍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奉组织派遣,进新四军军部教导队第五期三队学习。“皖南事变”中被俘,在上饶集中营铅山战士营地,两次越狱脱险。1943年,投奔新四军,开辟抗日根据地,创建了抗日武装坚勇大队,先后任坚勇大队参谋第八大队第三、第八中队中队长。1944年夏,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第八大队副大队长兼第八中队中队长。同年12月12日,率领第八中队和特务中队在金华义乌交界一带的潘村与日军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江文焕(1919年12月—1949年4月),又名江涵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双桥乡溪滩村黄蒙自然村。1941年,在衢中读书时任学生会干部,因反对训导主任杨筠青的专制统治被开除。1943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外文系就读,1946年随联大迁回平津,分配到北京大学。在北大期间,积极参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并决心去解放区参加革命,但因肺病未能实现。1947年下半年,回到家乡养病,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江山县中党支部书记。1948年10月,受党派遣回到衢县,领导衢州各县的革命斗争,计划组建武装游击队。1949年1月23日,在西安门船埠头被衢州绥靖公署特务逮捕,4月中旬夜间惨遭秘密杀害。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林维雁(1924年—1949年4月),浙江省衢县(今衢州市)人。1944年考入国立暨南大学,在校期间在地下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成为学运积极分子。1947年9月,她到江山县中任,后遇到来江山养病的江文焕夫妇,并介绍江文焕在江山县中任教。1947年11月在高展的介绍下,3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江山县中党支部成立,林维雁任副书记。1948年,担任衢县城市地下斗争工作的负责人,并在浙赣区党委城工部江衢联合支部担任副书记兼武装委员会主任。1949年1月23日,林维雁在西安门码头国民党衢州绥靖公署特务逮捕。1949年4月中旬,她和江文焕、李子珍、王多祥、郑南轩和高寿华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活埋于衢州东门郊外,年仅25岁。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徐元森(1926年5月22日—2013年3月27日),浙江省江山市人,微电子及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他在金属冶炼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在50年代解决了炼铁史上含钛和含氟铁矿冶炼的两大难题,并在微电子领域开拓了多项技术,研制成功了多种器件隔离方法和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开发了DTLTTLECLEPROMNMOSCMOS等系列集成电路‌。他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被评为全国及上海市劳动模范,并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出生于浙江衢州的近现代著名人物简介(下篇) - 天天要闻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遗漏的衢州近现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本文所写杰出人物,包含衢州市下面的管辖市)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 天天要闻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一条大运河,串联起扬州与无锡两座“漕运心脏”,激荡3000年澎湃。扬州码头承载帝王南巡与漕粮北运的史诗,无锡四大码头则谱写工商文明的序章。从“漕运心脏”到绿茵战场,谁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于加拿大坚持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宣布,不会推迟向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数字服务税自6月30日生效。美国一直反对加拿大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并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 天天要闻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在刚刚闭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足球比赛暨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女子组比赛中,解放区七百间小学男子足球队、丰泽园小学女子组经过六轮角逐,双双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这是解放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 天天要闻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中新网沈阳7月3日电 (记者 韩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16名香港培侨中学学生7月2日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温历史。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培侨中学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有20余名校友报名参加志愿军。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学生们重走校友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