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2024年11月29日14:22:05 历史 1607

1985年10月22日,一位传奇将军在历经近60载的戎马生涯后,在南京中山陵8号寓所悄然辞世,享年79岁。他就是许世友,人称"战斗英雄"的开国上将。

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将不以主流的火葬方式安葬,而是破格获批实行了土葬。11月9日,在王震将军等高层领导的见证下,葬礼在南京城郊落下帷幕。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病榻中的最后请求

南线自卫反击作战结束后,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被调任军委常委。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向中央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涉及到身体情况,中央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请求。由于广州的天气过于潮湿不适合养病,许世友离开工作岗位后就搬到了南京。

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的腹部经常会出现胀痛的情况,起初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加严重。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在家人的催促下,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好在只是有肝硬化的现象,并没有其他严重的情况,这让家人松了一口气。

7月,南京军区总医院重新化验许世友血样的时候,发现他患上了肝癌。9月初,南京的天气已经有了些许凉意。然而,对于在中山陵8号静养的许世友来说,这个秋天格外难熬。

尽管医护人员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许世友的状况依然每况愈下。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即便偶尔清醒,也难以进食和说话。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然而,在病痛的折磨下,许世友还惦记着要安排好身后事,他艰难地睁开眼,用微弱的声音郑重地向前来探望的好友邓德金提了两个请求:一是不要火葬,二是要睡在楠木棺材里。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任弼时没有火葬,其他已去世的中央领导同志都实行了火葬,所以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许世友这么坚持非要进行土葬?

听了许世友的叙说才知道,他的坚持与他母亲有关。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少年丧父,怀抱骨柔情

1906年,许世友出生在河南省新县城外一个小村子里,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许世友这个名字是他的父亲取的,寓意是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大显身手。家境并不富裕,但其乐融融。

在许世友不到2岁大到时候,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一家的温饱问题全落在了瘦弱的母亲身上。

许母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挺起了身板,开始自食其力。白天她埋头于农事,晚上还有在昏暗的灯光里做些小手工,以补贴家用。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小小的许世友,成长在这样自强不息的母亲身边。他希望能够早点长大,好帮助母亲分担家计。但动荡的年代其实没有给他更多的选择。

在他8岁的时候,武昌起义爆发了辛亥革命,河南乡下经常有土匪打劫。许母担心儿子的安危,便将他送入了少林寺,希望他能够学有所成,将来报效国家。

后来在回家探亲的时候,因失手将仗势欺人的地主打死,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流浪,后来进入了部队当兵。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自他16岁投身革命以来,便鲜少有机会回家,更不用说在母亲膝前尽孝了。

1959年,过于想念母亲的许世友请假回家探亲,刚回到家门口便看到母亲背着一大捆的柴草正艰难的往家里走,一时间愧疚感涌上心头。

他上前将母亲背上的柴草接过去,然后跪在母亲面前大哭,骂自己不孝。许世友本想多陪陪母亲,却只待了三天军区就发来了电报,说有急事需要他亲自处理。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临走前,他希望能带母亲回城里生活,但是母亲在老家待习惯了,怎么劝说都不听。

1965年,许世友在海防前线检查工作时,意外收到了母亲病危的电报。由于他当时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无法立即离开,只能安排长子陪同祖母前往南京接受治疗,并计划工作结束后尽快返回。

然而,许世友尚未抵达南京,就接到了母亲去世的不幸消息。儿子告诉许世友,祖母在临终前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他的名字。许世友听后泪流满面,他在母亲的遗像前再次下跪。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山水叠翠送英灵

正是因为许世友的孝心,在20世纪50年代,当毛泽东带头签名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去世后一律火葬的时候,毛主席才破例同意了他想土葬陪伴母亲的请求。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对许世友的遗愿给予了高度重视。

经过慎重考虑,中央最终特批了他的请求。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在当时提倡火葬的大背景下,能够获准土葬,实属罕见。但对许世友这样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战斗英雄而言,这也是他当之无愧的殊荣。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10月26日上午,王震乘坐专机来到南京,向南京军区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

南京军区的领导层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将许世友将军的灵柩安葬在南京紫金山麓。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美,正是英雄长眠的好地方。而且,这里距离钟山风景区8号也不远,生前许世友就是在这里静养的。

为了备好楠木棺材,军区派人四处寻找。经过努力,军区终于从一位老木匠那里,订购到了一具上好的楠木棺材。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当许世友的遗体入棺后,王震叹了口气,随即转身对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众位将军们说:“你们可千万不能学他这样啊!”

许世友的可以破例土葬是特例,有且仅有这么一个特例,所以王震才会对大家说出这一句话。

随后,军区开始着手准备安葬仪式。消息一经公布,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赶来,有的是曾与许世友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有的是受过他恩惠的百姓,还有的是慕名而来的年轻一代。大家怀着崇敬和感恩之情,来到紫金山下,送这位民族英雄最后一程。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英灵归故里,母子得团圆

随着葬礼进入尾声,人们开始为许世友将军的灵柩移灵。按照他的遗愿,灵柩将被送往老家与他的母亲合葬。这是这位孝子的夙愿,也是他对母亲最后的告慰。

当年,年轻的许世友离家参军,与母亲诀别时,曾经许下诺言,他一定会光宗耀祖,建功立业。

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很少有机会回家探亲。即便是母亲去世,他也未能及时赶回。如今,虽然阴阳相隔,但他终于可以与母亲长眠于一处,了却这份夙愿。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就这样,许世友将军长眠于故土,与他朝思暮想的母亲,终于又在一起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这个特殊的心愿。

墓土渐渐覆盖了棺木,人们依依不舍地开始散去。他们知道,虽然许世友将军的身躯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葬礼结束后,人们又自发来到墓前,献上一束束鲜花。红色的花瓣在秋风中摇曳,犹如一团团跳动的火焰,昭示着许世友将军不灭的丰功伟绩。

85年,许世友入棺后,王震对参加葬礼的老将们说:你们千万别学他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