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2024年11月24日22:23:05 历史 1528

皇帝在古代时候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其生死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虽然皇帝的地位尊贵无比,他们却并非不可触及,历史上不乏权臣弑君、政变夺权的事件,但是为何无人通过下毒这种相对隐蔽的手段来刺杀皇帝呢?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的那句 “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恰似一道隐秘门缝,悄然透出皇权护卫下饮食安保的严苛,也揭示了古往今来谋逆者,甚少选下毒杀帝这一蹊径的复杂因由。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皇帝之膳,绝非寻常餐食,那是一整套彰显天威、严守安全的繁复规制。据说御膳房仿若一座小型宫廷后厨王国,机构非常庞大、且分工细密,从庖长、庖人到杂役,各守其职,采买、洗菜、切配、烹制、传膳,流程层层把控环环相扣。单说食材来源,皆有专供之地,蔬果多出自御田,肉食有指定牲户,且入库前经层层查验筛选,以防夹带毒物。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御膳制作时,基本上都是数人协同、多灶齐开,每位厨师只负责一道工序或菜品局部,全程有太监监看,做好后先留样封存,以备查验追溯,其实即便有歹心之人想暗中投毒,也难寻机会、难掩踪迹。

溥仪忆中 “没吃过热饭”,便是这安保流程的 “副作用”,因为菜品从御膳房端出,会经太监按仪式摆盘、传菜,穿过重重宫闱、殿堂,路途迢迢,即便有暖锅、食盒保温,待送至御前,早已失了出锅时的热气腾腾。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这漫长流程,就是为防下毒而设,但也牺牲了食物的温度,却铸起一道食物安全防线,将诸多潜在风险隔绝在外。对于追求美食享受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但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他必须接受的现实。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自己的饮食安全。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古代宫廷还有专门 “尝膳” 之人,多是忠诚老迈太监,每道菜上桌前,必先由他们小尝几口,待静候片刻,确认无恙后,皇帝才会动筷。而且侍奉皇帝饮食起居之人,背景审查严苛至极。据说当时的太监、宫女多出身内务府包衣,家族世代为皇家奴仆,身家性命皆系于皇家,忠诚度经多年考察,稍有行差踏错,必定会累及亲族。

这一环节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至关重要,因为它为皇帝提供了一道最后的保障。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而近身侍卫,多选自八旗精锐,他们身世清白、且武艺高强,肩负护卫圣驾重责,饮食安保亦是监管范畴,自身亦受多层监督,难以被外部收买利用。像康熙九子夺嫡那般激烈纷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却也极少有在膳食下毒的传闻,只因宫廷人员管控如铁桶,稍有异动,蛛丝马迹便被察觉。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可能会说可是趁皇帝出行时下手呀,其实出巡时,会随行御厨携便携炉灶、食材,就地取材也有专人检验,营帐周围侍卫环卫,水源、食物供应皆从可靠渠道调配;若驻跸行宫,当地供奉膳食必经地方官、御前侍卫、太监等多番查验,流程比照宫廷,绝无轻疏。

以乾隆下江南为例,沿途所食虽有地方风味,可从食材入锅到上桌,皆在皇家掌控网内,下毒几无可能。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还有就是在古人的观念中,皇帝乃 “受命于天”,是江山社稷核心,统治合法性基于上天旨意。而下毒杀害,也会被视为对天命所归理念的公然践踏,还是民间百姓尊崇皇室,这种无形 “正统” 压力,也让潜在下毒者背负着沉重心理担。

古代皇帝之所以很少被通过下毒来刺杀,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饮食安全受到了严密的保护,而且下毒的难度,也使得这一手段并不理想。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以末代皇帝溥仪为例,他的“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的感慨,不仅揭示了皇帝饮食安全的严密程度,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皇帝的生活状态。在今天看来,这种严密的保护措施虽然有些繁琐,但在当时却是确保皇帝生命的重要手段。

古时候为啥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写到最后


回顾历史,下毒弑君成功案例寥寥,多是王朝崩颓、内乱频仍之际,宫廷秩序瓦解、安保失控才有机可乘。正常年月皇权稳固、制度森严,下毒杀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故而古之谋逆者,多会在朝堂争斗、军事政变上谋划布局,且会避开这种计谋。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启沧海云帆丝路新——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点击图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 天天要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资料图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