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病逝,生前多次访华

2024年07月29日21:50:36 历史 7781

据新华社报道,越共中央保健委员会19日发布消息,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当天因病逝世,享年80岁。

今年4月14日刚刚度过80岁生日的阮富仲,是越南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任职最久的最高领导人,自2011年起担任越共中央总书记。他的这一届任期,原本应至2026年结束。

阮富仲任内中越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2023年12月,中越双方同意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越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显示出双方对当前合作感到满意,对未来合作充满期待,也更有信心。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病逝,生前多次访华 - 天天要闻

已患病一段时间

据新华社,越通社援引越共中央保健委员会的消息说,阮富仲已患病一段时间,其间受到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但由于年事已高、病情严重,于当地时间19日13时38分在越南军队108中央医院逝世。越南将为阮富仲举行国葬,越共中央委员会以及越南国会、国家主席、政府、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将就相关安排发布特别公告。

越南官方公布阮富仲逝世消息后,越南国内多地电视台滚动播放阮富仲资料纪录片。

此前一天,越共中央政治局在军队108中央医院举行仪式,向阮富仲授予越南最高荣誉金星勋章,并表示这是“党、国家和人民对阮富仲总书记对越南党、越南民族革命事业的重大且卓越贡献的充分认可”。

今年6月20日,阮富仲与到访的普京举行会谈。越南国家电视台播出的画面中显示,阮富仲未到下车处迎接,而是全程坐在室内,但依然进行了正式的会谈。这是在公开报道中阮富仲留给外界的最后形象。

公开资料显示,阮富仲1944年生于越南河内市东英县东会乡贫苦农民家庭。中学时就对诗歌文学感兴趣,在1963年考入河内综合大学语言文学系。

阮富仲一开始并未思考从政,1967年毕业时他希望留校继续从事文艺研究,但被分配到了越共最为重要的理论刊物《学习杂志》(后改名《共产杂志》)。从1967年至1996年,他在这份杂志工作了近30年。

他在一开始的起步的编辑岗位上干了14年,在1981年选派前往苏联社会科学院实习,并获党建专业副博士的学位。1983年回国后,他开始受到重用,历任《共产杂志》党建部副主任、主任,杂志编委会委员、副总编,在1991年8月开始担任杂志的总编辑。

1996年8月,在担任总编辑5年后他正式进入政界,担任河内市委副书记,负责河内市委宣教部。1998年3月至2006年8月,他先后担任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副主席、主席,负责越共理论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阮富仲调任河内市委书记,在此同时他一直兼任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这在历届河内市委书记中是唯一一例。

阮富仲2006年6月至2011年7月任国会主席。从2011年1月起病逝前,一直担任越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书记。在担任越南领导人,阮富仲依然关注理论工作和研究,2022年2月出版发行了《社会主义和越南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一书,汇聚了阮富仲的29篇文章和讲话稿。

“竹子外交”

在19日病逝后,越南国家主席苏林撰写纪念文章表示,阮富仲和越共中央发展了越南的外交政策思想,总结了实践活动,形成了“竹子外交”艺术。

越南盛产竹子,用竹子制作的圆锥形竹笠甚至已经成为了越南的文化象征。在外人看来,越南的“竹子外交”就像一株风中的竹子,随风摆动又不“一边倒”。

在2016年8月,阮富仲在越南全国对外工作会议上率先提出“竹子外交”的理念。此后“竹子外交”理念逐渐丰富,内涵日益丰富。在越南官方描述中,“竹子外交”可总结为“根坚、身实、枝柔”,即目标坚定、思想务实、策略灵活。

当前越南外交希望发展自身的“新兴中等强国”地位,而发展经济是越南实现中等强国目标的根本。为此,越南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建立了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的自由贸易合作机制,推动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角色不可或缺,除了中国是越南的重要邻国以及中越产业互补外,越南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国经验。

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和越南在国情和文化上多有相似之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南充分借鉴了中国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中国的挫折教训,体现了其“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这也是中越之间的特殊纽带。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阮春强也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发展成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中国发展繁荣为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决策、实现发展繁荣提供重要借鉴。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近邻,借鉴了中共建党治国的宝贵经验。阮富仲在担任总书记前就曾于1992年、1997年、2001年、2003年、2007年访华。在担任总书记后,他分别于就职当年的2011年10月、2015年4月、2017年1月和2022年10月四次访华。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在2022年10月31日的会谈中阮富仲说,发挥和提升两国现有合作机制的效果,特别是越中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推动“两廊一圈”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对接。进一步推动提升两国经济合作效果,在各领域营造新亮点。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 天天要闻

海报 | 运河德比,“码上见”!

一条大运河,串联起扬州与无锡两座“漕运心脏”,激荡3000年澎湃。扬州码头承载帝王南巡与漕粮北运的史诗,无锡四大码头则谱写工商文明的序章。从“漕运心脏”到绿茵战场,谁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步步紧逼,加拿大打响反美“第一枪”,美企痛失20亿美元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由于加拿大坚持推出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停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加拿大财政部长商鹏飞宣布,不会推迟向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数字服务税自6月30日生效。美国一直反对加拿大征收数字服务税的计划,并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 天天要闻

解放区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

在刚刚闭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会足球比赛暨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女子组比赛中,解放区七百间小学男子足球队、丰泽园小学女子组经过六轮角逐,双双斩获2025年焦作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女组桂冠。这是解放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力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 天天要闻

香港青少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重走校友报国路

中新网沈阳7月3日电 (记者 韩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16名香港培侨中学学生7月2日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温历史。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培侨中学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有20余名校友报名参加志愿军。当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学生们重走校友报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