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2024年06月25日00:12:07 历史 1032

1922年的一天,湖南桃源漆家河镇经历了一场瓢泼大雨,雨过天晴,一户农民到山上庄稼地里干活,干到晌午时候,这位农民准备回家吃饭,他拖着疲惫的步子往回走。


不经意间,他在路边的水沟里看到一件黑不溜秋的东西,像个罐子,他拾起来一看,是一个黑色的大罐子。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图|皿方罍


农民心里寻思着,这大罐子拿回家装米应该不错,于是他就将罐子搬回了家。

农村里的消息都传的比较快。


自从这位农民捡了个黑罐子回来后,家家户户都传开了。


后来一位姓石的商人得知农民捡了一个黑罐子,并且罐子上还有纹饰时,立即发挥出一个商人的商业头脑。


他来到老农家,表示要一睹老农家罐子的“芳容“,这位姓石的商人看完后,情绪非常激动,当即决定以400银圆买走。


400银圆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让老农立即警觉起来,他寻思着这个罐子一定不普通。他怕石商人坑他,于是他跟商人表示,这个罐子暂时不卖,要等自己的大儿子回来商量一下再说。


老农的大儿子回来后,老农将石商人要买罐子的事说了一遍,老农的大儿子便拿着罐子盖去找附近学校的钟校长,因为在他的心目中,钟校长是文化人,文化人应该能够协助他辨认出这个罐子到底有多值钱。


钟校长边看边发出啧啧的声音,听老农的大儿子说石商人要出400银圆买下它,钟校长二话没说,高出一倍的价格要买,为了防止有变,还将老农儿子手中的罐子盖押了下来,然后让老农的儿子将罐子再拿来。


老农的儿子回去后跟商人说:有人出800银圆买罐子。


商人一听大事不妙,放下400银圆就将罐子抱走了,边走边说:我400银圆只买罐子,盖子就不要了。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图|皿方罍盖


于是,那钟校长800银圆只得了一个盖子,那商人400银圆得了一个罐身。


人在利益面前都会不由自主的贪婪。钟校长和石商人都不甘心,于是两人都找到了当地的驻军周团长,希望借助周团长的势力,帮助拿回罐子的另一半。


一个是有权的钟校长,一个是有钱的商人,周团长左右衡量,一个都不想得罪,于是索性两人的忙都没有帮。


商人就是商人,在利益面前表现出的坚韧与执着令人难以想象。


石商人见周团长指望不上,他继续通过金钱关系,打通了周团长上面的关系,找到贺师长。


贺师长找到了钟校长,逼迫钟校长交出盖子。钟校长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了盖子,为了心里平衡一点,他提了一个条件,希望贺师长能帮助修缮一下校舍。


于是,在师长的授意下,周团长给钟校长了一笔修缮费,从此,这个盖子就归了周团长。


经过几个回合的折腾,关于这个罐子的事情传到了北平段祺瑞跟前,段祺瑞要以收缴的方式将这个盖子拿走。


还没等他拿走罐子,北伐战争就开始了,北代战争开始后,没人顾得上这个罐子。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周团长作为战犯,在交代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将这个罐子的盖子交了出来,后来这个盖子又被移交到了湖南省博物馆


而罐身被石商人拿走后,不知道倒卖到了哪里,一直下落不明,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在四处寻找罐子的下落。


因为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经过对罐盖子的研究发现,这个管子是商代的青铜器——皿方罍,它主要是盛酒用的,当然那个老农将它用来盛米也没毛病,就是有点奢侈。


而且这个皿方罍上还有铭文,有铭文的要比没有铭文的珍贵。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图|盖上的铭文


还是石商人精明,当年石商人害怕这个罐身放在自己身上,给自己招来灾祸,他立即将这个罐身出手卖给了上海的古董巨商李文卿和马长生。


李文卿和马长生又转手将罐身卖给了巴尔禄,巴尔禄本来是在一个煤炭公司当秘书,结果甲午海战爆发后,当时的煤老板溜了,留下巴尔禄照看公司,结果巴尔禄翻身成为了有钱的煤老板。


有钱后,巴尔禄就开始搞收藏,但是因为这个罐身携带不方便,他就将罐身转手又倒卖了,后来这个罐身就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


直到2001年,这个皿方罍再次现身,出现在了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当时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上海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都纷纷筹备资金参与,准备购回这件国宝。但是因为资金不足,被一位法国人以925万美金的天价拍得。


2014年,皿方罍再次出现在纽约佳士得春拍上,这个时候正值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我国也有了足够的资金储备,我国以私洽的方式,以2000万美金成交,让这个皿方罍再一次回到了湖南省博物馆,被永久收藏。


漂泊了近一个世纪的皿方罍身与皿方罍盖终于完美合体。


我们中国自己的文物,最后要我们花重金再从国外买回来,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但是,文物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东西,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的见证,我们花重金购回我国流失的文物,不仅是文化上的回收,同时告诉我们的子孙这段屈辱的历史。


它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必须要振兴中华,不再遭受列强欺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 天天要闻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2025年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谢桂英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两盏灯箱逐渐熄灭,两位幸存者的照片从彩色变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熄灯悼念...
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在山西举行 - 天天要闻

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在山西举行

中新网忻州7月2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2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徐向前元帅纪念馆举行。7月1日,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徐向前元帅纪念馆举行。山西省文物局 提供 这批捐赠物品包含徐向前及黄杰生前书籍文件、生活用品、历史照...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说到李登辉的离世,其实很多台湾人,包括不少大陆的朋友,最早听到的消息,都是一句挺荒诞的话——“喝牛奶呛到了,送医院半年没出来。”你要说这是哪位普通老人家,家人和朋友顶多是担心一下,圈子外人不大会关注。但这人叫“李登辉”,那就不是一般的小事。
安徽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推荐人公示 - 天天要闻

安徽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推荐人公示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候选人推荐对象(安徽)的公示》。具体如下: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宣传选树活动的通知》,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申报、安徽省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遴选推荐委员会评审,确定利辛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侯纯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干想干的事见想见的人去想去的地:致敬《登山家》 - 天天要闻

干想干的事见想见的人去想去的地:致敬《登山家》

这部电影,是胡涛推荐给我的。就在前一晚,我们还在一起吃饭,庆祝他刚刚征服了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饭桌上,他平静得像在谈论一次周末的远足,而明天,他即将启程,去挑战那“野蛮巨峰”K2。我忍不住问起路上的危险。他淡淡地说,从马卡鲁下来时就得了感冒和肺炎,几乎是靠着消炎药和意志力登上了干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