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基辛格百岁人生,50多年前秘密访华

2023年11月30日21:39:14 历史 9735

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入美国籍。他曾任美国国务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上世纪70年代,他在美国外交事务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卸任后其外交思想仍然对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回顾基辛格百岁人生,50多年前秘密访华 - 天天要闻

回顾基辛格的百岁人生,“中国”无疑是高频词也是关键词。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50多年前秘密访华

推动中美关系“破冰”

秘密访华是基辛格外交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的特使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回顾基辛格百岁人生,50多年前秘密访华 - 天天要闻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这位正在伊斯兰堡晚宴上的美国高级外交官,突然“肚子疼”。随即,他被送往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远在深山的官邸,以此避开了众多记者的耳目。

1971年7月9日凌晨4点半,基辛格秘密乘坐巴基斯坦民航707飞机直飞北京,并于当天12时15分顺利到达北京南苑机场,开始了打开中美两国关系大门的一次秘密访问。著名的“乒乓外交”自此拉开历史序幕,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

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迎来标志性的重大时刻。

回顾基辛格百岁人生,50多年前秘密访华 - 天天要闻

“以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荣”

过去50多年,基辛格曾接受过多位中方领导人的会见,和中国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他在2011年发表的著作《论中国》一书中,试图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中国,包括理解中美经贸交往的漫长历史。基辛格曾表示,“中国人民所说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指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以这个称谓为荣。”

回顾基辛格百岁人生,50多年前秘密访华 - 天天要闻

今年7月,基辛格在他的百岁生日之后访华。基辛格表示,美中关系对于美中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他愿继续为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作出努力。

回顾基辛格百岁人生,50多年前秘密访华 - 天天要闻

2023年7月20日,钓鱼台国宾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

今年10月,基辛格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讲话,“我一生中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美中之间的和平与合作至关重要,符合两国和世界的利益。基辛格呼吁美中两国共同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正如我50年前所相信的那样,我们能找到克服困难的出路”。

回顾基辛格百岁人生,50多年前秘密访华 - 天天要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