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2023年10月02日02:49:04 历史 1530

毛主席去世后,党内“元老”叶剑英出现一些“异常”举动,他多次搬家,有时刚安顿好就立马又换地方,他的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家。”

叶剑英为什么频繁搬家?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一、毛主席临终嘱托

1976年,毛主席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说话都很困难,弥留之际,党内的重要同志一个又一个进去看望毛主席,其实就是在做诀别。

叶剑英进去的时候,毛主席眼睛一亮,对他微微招手,但当时叶剑英只顾伤心,而且毛主席动作幅度太小,所以没人发现。

叶剑英走后,毛主席大概是着急了,用力招手想让叶剑英回来。好在有个护士注意到主席的动作,连忙去叫叶剑英:“首长,主席招呼你呢!”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叶剑英立马又来到病床前,但毛主席微微张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叶剑英注视了很久后,只能离开病房。他想:主席到底想要交代我什么呢?

不久后,毛主席去世,叶剑英永远也不知道答案了,但也或许他是知道的。

毛主席十分看重叶剑英,曾称赞他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是担得起大事的人,所以毛主席临终之时,最想托付的人是叶剑英,尽管没能说出口,但叶剑英心里大概是明白的,他也确实“大事不糊涂”,在中国这个历史转折点上,他的头脑无比清醒。

毛主席去世后,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国内的局势越发动荡,叶剑英作为党内的“元老”级人物,自然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当时邓小平、陈云这些老同志被打压得厉害,很难站起来,而叶剑英好歹还是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历史再次将他推向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二、叶剑英巧妙周旋

当时华国锋接任了中央主席之职,他有心打倒“四人帮”,但无奈资历浅,根基不深,在党内的威信不够,他意识到必须和党内其他正义的老同志团结起来。

这刚好和叶剑英想到了一起。当时叶剑英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已经在暗中联系一些老同志,和他们交换意见,大多数老同志还是站在他这边的,这让叶剑英倍感欣慰。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很快,华国锋、叶剑英碰了面,达成一致,他们和李先念、汪东兴等人成立秘密小组,暗中部署计划。

和华国锋等人会面时,叶剑英保持着高度警惕,他会吩咐警卫员把好风,密切关注周围的动静,而且每次进出的时候都走不同的门,防止被人盯上。

华国锋赞道:“还是叶帅您想得周到。”

叶剑英也很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他明白,一旦自己被对方软禁、控制,那共产党很难再有转圜的余地。

叶剑英采取的一个绝妙之法就是频繁更换住处,“甩掉”那些有心之人。叶帅当时已经将近80岁高龄,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常常刚安顿下来,就又通知秘书:“立马搬家。”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最夸张的是,秘书说:“有时候一晚要搬三次家。”对此,他们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大家都明白叶老的顾虑,所以不会抱怨。

聂荣臻还特地派杨成武嘱咐叶剑英:“你要小心一点,防止他们对你下手。”

叶剑英笑着对杨成武说:“你回去告诉聂总,让他放心,我精着呢,我可是‘狡兔三窟’呦!你让聂总也多小心。”

反动派们同样步步紧逼。

毛主席去世后不久,反动派头目之一就搬到了西山,当时叶剑英住在西山,他们的用心显而易见,就是监视叶剑英。

叶剑英又岂会不知,他明白西山不可久留,但明面上不动声色,每天依旧过得很“悠闲”,好让对方放松警惕。

几天后,叶剑英低调地转移到了玉泉山,在9号楼住下。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等反动派发觉的时候,叶剑英早就已经搬走了。反动派气势汹汹地去找汪东兴,质问道:“为什么要让他搬走?”

汪东兴从容地答道:“那里以前是周总理住的,他生前吩咐过,这栋房子给叶剑英同志住,所以叶老要去那里住不是很正常嘛。”

对方被堵得哑口无言,只能气冲冲地走了。

因为他们的谨慎,从“密谈”之初到后面把“四人帮”一网打尽,整个过程密不透风,最后才能那么顺利,叶帅当时就是党内正方势力的主心骨。

三、不能没有叶剑英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又做了一件改变中国历史的大事——极力确立和维护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地位。

邓小平在那几年受到很大冲击,政途一片黑暗,即便慢慢转好,也不容易翻身,多亏了叶剑英。

王震说:“当时叶帅屡次登门,一再邀请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

叶剑英对政治没什么野心,他一直在为国家着想,邓小平的复出确实给中国带来了开创性的变化,叶帅的眼光没有错。

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多次搬家,秘书回忆说:有时一晚上能搬三次 - 天天要闻

叶剑英曾说:“党内没有毛主席不行,没有邓小平也不行,但没有我叶剑英是可以的。”

他始终不争功,不恋权,推功让贤,将自己放得很低,但人民要说一句:“党内也不可以没有叶剑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闻

蒋少龙:柏林墙、奥斯维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蒋少龙人间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东欧遗产之旅,德国柏林墙、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纪念碑,历史不容遗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来到柏林墙遗址。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柏林的一条大街上,柏林墙的遗址就在这条大街。尽管柏林墙现在...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 天天要闻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替身代死”说法

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写完遗书之后,于上午6点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执行枪决,终年41岁。因为川岛芳子的机智聪敏,外加大半生间谍的生涯,民间便传出了她替身代死说法。“替身代死”的说法。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丨我们永远年轻!

青春是什么?是清澈的双眼是春天的闪电是无畏的梦想是永不熄灭的火焰是失败后倔强起身的勇气是迷茫后无比坚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从未放弃……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纵使时光老去梦想在,勇气在青春,就在奋斗的路,是最美的路追梦的青春,是最美的时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愿你我永葆青春,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