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2位幸运儿武将:险些被一个字,就耽误一生

2023年08月04日13:04:04 历史 1375

有时候一个人,往往会被一个字就耽误一生。

众所周知,在官府日常的报告中,往往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

宋朝2位幸运儿武将:险些被一个字,就耽误一生 - 天天要闻

宋朝官员审查文案

而宋朝重文轻武,如果是文官,还可以自己说明加以修正,唯独武官就可怜了,尤其是下层武夫出身的武官更为严重。

宋朝就有两个武将幸运儿,多亏有贵人相助,躲过了一字之劫。

1、第一个幸运儿

南宋时期,甘肃平凉的一个副都军头请求调换官职。只因他的请调报告中的“副”字是添上去的,而被相关的官吏给扣压了,因为怀疑是军头自己后来加上去的。

而可怜的军头本人,对此无法解释。

结果有人就把这份请求报告,交给了一位叫做洪迈的官员,做复审。

洪迈发现添加的这个字与正文同属一种字体,于是他就负责此事的官员说道:“

这个军头如果要作弊,那么他该给自己增加品级,而不可能把自己降为副职吧。所以,看来这是起草报告的办公室人员的失误,这一点毫无疑问。”

相关官员对于洪迈的解释比较认可,于是就为这位军头调了官职。

2、第二个幸运儿

宋朝还有一位武将叫做李青,官职是武翼郎,在军中服役了一段时间之后,到了磨勘升级的时期。

什么是磨勘呢?

简单来说,就是考核期。宋代关于晋级有条件和年限的规定,优者可提前升级,劣者则延缓升级,这种规定称为磨勘。

尚书左丞在验收他的请求文书时,发现上面刚开始称“大李青”,于是官吏便认为李青是冒名顶替,李青对此也无法解释。

申请文书就压了下来。

随后一位官员叫做周茂振,他代理吏部尚书时,知道了此事,于是细细阅读他的十多篇申请报告。

周茂振发现其中第一篇,明明前面称“大李青”,而随后的正文大概是由于笔误丢掉了“大”字,所以以后各篇都是照抄下来的,只写作“李青”。

误会解除了。

于是当天就给李青升了俸禄。而且也将周茂振提供的证据附在了升迁公文中。

副都军头和李青两人都险些因为一字之差,从而耽误了调换升迁,但是侥幸的是,误会最终都被解释清楚了,他俩都是幸运儿。

而历史上那些没人注意到的“一字之差”,从而被影响一生的人,又有多少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心为公的教员 - 天天要闻

一心为公的教员

教员始终秉持着"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那般,将拯救黎民百姓视为毕生使命。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学与家世,本可安享优渥生活,却毅然选择了荆棘遍地的革命道路。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 天天要闻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明太祖朱元璋这辈子最得意的,不是打下大明江山,也不是制定《大明律》,而是生下了长子朱标。这个从娘胎里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几乎承载了朱元璋对理想治国者的全部想象。可惜命运弄人,38岁突然暴毙,留下一堆未解之谜,也让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彻底改写。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 天天要闻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苏州大学教授房伟既是一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高校教授,也是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同时还是一名相当高产的文学创作者,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 谈及同事房....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非常明显的历史朝代饭圈化现象!这样的风潮到底是从何而来,有哪些好处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在贴吧和天涯的时代历史饭圈已初具雏形早在抖音、小红书和B站出现前,广大网民主要靠各种论坛和贴吧,维持着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