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是谁?他若无严重伤病,恐无“刘邓”组合

2022年12月30日12:40:04 历史 1266

按照我国军队建制,团以上要设立政委一职。抗战初期,我八路军一共有三个师,分别为115师、120师和129师,师长分别为林总、贺老总和刘帅。与刘帅搭档的首任政委叫张浩,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不是很熟悉,但张浩是我国早期著名的领导人之一,只是因病没有看到革命的最终胜利而悄然去世。

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是谁?他若无严重伤病,恐无“刘邓”组合 - 天天要闻

赴苏联工作

张浩原名叫林育英,“张浩”是1935年林育英从苏联回国时使用的化名。他是林总(原名林育容)的堂兄,早在1922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在白色恐怖形势下,林育英积极领导各地工人开展反抗资本家压榨的工运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1924年7月,林育英因为在组织工人游行时,被敌人的刺刀戳中头部,鉴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林育英虽然得到了治疗,但却给自己的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对他持续为党工作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是谁?他若无严重伤病,恐无“刘邓”组合 - 天天要闻

1930年,林育英奔赴东北开展地下工作,还担任了满洲省委书记,正当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之时,却因叛徒告密而被捕,等到林育英被组织营救出狱之后,其身体已经受到了严重摧残。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林育英始终没有放弃共产主义信念,奉命远赴苏联工作,并参加了共产国际七次大会。为了将本次会议精神带回国内,林育英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穿过蒙古国,艰难地回到国内,来到了延安。

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是谁?他若无严重伤病,恐无“刘邓”组合 - 天天要闻

说服张国焘

彼时,红一方面军刚刚抵达延安,但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依旧还在长征路上。本来红军的人数就不是很多,张还另立中央搞分裂,实属不应该。为了形成完整的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林育英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说服张国焘,让他回到延安来。

当时的共产党,还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分支,要听从于共产国际的安排。林育英本次回国,就带回了共产国际的电台密码,因此,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张国焘也是留过苏的,对共产国际的话是耳听心受。

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是谁?他若无严重伤病,恐无“刘邓”组合 - 天天要闻

林育英领命后,主动劝说张国焘改变了主意,承认了他另立中央的错误,并会同朱老总一道,带领队伍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实施了会师。林育英亲自迎接张国焘的回归,给足了张国焘面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林育英的细致工作,才避免了红军的进一步分裂,将红四方面军带回延安,林育英也是立下了大功,而这件事也提升了林育英在我党我军中的地位和威望。

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是谁?他若无严重伤病,恐无“刘邓”组合 - 天天要闻

129师政委

抗战开始后,我军改编,林育英担任了129师首任政委,与刘帅搭档,开始了新的征程。林育英曾长期从事工运工作,对于政治思想工作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即便在当时那种非常不利的条件下,也能和刘帅配合,很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但林育英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他长时间奔波于野外,前文提到过,林育英曾经在日军狱中受到过毒打,还曾被刺刀戳中头部,因此,他在工作中,经常头痛、疲倦,无法适应南征北战、不断颠沛流离的军事生活。

八路军129师首任政委是谁?他若无严重伤病,恐无“刘邓”组合 - 天天要闻

无奈,林育英只好回到延安休养,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担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公则接替了林育英的工作,与刘帅组成了今后闻名全国、全军的“刘邓”组合

1942年,林育英病情恶化,知道自己时日不久的他给秘书留下遗言,要求自己去世后被埋葬在杨家岭对面的桃花岭上,以见证中国革命的壮观时刻。1942年3月6日,林育英病逝。毛主席亲自为他执绋抬棺,护送他走完革命生涯中的最后一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 天天要闻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在盐城举行

中国日报7月7日电,以"本土根基与人类情怀"为主题的"水乡生态 文学点亮"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分享会近日在盐城草房子文学馆举行,标志着"我心中的乐园——世界儿童文学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中共盐城市盐都区委宣传部主办,江苏大纵湖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盐都,这片位于长三...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天天要闻

明明黄河比长江短,为何却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明明比长江短,为何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像中国一样,独占两条河流究竟有多难?黄河vs长江数据显示,黄河全长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长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长江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574亿立方米的16.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天天要闻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不可一世的日军进逼山西“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义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军指挥部向115师下达了作战命令。于是,朱德电令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八路军第115师主力由红一军改编,在平型关战斗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