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2022年12月22日22:08:16 历史 164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冷兵器时代,骑兵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坦克,后来一弹定乾坤的原子弹一样威力惊人,在战场上是扭转与左右战局的存在。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秦之王天下,秦先祖就是牧马的,汉唐之强盛,西域良马供应不断,后来的元自不必说,骑兵横扫天下,明清也都以铁骑马背武功著称。

宋朝,其国祚320年,几乎全程有战,那么它的骑兵最基本条件——战马的情况如何呢?

一、幽云十六州失继,战马来源空悠悠

“自古论兵,必以马为先”

马之何来?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在我国古代,马主要来自于河北,陕西的北部,还有甘肃。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然而宋朝之立国,未得国土之完全。

自从五代十国的石敬瑭做了儿皇帝,拱手让出幽云十六州之后,这些产马良地就一直在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中了,不仅失了长城之壁障,骑兵最重要的马的来源,也丢了。

这等于直接限制住了宋朝的战马数量与质量,再就是骑兵的数量和质量,一国之战力,危矣。宋初,北部辽国,两国战乱不断:

“无匹马南来,备征带甲之骑,取足于西域”。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公元1111年北宋疆域及周边

后来,西夏立国,西北地区的东部,被西夏占据:

“西夏之贼,未尝以匹马货易于边郡”。

于是,宋朝的马,就只能从西北地区的西边买了。如此惨状,堪称绝地。

唐朝的西域,是供应良马的来源,但是安史之乱之后,西北的战马就逐渐和中原地区无关了。那里所诞生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始用那里的马匹,征战四方。

丧失了战马的天然来源,宋朝统治者只好从其它地方下手了,马监是古代养马的单位,在宋朝,马监的建设可谓是得朝堂之厚爱与倚重。

据《宋代畜牧业研究》一书统计,北宋全国马监81,南宋35。然而这些马监所在地区大多农耕为主,实在是死马当活马医,难产良马。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公元682年唐朝疆域

“河南北十二监,岁出马一千六百四十匹,可给骑兵者二百六十四”,怎一个惨字了得。

而且这些地方要设置马监,还涉及到要让这些地方弃耕还牧,这实在是有违天理,不仅难平宋人上下之窝囊气,亦难疏统治者胸中之块垒。

宋朝有钱,这些钱不仅用来沟通国事,也用来购买战马,整饬军队。

吐蕃,党项,西北诸少数民族就是宋朝的战马供应商。到宋真宗之前,宋廷主要在今陕西,宁夏,四川,山西,甘肃等地方买马。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党项崛起之后,宋廷可以买马的地方更少了。有统计者认为,曾有一段时间,宋朝基本上每年有一半的战马是从凉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购买的。

这样的单一来源,既是无奈也是危险。后来,凉州归了西夏,宋廷只好转为购买川马,但是川马矮小,负重能力又差,宋朝的骑兵深受其掣肘,于战力大大有损。

再后来,就是在西北的边境购买战马,一度成为重要战马来源。可见此间辗转,难为。

北宋尤如此,南宋更不必言说。只能从西南获取劣质战马的南宋,其骑兵战力更是不堪一击。饶是如此,战马数量还竟不可以保证,真是天公亦不作美了。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二、良马难觅,其数堪堪

鉴于战马来源的捉襟见肘,宋朝战马即便是最高数量的时候也不过二十余万匹,唐高宗时养马达“七十万六千匹”,三倍之差距,这还是宋朝的巅峰数额,其余时间,则更少。

21万就是北宋初年的数量,宋仁宗时,马数十万,至北宋末年,九万匹。

南宋绍兴年间,马数竟只有1.3万匹,如此国家,如此战力,如何不败,以何不亡。

如是,缺马成了宋朝的常态,战争时期,只得往重要战区优先输送战马。宋神宗时期,可以战斗的骑兵只有十分之三。“马军多不精,一营或止有数十匹马”。神宗下令,说购买的战马,武技高者优先补给。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北宋末年,宋军骑兵3000中,竟只有300人有战马。所以在宋朝,能够有战马的,都是武艺高强的人。

到了南宋的时候,战马的实际数量和登记数量相差巨大,约摸只有1/3的数量,产马的地方距离更加遥远,运送更加困难,骑兵就更是难以为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数量堪忧的情况下,战马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劣质难言。

古代较好的战马在四尺四寸以上,约如今1.36米,但是宋朝战马的高度在1.27-1.46米之间,可见,有相当的劣质空间。南宋的马更是矮小瘦弱,到了买的马五十匹里,良马三四匹,中马二十匹的境地。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除了高矮壮弱,马的年龄也是战马质量衡量标准之一。这一点,北宋的皇帝们尤为重视,特别下旨规定了各朝的战马购买年龄,可见朝廷对战马之重视。

如果说北宋对于购买战马的年龄还能做到质量有效把控,年龄相对合格的话,那么南宋就已无法在战马年龄上立稳国家安全的根基了。

北宋的战马一般是三四岁到十二岁之间,属于青壮年战马,而南宋需要下令购买4~8岁之间的战马,原因就是南方的马超过八岁之后就已无法胜任战斗工作了,这同样在数量上限制南宋可以使用的战马。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中国各地马匹优劣不同,差异甚大,宋朝的时候,最好的战马来自甘肃府谷,次一级的便是今日的甘肃环县和庆阳。

南宋将马分为四等,一等马来自夏国,二等马来自西北诸蕃,三等马来自四川,南边少数民族的马质量最差,达到无法上战场的地步。

总体而言,越往西北质量越好,越往东南质量越差,西南战马几乎无法上战场。所以整个宋朝可以自己生产的战马质量实在不高。

质量不高,数量也不够,这下可苦了宋朝的军民朝堂了,如此不堪的战略资源储备环境,实在是难以胜任一个大国所需之气象,所以宋人挖空心思,只能四处寻找补救的地方与方法。

好好伺候喂养战马,就成了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三、战马饲养成关键,奈何马匹慕草原

宋廷对战马的饲养照顾可谓是尽心尽力,因为要在境内养马,设立的草场有很多,因此产生的草料供应竟成了宋朝财政的一大负担。

因为没有天然草场的优势,所以天然草场所具备的各方面条件都需要用财力人力物力来弥补,宋朝仅仅是开封的郊外就有20多个草场,每年冬天运输草料的车甚至是有数千数万之多,草场里的草料更是积累如山。

每年用在养马上的钱,已经到了正常赋税难以负担的地步。

马的饲养管理和医疗在宋朝同样十分受重视。具体的方法甚至由朝廷直接颁发到各个军队,治疗马的方法写成了书,在大臣中传达,一切管理都有章程及规定。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病马被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送到了上监和下监两种马监照顾,南宋还有医马院。可见朝廷之重视,战马在宋朝的待遇。

宋朝还有针对马的治疗的赏罚,治得好的有赏,治得不好的有罚,不可谓不细致入微。宋朝的士兵,还有专门养马的,如果战马有2700匹,那么养马的士兵会招到两千余人。

但是人力在一些情况又怎么抵得过天地的造化之力呢?饲养好马需要场地,而且要辽阔,马的种类也需优良,气候寒冷适宜。

关中地区曾经在汉朝大量被用来养马,但这也造成了环境的压力,到了宋朝的时候,天然适合养马的地方基本已经没有了,气候呢自然也不占优,马匹的种类,因为源头并没有掌握在境内,所以来源也是良莠不齐,无法保证。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于是大宋的人工养马事业成了逆天之行,事倍而工半。王安石曾经统计,官方要繁殖一匹马,需要花费500贯钱,这甚至大大超过了从少数民族手中买马的费用。

情急之下,无奈的宋朝甚至想出了让百姓来养马,分摊这样沉重负担的措施,这自然是吃力又不讨好。

由于没有天然牧场的缘故,宋朝的马是越养质量越差,一代不如一代。

马匹的养殖中,纯种的马质量好,繁衍后代很少出现退化的情况,但是北宋的马很多是买来的,从不同的地方买来的,这就造成了马的血统无法保证,杂交导致退化的情况。甚至出现了不如驴的窘境。

“宋灭于金,输在骑兵”:宋朝时期骑兵和战马的条件究竟如何? - 天天要闻

总结

有宋一朝,战纷不断,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征战不绝,但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备之一战马竟成了宋朝巨大的军事掣肘,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情况,宋朝的战马都成了宋朝军事孱弱的一大缘故。

无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想用人力弥补先天的饲养,宋朝在战马这里,都着实吃下了大亏,这导致其骑兵不佳,还消耗了大量的国力资源。

相比有着先天优势的汉唐,及其它诸朝代,看起来不起眼的战马,竟成了宋朝在历史波涛里,难以闯越的巨浪。


参考文献:

《宋史》
《治史三书》
《宋代畜牧业研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 天天要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因病去世!年仅45岁

5月5日,南都记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获悉,该校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易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日在武昌逝世,终年45岁。易育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组织科科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被评为该校2015年至2016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讣闻,中国共产党...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闻

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缘何沦为阶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阳市泾阳县洛村来了几个人,他们是代表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前来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岁的老人,并赠送连战“民族之光”的亲笔题词。然而不幸的是,在这几个人来之前的几个小时,老人却已经离世了。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