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75年,商王朝最后一个帝王帝辛上台,后世称作“纣王”。帝辛天资聪颖,敏捷过人,孔武有力,能徒手与猛兽格斗,自命不凡,认为别人皆不如己。帝辛酷好酒色,宠幸妲己,对妲己言听计从。帝辛修建了鹿台,堆放了很多珍宝奇物,与妲己长夜作乐。
帝辛
对于不听从或者背叛他的臣属,帝辛非常残暴,并发明“炮烙”等酷刑。帝辛命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结果帝辛因九侯女儿不喜淫,怒而杀之,并将九侯剁成肉酱,又因不满鄂侯劝谏,将鄂侯制成肉干,姬昌叹息两声,也被囚禁。幸好姬昌的属下赶紧准备美女、珍宝、好马送给帝辛,帝辛便将姬昌释放,赐弓矢斧钺,行使征伐大权。帝辛任用了一批小人,国政渐废,诸侯纷纷远离。
姬昌
周人早期居于姬水一带,后迁至岐山以南之周原。姬昌之父季历时,周开始强大,季历后来被商王朝杀害。季历死后即位的便是姬昌。姬昌回到周族后,便开始积蓄力量,修德行善,势力渐渐强大起来,诸侯多来归附。待到周武王姬发即位时,姬发重用姜子牙、周公、召公、毕公等人,周的势力更加强大,号召力更强。第二年,周武王想试探一下商王朝的虚实,便率兵向商王朝都城朝歌进发,行至孟津,有八百诸侯会盟,周武王发现有几个大的诸侯没来,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暂行退回。
姜子牙
商王朝此时无暇顾周,正连年征讨东夷,虽然最终取得大胜,但耗费过大,国力已空虚。而且,帝辛无道,忠良之士或死或走,比干被挖心,箕子被囚,微子隐居,帝辛已然众叛亲离,政权只差最后一击。
比干
周武王认为时机成熟了,大事可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由三百辆战车、三千勇士、四万五千士卒组成的军队从镐京出发起兵伐商,与诸侯会于孟津,这时前来的诸侯更多了,不少方国的国君亲自率兵与会,伐商大军已超过五万人。周武王作《牧誓》,大军士气高涨,周武王便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朝歌。帝辛并未引起重视,此时商王朝主力仍在东夷未归,直到周武王兵临牧野,帝辛才临时拼凑了一支十七万人的部队前去迎战。帝辛把奴隶和战俘编成前锋当炮灰,这些人早已恨透了商王朝,所以双方刚接触,这些人便临阵倒戈,回杀商军,商军阵脚大乱,周武王趁机率军掩杀,商军大败。帝辛败回鹿台,引火自焚。周武王率兵来到鹿台,将帝辛和妲己斩首示众,民心欢舞。
商王朝卒。
朝歌
商王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国祚555年,共传17代、31王。
周武王灭商后,定朝镐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周武王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并分封诸侯,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