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2022年12月13日21:57:17 历史 134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60年初夏,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校长的陈赓正在家中养病,突然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女孩。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陈赓

当陈赓得知这个女孩就是左权唯一的女儿时,他激动不已,赶紧招呼小女孩来到自己身边。

小女孩名叫左太北,刚刚参加完高考,成绩优异的她却因为政审不合格,一直没有收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万般无奈之下,她只能来找陈赓帮忙。

陈赓在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说道:“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左太北身为革命烈士的后人,为什么政审会过不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陈赓所说的社会关系指的是什么?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太北

出生在抗战时期的左太北

说起左太北估计很多人都不怎么认识,但提到她的父亲左权,相信大家对这位民族英雄都不会陌生。

抗战时期,左权作为八路军副参谋长,曾在反“围剿”战争中多次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作战,先后取得过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战役的胜利。

左权还因沉稳的作战风格以及突出的指挥能力,曾被中央军委点名表扬。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却在一次掩护部队转移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7岁,留下女儿左太北和妻子刘志兰相依为命。

1940年,正值抗战时期,35岁的左权终于拥有了女儿。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权

当时刘志兰分娩时,左权正忙于战事,还好有彭德怀夫妇在身边照顾,所以夫妻俩特别喜欢这个女娃儿。

由于这个孩子出生在太行山北麓,故而彭德怀为她取名左太北。

左太北的到来为这个家带来了不少温暖和欢乐,左权对这个女儿更是如获珍宝。只要有时间待在妻女身边,他就会代替妻子刘志兰为左太北换尿布、喂米汤等,尽自己所能去疼爱她。

只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新一轮的战争就爆发了。左权作为副参谋长和指挥者之一,不得不舍下妻女奔赴战场。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权一家

期间,为了妻子和女儿的安全,左权将她们送去了延安。虽然分隔两地,但夫妻俩会用书信来寄托思念。刘志兰会跟左权讲述女儿的日常,左权也会跟妻子聊当下的情况。

本以为这场战争结束后,一家三口就可以团聚。没想到刘志兰在收到丈夫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之前,就先收到了左权牺牲的噩耗。

左权的最后一封家书承载着他对妻子和女儿的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成了他的临终绝笔。

1942年5月,日军突然派出大量军队袭击我军总指挥部,并将其团团围住。当时被围困的除了八路军还有很多没有战场经验的非武装人员。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权

当时左权作为将领,却放弃了突围的机会,果断选择留下来断后,然而敌人的炮火根本不给断后人员喘息的机会,一个接一个地向他们袭来,左权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左权牺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延安,妻子刘志兰如五雷轰顶,根本接受不了这一事实,当场就晕了过去。

当时,左太北只有两岁,她根本不懂牺牲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母亲为什么每天都要以泪洗面,只是从那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疼爱她的父亲。

自从左权牺牲后,刘志兰的精神状态就不怎么好,经常会拿着左权写给她的信发呆。旁人看了不免为她们母女担心。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权与左太北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像她们这样的孤儿寡母要想生存下来是非常困难的。这时作为左权生前好友的彭德怀站了出来,主动肩负起照顾左太北的责任,对她颇为宠爱。

彭德怀的夫人跟刘志兰是同学,她也非常喜欢左太北。

每当刘志兰没有时间照顾左太北的时候,彭德怀夫妇就会将左太北接到自己的窑洞,给她做好吃的、为她讲故事,甚至哄她睡觉。

彭老总夫妇几乎将左太北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来看待。

为了让这个“女儿”以后的人生道路不要因为没有父亲的陪伴而留下缺憾。很多时候,彭德怀在左太北面前都是充当一个父亲的角色。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彭德怀

受父亲影响立志要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在左权牺牲六年后,31岁的刘志兰改嫁给了左权以前的秘书陈守忠。她还明确表示:在她心中左权永远是第一位。就算改嫁她也会照顾好他们的女儿。

陈守忠曾经是左权将军身边最信任的人,他一直谨记左权将军的恩情,所以对刘志兰和左太北斗都非常好,更是担任起了左太北父亲的责任。

全国解放之后,一家人搬去了北京生活。

在左太北上中学的时候,刘志兰和陈守忠突然接到通知,他们要被调去内蒙古包头的钢管厂工作。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太北

这让刘志兰在带与不带左太北一同前往的问题上犯了难。

经过再三考虑,为了不耽误左太北的学习,刘志兰还是决定将女儿留在北京,并交托给彭德怀夫妇照顾。

彭德怀夫妇本来就喜欢左太北,所以直接将她接回了自己家里。

当时彭德怀家里还有一名小女孩,她是彭德怀的侄女。两个小女孩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并成为了好朋友。

左太北在彭德怀家中生活的那几年,彭德怀对她的照顾可谓是无微不至。左太北也非常喜欢这位大伯伯,喜欢听他讲一些抗战时期的故事,尤其是关于父亲左权的故事。

左太北就这样通过一个个故事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父亲的形象在她心里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随之而来的除了对父亲的思念,更多的是对他的崇敬。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彭德怀

左太北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于是也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将来要成为跟父亲一样为国为民的英雄。

所以当彭德怀问她将来想考什么学校时,左太北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彭德怀听后很是欣慰,便道:“不愧是左权的女儿,有你父亲当年的风范。”

那时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很多烈士子女首选的学院,招生要求并不低。所以左太北为了能够顺利考入这所学校,在学习上非常刻苦,高中三年,她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本以为以左太北的成绩考入哈军工根本不成问题,但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太北(右一)

1960年,当身边的同学都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左太北的录取通知书却迟迟没有到手,彭德怀夫妇很为她着急。

当时成绩一出来,左太北就看过了。她的总分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按道理应该会被录取,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左太北突然想到是不是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在邮寄的时候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她连忙询问情况,却被告知“政审不合格”,听到这个消息左太北当场就懵住了,彭德怀夫妇也非常诧异。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彭德怀

要知道左太北的父亲可是烈士,母亲也为革命事业工作了多年,政审怎么会过不了?于是彭德怀建议左太北去找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陈赓。

陈赓与左权关系非常好,左权入党时,陈赓还是他的介绍人。

左太北去找陈赓的时候,他刚好在家里养病,听说是左权女儿来找他,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左太北看着眼前的陈赓,心里有点胆怯,但为了能够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她还是鼓起勇气说明了来意。

陈赓听后,当下就大发雷霆:“左权的女儿,政审怎么会过不了?简直就是胡闹。”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陈赓

于是他连忙打电话去学校了解情况,才得知事情的真相,然后无奈地对左太北说:“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如愿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一生却过得清贫

原来左太北有一个二伯叫左棠,陈赓也认识。当初左棠和左权一起在黄埔军校求学,两人因为政治信仰不同,各自加入了不同的党派。

左棠毕业后就在国民党军队任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两兄弟才断绝了关系,之后就再也没有来往。

左太北在填写学生政审表时,在第二家属栏里填了左棠的名字。当时政府对国民党这种话题非常敏感,所以才会将左太北刷了下来。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陈赓

左太北得知这一结果后,真的是哭笑不得,她跟这个二伯从来没见过面,之前只听母亲提起过。

她在填政审表时,只是按照要求将自己的直系亲属都写了上去,没想到给自己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既然知道问题所在,事情就好办了。陈赓对左太北承诺道:“北北,你放心,我绝不允许英雄的女儿进不了我们学校,你就回去等好消息吧。”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左太北就收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下她终于可以在自己向往的大学里继续学习深造了,而后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太北

在大学期间,左太北在学习上非常刻苦,作为军事工程学院的高材生,她努力研究科学技术,并以发展国家科学力量为己任,时刻记着之前彭德怀和陈赓对自己的教诲。

毕业后的左太北也不负众望,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单位任职。并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国防工业专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左太北还一直投身于慈善事业,她和丈夫一直省吃俭用,接济了不少贫困的人民群众。也因此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以至于后来连买房子,都是他们夫妻俩向身边的朋友借钱买的。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太北与母亲刘志兰

当年左权一共给妻子刘志兰写了12封家书,记录着一个丈夫和父亲对妻子和女儿最真挚的情感。后来这些信托人送到了延安。

经过时间的流逝,其中有一封信被遗失了,另外11封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1982年,母亲刘志兰将这11封信都寄给了左太北,除此之外,里面还有两封其他的信件。

一封是左权和刘志兰为朱德寿辰写的祝寿词,另外一封则是刘志兰胞弟刘志麟在左权牺牲后,向党组织提交的亲笔信,陈述了左权同志殉国的实情。

左太北在看完这些信之后,再也控制不住地痛哭起来。从信中,她真实感受到父亲对她的爱,以及对革命事业的那份真情。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太北

为了纪念父亲,左太北将这些书信编辑整理,并走访了当年跟父亲一起作战的战友,搜集与父亲相关的事迹。

于是在2002年,一本名为《左权将军家书》的书问世。左太北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将父亲留下来的家书公之于众,让它成为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左太北的成长道路,虽然没有父亲的陪伴,但却得到了来自彭德怀夫妇、陈赓等人的关怀与帮助,并从他们口中得知了父亲的英勇事迹,让她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

左权女儿想考哈军工却政审不过关,陈赓看后: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 天天要闻

左太北

作为烈士之女,左太北并没有利用这层身份来赢得他人的特殊对待。而是在学习和工作上比别人都更加刻苦努力,并时刻以父亲为榜样。最终让自己成为了跟父亲一样的国家栋梁之材,而且始终践行着为人民奉献一生的人生目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五万孙刘联军如何烧穿八十万曹军? - 天天要闻

五万孙刘联军如何烧穿八十万曹军?

公元 208 年冬,长江赤壁的江面上飘着细雪。周瑜站在楼船甲板上,望着西岸曹军连绵百里的营寨,手中的令旗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已陈兵江北,而孙刘联军仅有五万,且内部主战主和之声吵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更让他心惊的是,曹军战船
免费≠公平?原神圣遗物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 天天要闻

免费≠公平?原神圣遗物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为何“欧皇1天毕业”,“非酋300天坐牢”却0提升?贪生怕死角斗士,一往无前少女心大家好,我是拾柒。一、圣遗物系统的“双刃剑”本质1. 表面公平:免费获取机制“圣遗物可以免费获取的机制,这能让平民玩家也有机会获得极品词条的圣遗物。从一定程度来说,圣遗物系统相较而言会非常的公平。”零氪玩家可通过日常体力获...
残暴,屠出历史纪录!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抢7!快船惨遭淘汰! - 天天要闻

残暴,屠出历史纪录!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抢7!快船惨遭淘汰!

掘船抢七大战一触即发,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发五虎的变阵:哈登+鲍威尔+小卡+小琼斯+阿祖,即将小琼斯顶替了邓恩,提高了锋线上的深度。掘金则五虎未变:穆雷+布劳恩+小波特+戈登+约老师。开场后快船的变阵就立竿见影,小琼斯火力全开内外开花——挡拆下顺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抢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帮助快船抢占先机。...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 天天要闻

援助圭亚那30余年 中国医疗队队服成“中国名片”

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国家圭亚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医生,用坚守和奉献精神,为当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也推动了圭亚那诊疗技术的发展。前不久,65岁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乔治敦公立医院找黄晓波医生复诊。他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过及时手术,他的眼睛已恢复了视力。乔治敦...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丨“响木”清脆 抗联密营里的“密电波”

笃笃笃……“啄木鸟”发出的悦耳声音回荡在林间,然而在80多年前,这个声音却是东北抗日联军预警及联络的“密电波”。摇动“响木”会发出类似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抗联战士利用“响木”发出的不同声音可表达多种意思,其在抗联部队隐蔽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80多年前,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