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因为其伟大而被世人仰望憧憬,连带着他们的后人也分到了很多目光,成为焦点所在。
新中国的伟人中最让人崇敬的莫过于开国功勋们,周总理和毛主席又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不过,众所周知,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新中国,并没有留下子女,令人敬佩。
毛主席情况好些,虽然因为时代原因,子女中很多没能存活,但到底是留下了后代。
那么,这些后代现在又怎么样了?他的三个外孙都成了富豪,而嫡孙则是少将,没有一人从政。
少将嫡孙
毛主席的嫡孙是毛新宇,他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的孩子。
1970年1月17日,毛新宇出生,毛主席十分高兴,当时毛岸青是毛主席仅剩的儿子,这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嫡长孙,毛主席一开始是想去见一见自己这个小孙子的,可是因为事务繁忙,最终没能成行。
虽然没能去医院,但是毛主席还是事先给孩子起好了名字——毛新宇,他在纸条上写下这个名字,交给了身边的警卫员,又由警卫员转交给了毛岸青夫妇。
这个名字包含着毛主席对小孙子的深深期许,字面上来讲“新宇”就是一片新天地。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奠基者,他期望毛新宇能和自己一样为家国做贡献,开拓一片先天地,做出一番不逊于自己的事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毛主席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赶上自己小孙子的出生,在之后的几年里也没能见上孩子。
不过,虽然没能见到孙子,但毛主席的教诲还是伴着他长大,作为一代伟人,在子女教育方面也十分出色,他严格要求子女不能搞特殊,要以平常心待人接物。毛岸青在这样的良好家风里长大,又把这种家风传给了毛新宇。
成长历程
毛新宇非常热爱学习,没有同龄孩子调皮捣蛋的习气,母亲对他也寄予厚望,严厉地教育他。
同时,在母亲的要求下,毛新宇从小时候就开始背诵毛主席的诗词,倒背如流,在多年之后,这段记忆依旧留存,毛新宇还能熟练背诵毛主席所有发表过的诗词。
毛新宇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清史。
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毛新宇决定进一步深造,报读历史学的硕士,不过,母亲对此提出了异议,她认为毛新宇作为毛氏家族的一员,应该专注研究毛泽东思想。
毛新宇却不赞同,他不想转换研究方向,而且在他看来,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人很多,少自己一个也不少,而母亲也开始苦口婆心地劝他。
也正是这一番话引发了毛新宇的思考,经过深入考虑后,毛新宇认同了母亲的观点,他决定转而研究毛泽东思想。
于是,毛新宇就这样进入了中央党校,开始了自己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他刻苦学习,三年后,顺利拿到了中央党校的硕士学位。
2009年9月,毛新宇又进入军事科学院,继续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开始了博士学位的攻读,之后博士毕业,毛新宇选择留任科学院。
在此期间,他丝毫没有松懈,而是把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当作头等大事,作为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向大学生讲解毛主席的思想。
2010年7月20日,因为他多年的贡献,毛新宇晋升为少将,当时的他只有40岁。
三个外孙
孔继宁是毛主席的外孙之一,他是毛主席之女李敏和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之子,外婆是贺子珍。
孔继宁1962年10月27日出生于中南海,是毛主席的第一个孙子,毛主席在70岁时得了这个小孙子,喜笑颜开,感慨道:“我70岁官升一级(升为了祖父)。”
后来,孔继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毕业后他被调到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
之后,后来他正式从事外交工作长达八年,先后在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英国使馆担任武官助理。
如今的孔继宁是中国青基会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他的引领下,公司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传承、传播、弘扬红色文化、在向国内外海展现中华民族风采的同时、也承担了向青少年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责任。
孔东梅1972年出生,是孔继宁的妹妹,她1999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和哥哥一样,她也在商场叱咤风云。
另一位外孙是王效芝,他是毛主席女儿李讷的儿子,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后下海经商。
他在经商方面颇有天赋,刚刚起步就赚到了第一桶金,并且以此作为启动资金,使自己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本人也跻身富豪行列。
小结:
家风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很多名人就是因为欠缺家风建设,从而闹出了虎父犬子的笑话。
毛主席建立了良好家风,使孩子们受益无穷,他的子女都做出了一番事业,而家风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其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于是这样优良的家风教育又在毛主席子女建立的小家庭中得到了体现。
正是因为这良好家风,毛主席的子女优秀,他们生育的后人也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