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干部是中共的元老,亲眼见证了党组织的艰难发展和人民武装的顽强斗争。在抗战时,他与聂帅一起创建、发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壮大了中原、华北地区的抗日声势。解放战争时,他兢兢业业地辅佐毛主席统筹全国战局,可谓劳苦功高。但出人意料的是,在1955年,他却并未被授予任何军衔,原因很特殊。
彭真1922年就已经开始接触红色思想,次年加入革命队伍。北伐战争时期,他在山西组织领导工、农、学运动,支援冯玉祥的国民联军讨伐盘踞在中原的军阀。大革命失败后,他随即转入地下阵线工作,1929在天津活动的时候,遭到叛徒出卖,随即被逮捕入狱。
敌人对他威逼利诱,想要他背叛共产主义,出卖同志。彭真自然是不肯,他顽强地与敌人斗争着,宁死也不变节。1935年,他被释放,随即重新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37年初,党中央在延安举办全国代表大会,彭真受邀参会。
毛主席早就听闻过他的大名,热情接待了他,并夸赞他在敌占区工作做得好,帮助华北的党组织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彭真受宠若惊,连连推辞说这都是同志们携手立下的功劳,自己不敢独占。彭真的谦虚博得了毛主席的好感,主席对他越发器重。抗战时,主席委任他为中共晋察冀分局一把手,他随即联合聂帅共建晋察冀军区,团结民众支援八路军抗击日寇。
1941年,他被调回延安负责中央党校工作,1945年被选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位置仅次于著名的“五大书记”。解放战争时,他短暂在东北工作了一年,1947年返回党中央任职,辅佐毛主席指挥解放军对抗国民党军。建国后,党中央在商讨北京市长人选的时候,毛主席力荐他承担此重任,他也不负主席所望,将北京城治理的井井有条,各行业蓬勃发展。
1955年首次授衔的时候,毛主席钦点彭真来当众宣读元帅名单,有很多人以为彭真可能也在此次授衔行列中,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竟未获得任何荣勋,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他在革命时期多从事统战、党务工作,并未在前线或者后方军情机要部门任职,自然也就少有战功,不应当授予军衔。其二是因为他在建国后已经完全转入行政部门,按规定不能再参与军队授衔。
同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次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动荡时期,他被打为“右派分子”,受到猛烈冲击,职务一度被暂停,不久后被送到陕西某地劳动改造。1979年,华国锋同志与邓公将他召回北京,为他恢复了名誉,并请他去全国人大工作。
1980年,他改任中央政法委书记,期间一边进行法制建设,一边联合两院处理动荡时期的旧案,为一些受委屈的老同志平反。1987年,彭真深感自己年事已高,不太适合继续在一线岗位履职,于是主动向党中央请辞,党中央在再三考虑,予以同意批复。晚年时,他一边从事文史研究,一边勤加练习书法字画,陶冶情操,日子过得充实又幸福。1997年,他突发旧疾,抢救无效后离世,享年95岁。
彭真同志在党内的资历与毛主席、周总理相当,曾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力挽狂澜,努力维系着星星之火,保存着共产主义事业复兴的希望。建国之后,他先后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联合同志们帮助新中国度过了起步的困难期,稳固了人民政权。带领亿万人民摆脱贫穷的困扰,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他的这份功绩将会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