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废后那拉氏:一生一次心意动,或许才是故事的真相

2022年11月03日01:44:33 历史 1888

大清废后那拉氏:一生一次心意动,或许才是故事的真相 - 天天要闻

《甄嬛传》的热播,我只是寥寥几眼,因为由小说改编的故事,完全不符合史实。

等到《甄嬛传》的续集《如懿传》,虽然与历史有出入,但是里面的内核,却像极了正史。

乾隆爱过那拉氏吗?爱过。

这份爱,不是男子对于女子的喜欢,而是丈夫和妻子的爱,在感情上是平等的。

雍正十二年选秀,雍正将那拉氏赐给儿子弘历做侧福晋。

能够直接做侧福晋,首先那拉氏的家世很好。

那拉氏是满族姑娘,父亲是从四品的官员。在当时,满族姑娘就是比汉家女子天生高贵。

而那拉氏被赐婚,首先是品德方面过关,毕竟雍正作为一个较真的人,品行最重要。但是,一个有德行的姑娘,往往不得宠,因为不会争宠,太过死板。

大清废后那拉氏:一生一次心意动,或许才是故事的真相 - 天天要闻

果不其然,那拉氏进府真的不受宠。

那拉氏头上有三座山,一座山是丈夫弘历,弘历不喜欢她。一座山是嫡福晋富察氏,位置不可撼动。一座山是另一位侧福晋高氏,非常得宠。

一年后,雍正驾崩,弘历成为了乾隆帝,花心的乾隆开始大封后宫。

嫡福晋富察氏是板上钉钉的皇后,那么皇后之下就是两位侧福晋,但是高氏被封为了贵妃,无封号。那拉氏封为妃,赐号娴,为娴妃。

可是无论怎么看,那拉氏都低了高氏一头。

成为皇帝的乾隆,开始寻觅更多的美人,作为旧人的那拉氏,就在娴妃的位置上,一待十年,这十年她送走了皇后,送走了高贵妃,见证了很多女人生了又生,见证了很多女人得宠失宠。

而十年间,那拉氏就安静地待着,因为她不得宠,所以被人遗忘。

大清废后那拉氏:一生一次心意动,或许才是故事的真相 - 天天要闻

皇后的去世,让乾隆急需要一个继后,所以先进府后进宫的那拉氏,就这么出现了。那拉氏的出现,是因为在处理皇后去世这件事上,后宫的所有事务都是那拉氏安排的。那拉氏是有能力的,也是这份能力,让乾隆开始重视她。

被乾隆重视,那拉氏也开始一路升迁,十年不动的位份,开始变成了娴贵妃,皇贵妃

那拉氏的皇贵妃,用的是明黄仪仗,昭告了天下神明,接受王公大臣命妇的三跪三拜。这些,全部都是破例逾制,并且空前绝后的。

所以,在成婚十余年后,乾隆开始了和那拉氏的爱情。

直到那拉氏成为了皇后,和乾隆并肩,并且生下了二子一女。

乾隆对于那拉氏的喜欢,是在外出巡时,内衣坏了,要将内衣送回京城交由那拉氏亲自缝补,是在乾隆寿诞时,吃一碗那拉氏亲手做的寿面。是六次下江南,四次那拉氏都陪在身边。

那么这么的爱,怎么走向了末路?

大清废后那拉氏:一生一次心意动,或许才是故事的真相 - 天天要闻

历史上没有给出原因,野史更加说不清楚,后来的人都是猜测。

乾隆第四次出巡江南,也是那拉氏48岁的生辰,乾隆给那拉氏大办宴席,一个月后,乾隆下旨那拉氏疯了,所以断发。

满人断发,不是国丧,就是夫丧,所以那拉氏的断发就是诅咒。

一个月的时间,当时还在江南出巡,发生了什么?

后人无法知晓,只是那拉氏先一步被送回了京城,五个月后,乾隆再一次下旨,收回了皇后的金印,等同于废后。

这五个月时间,乾隆做了很多事情,例如销毁了有关那拉氏的所有画像和资料,有关她的生平,和为什么疯魔。

大清废后那拉氏:一生一次心意动,或许才是故事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五个月的时间,或许那拉氏没有低头认错,所以乾隆才会销毁有关她的一切,甚至她曾存在过紫禁城的过去。

在幽禁中的那拉氏,一年后病逝,乾隆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温情,连死后哀荣都没有,将那拉氏放进了纯妃的陵寝。一代皇后和妃子同寝。

可是啊,乾隆的陵寝里面,一直空了一个位置。而这个位置,只能是为了那拉氏而留。

从记载中,能够感受到,乾隆真的爱过那拉氏,而感情的破裂,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爱了。

对于那拉氏而言,一生一次心意动,此生足矣。她在乎的是曾经拥有,因为她注定没有办法和心上的少年郎,天长地久。

大清废后那拉氏:一生一次心意动,或许才是故事的真相 - 天天要闻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心为公的教员 - 天天要闻

一心为公的教员

教员始终秉持着"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那般,将拯救黎民百姓视为毕生使命。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学与家世,本可安享优渥生活,却毅然选择了荆棘遍地的革命道路。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 天天要闻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明太祖朱元璋这辈子最得意的,不是打下大明江山,也不是制定《大明律》,而是生下了长子朱标。这个从娘胎里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几乎承载了朱元璋对理想治国者的全部想象。可惜命运弄人,38岁突然暴毙,留下一堆未解之谜,也让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彻底改写。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 天天要闻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苏州大学教授房伟既是一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高校教授,也是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同时还是一名相当高产的文学创作者,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 谈及同事房....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非常明显的历史朝代饭圈化现象!这样的风潮到底是从何而来,有哪些好处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在贴吧和天涯的时代历史饭圈已初具雏形早在抖音、小红书和B站出现前,广大网民主要靠各种论坛和贴吧,维持着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