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底,开国上将杨勇因患癌症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迟浩田赶紧跑到医院里看望老首长。当时的杨勇病势已经十分沉重,但是他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杨勇紧紧握着迟浩田的手,几近哽咽地说:
(第二排右三是迟浩田,右五是杨勇)
人家告你,其实矛头另有所指,你一定要坚强起来。
此言一出,迟浩田的眼泪夺眶而出。老首长已经这样了,临终前还在关心着他,爱护着他,真是让人终生难忘。1983年1月8日,杨勇病逝,享年只有70岁。
正如杨勇临终前所说,真的有人告迟浩田吗?这是真的。当时的迟浩田事实上已经被免职,而赋闲在家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迟浩田又怎么和杨勇产生交集呢?
迟浩田是山东招远人,华东野战军走出来的优秀年轻将领,70年代担任过北京军区副政委,深受邓小平的器重。1977年,迟浩田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
当时的总参谋长正是邓小平。对于这项任命,迟浩田诚惶诚恐,他的资历太浅了,进入总参谋部真怕干不好。罗瑞卿告诉他,这是邓副主席亲自点的将。
当时的杨勇是排名第一的副总参谋长,主持总参的日常工作。而迟浩田是最年轻的一位副总参谋长,邓小平让他协助杨勇,多干工作,多挑担子,进行锻炼。
这样,迟浩田就成了杨勇的好助手。有一些人对迟浩田表示质疑。杨勇却非常欢迎迟浩田来总参工作,他说,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正缺个年轻人,我看迟浩田很合适,让他留下吧。
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迟浩田配合杨勇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在总参谋部率先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开展三整三查运动,以及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等等。
杨勇和迟浩田大刀阔斧,工作非常有魄力,受到了邓小平的充分肯定,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些人。有人就对迟浩田说,你们这样做,是怎么考虑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很快,告状信就送到军委领导那里了。他们整一些无中生有的黑材料,诬告迟浩田,甚至说迟浩田“住在三座门,住得很豪华”。其实迟浩田到总参工作之后,很长时间仍然住在之前北京军区分配的房子里,非常简陋。
告状信还说迟浩田用人路线有问题,说他重用“逍遥派”。罗瑞卿就把迟浩田叫过去谈话,问他“逍遥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逍遥派”?
迟浩田解释说,对立的两派斗得你死我活,介于两派之间的一些人,群众称之为“逍遥派”。迟浩田认为,“逍遥派”比两派都要好一些,所以他提出重用“逍遥派”。
面对诬告,迟浩田非常痛苦,想来想去,他请求免职休息或者调离总参。1982年12月,军委发布了5位副总参谋长和3位总参谋长助理的命令,这其中并没有迟浩田的名字,也就意味着迟浩田被免职了。
他已经不再是副总参谋长了。老同志给他打电话,让他想开一些,历史终究会做出公正的结论。还有人说,这是战场,总要有人做出“牺牲”的。
迟浩田明白,他内心非常坦然。杨勇和他一样,也被告状。老将军临终之前,还在鼓励迟浩田。正如杨勇所说,那些人表面上是告杨勇和迟浩田,其实他们的矛头另有所指,那就是对邓小平各种改革和整顿措施不满。
迟浩田始终认为,邓小平的各种举措是对的,所以他也问心无愧。邓小平没有忘记迟浩田,他指示总参谋部,对告状信进行核实和调查。最终得出结论:举报纯属无中生有,是颠倒黑白,站不住脚。
1985年,迟浩田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担任了济南军区政委,再2年后,他重新回到总参谋部,担任了总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