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人文:瑶王李荣保的高光时刻——金田古东村抗日歼敌战

2022年10月14日14:31:39 历史 1402

桂平人文:瑶王李荣保的高光时刻——金田古东村抗日歼敌战 - 天天要闻

读史知今,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少为人知的地方志历史的介绍,欢迎关注!

瑶王李荣保,桂平紫荆山横冲村人,也算是民国时期,在广西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

关于他的生平故事,《桂平县志》中也有相关的介绍,因为他前半生和新桂系走得很近,后半世又一度成为匪,与人民为敌,所以在一个历史时期中,是被定为“反面”人物来记录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反面”人物,在历史潮流中,却有着正面的有意义的选择。

桂平人文:瑶王李荣保的高光时刻——金田古东村抗日歼敌战 - 天天要闻

正如他的生平简介中说的,他和新桂系有着交集,据说他还和李宗仁拜过把子,称兄道弟的,在李宗仁的帮助下,他回到紫荆山也是杀过贼,剿过匪的,不说多大功绩,那也是保了一方的平安。

他剿清紫荆山腹地的土匪后,带领瑶民定居下来,并且在当时的省政府的同意下,成立了十八山区公所,他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桂平十八山区的区长,由于十八山区主要是瑶族同胞聚居,作为区域最大的官,由此成为了民间所称呼的“瑶王”。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广西实行区改乡,十八山乡好像复杂了,所以,把“十八”组合,成为了“木”,“十八山”就变成了“木山”,这也是今天桂平紫荆木山村的地名来历了。

在当时的政策下,木山乡实际上有点民族自治的意思了,并且沿用了旧时大藤峡瑶民区域的“石牌制度”,所谓石牌制度,就是把有关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则,制成若干条文,把它刻在石碑或书写在木板上,当众宣布,让全体成员遵守。石牌头人则负责检查石牌条文的执行情况或处罚那些违反石牌法的人。

通俗的讲,这也是类似于古代的土司制度,李荣保作为乡长,石牌头人,也等同于古时的土司了。

桂平人文:瑶王李荣保的高光时刻——金田古东村抗日歼敌战 - 天天要闻

当然了,作为地方有权有势的人,李荣保自然有他的膨胀之处,为了稳固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武装,他还是用心发展经营着这一带的瑶区,可以说今天的金秀瑶族自治县之所以能成为民族自治县,和他的经营累积多多少少有点关系。

关于这一段,很多网文都说他掌握着生杀大权,私设公堂,逼债抢人,无恶不作,等等,反正为了达到统治区域的目的,压榨着地方,不是个好人。

不管怎么说吧,他的个人简介到了这里以后,自1933年到1950年间,就是一片空白了,这十几年间他干了什么,正史中似乎就不被提到了,只有桂平的坊间才有他的传说。

其中就有传说,在1944-1945年间,在日军入侵桂平期间,李荣保在西山巨赞法师的帮助下,曾和日军干了一仗。

这怎么回事呢?

桂平人文:瑶王李荣保的高光时刻——金田古东村抗日歼敌战 - 天天要闻

就说一代抗日爱国的佛门高僧,释巨赞法师在日军的不断南侵过程中,一路南下,来到了桂平西山龙华寺驻锡。但在1944年,因为日军的入侵桂平,加之巨赞法师也是日军所想抓到的人,于是,他只得避走乡里。

在1945年春,据说他得到将有一队日军到金田乡下扫荡的情报,于是他跑到木山乡找到了李荣保,并联合地方民团商议伏击这一队日军,最后在金田古东村一带,李荣保瑶民武装及地方民团武装的配合下,歼灭了一百多日军。

这一段历史,有点传奇的色彩,一位佛门高僧,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瑶民武装,加上地方的民团,主导了一场歼敌一百余人的伏击战,所以,很多人对此有怀疑态度,认为这真的就只是“故事”,而不是史实。

并且由于后来历史对李荣保为人的定位,所以,除了地方坊间传说,一般很少人提到他的这一段高光时刻。

桂平人文:瑶王李荣保的高光时刻——金田古东村抗日歼敌战 - 天天要闻

这段历史真不真实呢?

如今在木山村,还真的发现了一样抗战文物,就是一方石刻。石上刻着二十几个字:“乙酉春桂平民团XX抗日瑶王李荣保X队歼敌于古东 陈公哲勒”(X:代表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不认识的字)。

这可以说是对李荣保抗日歼敌的一个记载实证,也算是一块功德碑,署名的陈公哲可不是一般人,是精武会创始人之一,如果对这个名字不熟悉,那提霍元甲陈真可能更多人都知道了,他们的演译的那个精武背景,“精武体育会”据说就是由陈公哲所创。

抗战时期,他避走广西,1944-1945年期间正好在桂平范围,不说他亲身经历,起码是近距离的知道李荣保伏歼日军这事,所以,就写下了这个碑文。

如果按照歼敌一百余人的记载,那这场伏击战,不但是李荣保的高光时刻,那也是桂平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只可惜,在1950年间,李荣保选择了错误的道路,这就是另外的定论了,但无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场战斗过程,真的不应该被埋没。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桂平人文:“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巨赞法师

桂平:清明祭——大革命时期烈士蔡碧珩

桂平:“另类军阀”陆荣廷在桂平

桂平西山:人文遗迹之——乳泉,你知道谁起的名?谁砌的井?

桂平西山:西山门牌楼上的“西山”二字很普通?不,这是翰林手迹

广西人文:被《浔州府志》记漏的知府,正眼看世界第一人徐继畬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桂平最后的科举举人,国语运动参与者

桂平历史:“新桂系军阀”李宗仁在桂平之夫人郭德洁

桂平大藤峡:明朝权宦西厂提督——汪直

广西人文:一场桂平藏品展,一块门匾背后的纪晓岚亲家的故事

桂平人文: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两个命运雷同的人造就两本地方志

桂平人文:再说北江义渡碑——“二级毛”是谁?有什么人物故事

桂平:抗日战争纪事(简)

抗战胜利75周年之缅怀三六:广西各县抗日阵亡官兵名单——桂平县

广西人文:土司文化二——向武土州黄九霄在桂平的野史与正史传说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十六)——乾隆御赏过的百岁寿星

广西人文:太平天国在桂平之八——差点扼杀了金田起义的科举解元

广西人文:太平天国在桂平十二——为捕获南王的贪财桂平知县翻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 天天要闻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生于直隶青县(今河北沧州沧县),后随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亲是下层旧军官,冯玉祥实际上是在军营中长大,未满十六岁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起义,势力逐渐壮大,直至后来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差点成了苏联的“副总统”,却悄悄把哈萨克从“俄语帝国”里抽了出来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1991年夏天,苏联还没散,莫斯科那边在考虑设个“副总统”职位。圈里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本来是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在亚欧大陆上,汉匈两大帝国的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汉武帝元狩年间,一位年轻将领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陨落,深刻影响着这场百年战争的走向。当我们把《史记》《汉书》和出土的汉简相互印证,便能揭开霍去病暴卒背后的一些蛛丝马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 天天要闻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近日,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什川古梨园系统以及巴西马黛茶传统农林兼作体系、墨西哥重要粮食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祖传保护体系、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独特火山景观农业体系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指出:“目...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闻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袁院士生前是一个很阳光、很快乐的人,常常说,做人要向阳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万寿园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种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怀念。袁隆平的侄儿袁景辉告诉记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闻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林虹(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林虹作出逮捕决定。公开简历显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温岭人,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浙江台州任职。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最近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经历种种风波后在今年重新开播,讲述了在晚清动荡时期,几位中国青年在时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体在革命浪潮中经历的成长与牺牲。电视剧主角梁乡,皇族宗室、父亲早亡、留学日本、主张立宪,种种经历都在说明此人的历史原型是清末
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后 有一 神秘的墓 - 天天要闻

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后 有一 神秘的墓

前两天,抓住了机会,终于看到了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的李文忠墓,李文忠墓平时不开放,平时去时,陵园都是关闭的。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是朱元璋二姐的儿子。李文忠也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统帅,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主要说的不是李文忠,而是
晋绥八分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 天天要闻

晋绥八分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的晋绥八分区(专署)旧址。牛利敏 摄  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位于吕梁山深处,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关隘。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八分区党政军机关(以下简称“八分区”)在此驻扎,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
【三国季汉秘史265】樊伷:武陵烟云中的叛者悲歌 - 天天要闻

【三国季汉秘史265】樊伷:武陵烟云中的叛者悲歌

【烽火初燃·南阳子弟的野心】建安二十四年冬,樊伷独自立于武陵城头,寒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这位南阳世家出身的武陵从事,此刻正凝视着手中那封自益州辗转而来的密信——"关将军败亡,荆州易主,然汉中王必不弃忠义之士。"竹简边缘的毛刺扎入掌心,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