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敌视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与美国右派的恩怨情仇

2025年05月19日02:50:16 历史 5653

从被敌视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与美国右派的恩怨情仇 - 天天要闻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教皇选举会议的举行地点。 (南方周末资料图)

2025年5月8日,来自美国的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当选第267任罗马天主教教皇,称为利奥十四世。

今天天主教构成了美国保守主义的支柱,鲁比奥等拉丁裔天主教徒的政要是共和党的中坚力量。在联邦最高法院里,右派大法官埃米·科尼·巴雷特,以及被metoo运动围攻过的卡瓦诺,也都有天主教背景,报纸媒体评论“仅占总人口23%的天主教徒占据了67%的最高法院席位”。

但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其实是以新教立国,wasp(即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新教徒)主流社会敌视天主教,罗马教会在美国一直处于被打压状态,持续了两百年之久。

立国之初,清教徒排挤天主教

16世纪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其中新教阵营的一个分支加尔文宗在英国传播广泛。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并不彻底,教义和弥撒礼仪保留了很多天主教成分。一些吸收欧陆加尔文学说的英国人,被称为清教徒(源于拉丁文的purus,清洁,即清除残存的天主教成分)。

17世纪移民到北美的英国人,多数是清教徒。牧师对世俗生活有强大的话语权,他们能够制定行会的规章,调整市场价格。

北美马萨诸塞殖民地当局对离经叛道者毫不留情,罚金、监禁、流放乃至死刑。保安员各处巡查,驱散新兴异端和天主教徒的集会。直到1661年5月才取消死刑,改为“礼送出境”,具体执行方式为把对方绑在马车上,一路鞭打示众。到了1677年,马萨诸塞才停止迫害。

美国独立战争后,尽管确立了不立国教的原则,但教派因素仍然影响政局,清教等新教派系占据很大分量。开国一个世纪以来,历代总统都是新教徒。1920年代民主党推出该党第一个天主教背景的总统候选人——阿尔·史密斯,遭到惨败。

阿尔·史密斯1873年出生在纽约曼哈顿下东区,拥有爱尔兰德意志意大利三族血统。他严谨务实,1911年的三角衫裙公司大火案令他声名鹊起,这家公司严格控制工人,竟然把消防通道堵住,火灾发生后,厂里年轻女工逃避大火,从高楼跳下,很多人活活摔死。阿尔·史密斯参加工厂事故调查委员会,成功推动社会正义立法。之后,他连续当选三任纽约州州长,政绩斐然,在限制女工和童工的工时、建立寡妇抚恤金等方面颇有建树。

1924年阿尔·史密斯入围总统候选人的名单,他政治经验丰富,履历很完备。但其异族异教背景引来狐疑,坦曼尼厅(tammany hall,民主党在纽约的办公会所,因纽约为全国第一大都会,因此有时候也代指民主党高层势力)为了选票考虑,迫于形势,宁愿挑一个才干平庸的候选人。

下一届竞选,史密斯再战江湖,扫平了民主党内部的竞争者,终于争取到总统候选人的身份,也因此民主党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失败,以87比444,输给了共和党人胡佛。

媒体观察家把阿尔·史密斯的失败原因归结为三个p:prohibition(禁酒),prejudice(偏见)和prosperity(繁荣)。繁荣指的是,国家在沃伦·哈丁和柯立芝共和党政府的连续八年任期内,工业发展迅猛,消费水平提升。选民安于现状,两党中更偏向工农运动的民主党,占不到天时地利人和。

而prohibition(禁酒)则涉及社会议题,清教徒在禁酒运动上非常上心。他们认为,酗酒是一大恶行。早期的戒酒团体比较温和,劝人少喝点或者只喝低度的“液体面包”啤酒。啤酒跟烈酒不一样,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口味清淡的健康饮料”。后来,运动演变到连啤酒也要取缔掉。

阿尔·史密斯执政下的纽约州是第一个撤销禁酒法案的州,他本人在公开场合喝酒,毫不掩饰。这又跟prejudice(偏见)息息相关,以新教为主流价值观的国家无法接受一个天主教徒当上总统,社会上对罗马教会的恐惧和偏见根深蒂固。

“天主教威胁论”

美国的“天主教威胁论”由来已久,最早能追溯到辛辛那提神学院的校长莱曼·比彻。1830年代,他在西部旅游的时候,声称教皇准备登陆上岸,接管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

19世纪中叶,繁荣的北美经济虹吸了150万爱尔兰移民,还有同样数量不少、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人和德意志人。这引发了wasp的紧张感,担心他们在西部地区独立建国。

电报的发明者莫尔斯,业余爱好议政论政,他也持类似看法,对欧洲国家密谋占领西部的威胁论,深信不疑。有意思的是,根据莫尔斯判断,这个有野心的欧洲国家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恰好是一个海外殖民能力很弱的国家。结果美国老百姓如临大敌,相信这个国家能跨海入侵。莫尔斯信誓旦旦地说,梅特涅(奥地利外交大臣)已经安插了全球间谍网,哈布斯堡家族很快将派个王子到北美,登基称帝。

另一方面,国内的内政上,宗教斗争也引发激烈交锋。1834年以来,从新英格兰到得克萨斯西部大平原,广泛的城乡地区,有二十多座天主教堂被毁,冲突连绵不绝。

在南北战争前后的政党版图上,呈现出一个显眼的现象,清教气氛越浓厚的地方,遏制酗酒、呼吁废奴的声势越大,对共和党也越支持。

1840年代,全国废奴主义团体的567名骨干中,63%来自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清教的大本营),林肯的财政部长蔡斯等诸多政要是新英格兰人。

隔壁的纽约,政治面貌完全不同,贩奴贸易熙熙攘攘,该地的风气为物质主义,唯利是图,在这里任何东西都可以用金钱购买,包括人。新英格兰各州,不赞同这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他们认为蓄奴制违反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禁酒主义也是这种清教文化的延伸。呼吁“警惕西部出现天主教国家”的莱曼·比彻,是第一批提倡禁酒入法的人,他在长岛东汉普顿布道时,谈到这个问题,1811年到康涅狄格的利奇菲尔德传教,也谈禁酒。而在利奇菲尔德,牧师们在开联谊会时,还忘不了经常去餐具柜里取酒。但是,比彻很雄辩,说服牧师们参加了在1813年成立的康涅狄格道德归正协会。

值得一提的是,莱曼·比彻生有一女,比彻斯托夫人,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废奴运动和禁酒运动存在文化亲缘。罗马教会没有加尔文式的道德高调,比较功利主义,伦理议题上偏宽松。

爱尔兰裔意大利裔等天主教族群,反感禁酒令。1928年大选,阿尔·史密斯在少数族裔的票仓斩获极高。曼哈顿的爱尔兰裔有百分之八十二投了阿尔·史密斯的票,意大利裔达百分之七十七,犹太人达百分之七十二,芝加哥的波兰人达百分之八十三。但他在wasp选民中号召力低迷,在合众国北部仅赢下马萨诸塞和罗德岛两个州。

为了改变长期被视为里通外国、第五纵队的印象,美国天主教也做了不少努力。1898年美西战争开打的时候,美国天主教联名表态,对星条旗的效忠不动摇,支持华盛顿去攻打天主教同胞西班牙。二战、朝鲜战争、越战,历次战争中,天主教教会高层基本秉持爱国立场,甚至表现得比wasp还要民族主义。

保守主义大联合

美国主流社会把天主教徒和教皇当成反美势力,这种心态延续到肯尼迪。1960年大选,民主党第二度派出信仰天主教的候选人肯尼迪,角逐白宫,有24%的wasp选民表态一个天主教徒再称职、再能干,也不会投他的票(1959年5月的民调)。

教派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冷战中期,在苏联威胁的阴影下,美国急需凝聚共识。1979年,新教福音派领袖福尔韦尔和天主教领袖保罗·韦里奇会晤。后者出身于东仪天主教徒草根家庭,干了几十年医院的锅炉工,后来转行做时政新闻,为共和党动员基层。他目睹嬉皮士运动风起云涌,堕胎、同性恋和毒品合法化的口子打开,决心力挽狂澜。韦里奇极具魅力,擅长走群众路线,手段果敢,号称新保守主义运动的列宁。

福音派原本无心干政,但在私立学校的免税问题上,被联邦最高法院激怒。传统习惯上,福音派的学校只招收福音派的孩子,但是自由派大法官认为,福音派的学校不招收其他教派或者无神论家庭的生源,属于歧视行为。而被判定为歧视的民间团体,就会失去免税等优惠政策。1978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定福音派的学校违宪。民主党本来跟福音派还有点交情,总统吉米·卡特是南方福音派的成员,因为这个案子触及底线,触底反弹。

厄尔·沃伦任职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1953-1969年,他是民权运动在司法界的靠山)期间,焚烧国旗行为被裁定为合法,不受惩罚,一系列自由化司法判定让各界保守人士心寒。

从尼克松时期开始,天主教选民逐步转入共和党右派阵营。小布什继续跟天主教保持不错的关系,他在白宫每周都跟天主教顾问非正式团体碰头一次,大选中小布什能拿到40%的拉丁裔选票,也是靠这个右派价值观大团结,强调基督教的共通性。到今天,天主教已经成了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柳展雄

责编 辛省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刘贺那些不为人知的私密事儿第一章:王爷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刘贺出生在昌邑国,那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刘髆 ,爷爷还是汉武帝刘彻,身份尊贵得很。可这刘贺打小就调皮捣蛋,没个正形。他5岁继承了昌邑王爵位,就开始放飞自我,在封地
当文友的评论成为一道风景250519 - 天天要闻

当文友的评论成为一道风景250519

精彩评论荟萃:(1)美篇文友“古月英”馈赠精彩评论:“使者只好退出去,将士都来问消息。得知家里安无事,个个听了心欢喜。多日不见援军来,关羽心情特别坏。整顿残兵凑一块,向着荆州把步迈。军心动摇变状态,兵将弃甲悄离开。关羽见状更愤恨,决定要往死
再说江西九江《甘棠公园》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 - 天天要闻

再说江西九江《甘棠公园》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

再说江西九江《甘棠公园》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昨天发了“《甘棠公园》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说“由此可见,在九江的北伐纪念物只有以上一塔一堂,在此要修正为“九江的北伐军的纪念建筑物只有一塔”!那老祠堂是什么呢?本文接着分析,“北伐说”恐
从被敌视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与美国右派的恩怨情仇 - 天天要闻

从被敌视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与美国右派的恩怨情仇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教皇选举会议的举行地点。 (南方周末资料图)2025年5月8日,来自美国的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当选第267任罗马天主教教皇,称为利奥十四世。今天天主教构成了美国保守主义的支柱,鲁比奥等拉丁裔天主教徒的政要是共和党的中坚力量。在联邦最高法院里,右派大法官埃米·科尼·巴雷特,以及被MeToo运...
寻梦之旅:自由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天天要闻

寻梦之旅:自由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湖南自治的失利,让青年毛主席的心情,晦暗到了极点。他万没想到,几个月的倾心努力,费尽心机,不仅没换来任何回报,反而让一些政客,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甚至不惜借扯旗之举,造谣生事,恨不得将其法办,才算解气。 重击之殇,痛彻心扉,教训深刻,使人
不到1年再公示,生于1987年的李金玲,拟提名为县长候选人 - 天天要闻

不到1年再公示,生于1987年的李金玲,拟提名为县长候选人

辽宁省委组织部5月18日发布任前公示。其中:李金玲,女,汉族,1987年12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营口市西市区委常委、副区长,拟提名为县(市、区)长候选人。她曾任营口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2024年7月,营口市委组织部发布公示:李金玲拟任县(市)区委常委,提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