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战争(十四)

2022年10月11日16:06:40 历史 1221

宁锦之战无疑是大明朝自1618年以来,对后金战争中战果最为丰硕的一战。此战后金军死伤总人数超过万人,首级都被明军割掉上千个用来邀功请赏。袁崇焕高度评价宁锦之战的重要意义: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敢与东虏战,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彪悍。应该来说宁锦之战意义重大,这场战役致使刚刚登基的皇太极惨遭大败,八旗精锐损失惨重,同时后金军第二次折戟在宁远城下,用连战连败形容八旗此时的境遇都不为过。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宁锦之战最大的功臣非辽东巡抚——袁崇焕莫属。袁崇焕坚持守为主、攻为辅的战略指导思想,稳扎稳打,充分展现了一位统帅的战略定力。袁崇焕的表现大大迥异于之前任何一位明廷的辽东军政长官。张鹤鸣熊廷弼王化贞高第等人没有一个如袁崇焕这般的军政手腕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战略魄力。袁崇焕坚持凭借坚城利炮摧垮八旗部队的锐气,面对袁崇焕的新战术战法,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进行反制。经历宁远之战的皇太极在指挥攻城作战时依旧采用传统的围三缺一,蚁附攻城这种老套路,自然无法有效应对新局面。

可以说,仅从军事层面来考量,宁锦之战后的明清双方,局面正在逐渐向明朝有利的方向滑落。

然而,明清战争本身比较的不仅仅是双方的军事能力,更要比较双方的政治基础。天启七年,气焰嚣张的魏忠贤及其党羽见宁锦之战大获全胜,遂试图完全霸占宁锦之战的成果。魏忠贤身为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太监,北京城它连半只脚都没有迈出去过,熹宗皇帝却认为他调度有方,当居首功。其麾下党羽数百人,狗屁军功都没有,照样凭借宁锦之战升官加爵。魏忠贤一月之内获封太子太保、荫补都督同知、左都御史、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进太子太师,赠九千岁,几乎到了无可加封的地步。然而袁崇焕因为始终无法被阉党所纳,立下赫赫战功,却获封甚少(只官衔升一级,赏银30两),时人评价道:置身危疆六载与兹,老母妻子委为孤注,劳苦功高,却封赏甚少。

袁崇焕其人也不是刚正不阿的官员,他见魏忠贤权势滔天,权力几乎无以复加,也试图讨好魏忠贤及其党羽,甚至为其修筑生祠,试图得到这位厂臣九千岁的欢心。然而阉党并不喜欢这位辽东巡抚,弹劾他一不敢救援锦州城,置阖城将士于不顾;二私下与东虏议和,不顾朝廷与皇帝的信任,有通敌卖国的嫌疑。在魏忠贤的指使下,御史弹劾奏章铺天盖地。天启七年七月一日,袁崇焕被罢免本兼各职,遣回原籍不用。熹宗皇帝在圣旨中专门指出:念袁卿在宁锦的功劳,其余罪责不予追究。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魏忠贤及其党羽在宁锦大捷的功劳簿上狂欢,致使前线将士寒心不已,对于辽东的军事建设起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袁崇焕刚刚去职,朝廷内部又开始讨论锦州城的意义与价值。因为锦州城当时并未完工,战后锦州城要继续修筑直至完工。由于户部拨付款项不小,各级官员纷纷提出质疑之声。蓟辽总督阎鸣泰身为辽东军政的一把手,上奏朝廷不应该继续修筑锦州城,称此城战略意义不大,修筑城池费工费时费财,毫无必要。阎鸣泰身为二品大员,其军事基本常识已经匮乏到几乎白痴一般的水平。

锦州城扼守辽西走廊的东侧,辽西走廊的出口就被锦州死死地看住。只要固守住锦州城,八旗的铁骑就注定无法顺利通过辽西走廊。锦州和宁远互为犄角,相互依仗。如此以来,明军的战略态势将极为稳固,假以时日继续发展,未尝不可进行反击收复广宁乃至沈阳。当然,阎鸣泰糊涂,不代表大家都是糊涂蛋子。兵部侍郎霍维华就反对放弃锦州的提议,并且强调锦州城绝对不可以放弃,修筑到一半的锦州城都可以抵御东虏的数万虎狼之师,更何况修筑完工以后呢?熹宗皇帝最终允准了霍维华的提议,命令不仅继续修筑锦州城,还要加固塔山堡。塔山位于锦州和宁远之间,明廷试图继续加强宁锦之间的联系。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然而,政治风云突变。天启七年八月,熹宗皇帝朱由校突然卧病不起,并且情况急剧恶化。一六二七年的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终年二十三岁。由于年轻还没有儿子,其五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为皇帝,是为崇祯帝。崇祯帝甫一登基,就开始着手处理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魏忠贤。同年十月,魏忠贤被免去所有职务,发配中都凤阳府守陵。最后在路上自尽而死,阉党随即遭到崇祯帝的大规模清算,明廷高层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动荡。

魏忠贤的党羽繁杂而众多,他在天启朝权倾天下,只手遮天。原内阁首辅顾秉谦、兵部尚书崔呈秀、蓟辽总督阎鸣泰、吏部尚书魏广微、刑部尚书潘汝桢、兵部侍郎霍维华、工部尚书徐大化、户部尚书郭允厚、河道总督刘志选、锦衣卫指挥使候国兴、都督同知崔应元、山东巡抚李精白、左都御史梁梦环、都督府左都督田尔耕、丰城侯李承祚等等。其麾下党羽几乎全是高官显宦,半个朝廷都是魏忠贤提拔上来的,魏忠贤的权势可见一斑。时任内阁首辅朱国桢更是被阉党彻底架空,完全是一个傀儡。崇祯帝忌惮于阉党的势力,要求把阉党全部罢免解决干净。

可是,这样会带来巨大的问题。由于这些官员几乎全是朝廷大员,相当部分掌握着六部的实权和日常工作运转。崇祯帝要求将这些官员全部下狱论罪,这将导致明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运转会受到极大影响。同时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于:三年前的党争,魏忠贤已经把以东林党为首的朝廷官员清洗了一遍,如今崇祯帝又把阉党给清洗了一遍。可大明朝又能经历几场这般剧烈的政治动荡呢?朝堂上凡是有识之士以及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官员都被两次政治危机给横扫一空。那留给崇祯皇帝的大臣们,还能辅佐皇帝治理好这个国家吗?

天启七年底,东林党向崇祯帝举荐袁崇焕。崇祯帝也对这位传奇将领很感兴趣。他屡次派遣钦差使者前往袁崇焕的家乡宣布朝廷废除其之前被认定的所有罪责,并希望袁崇焕可以重新前往辽东,为大明继续效力。在广东老家的袁崇焕听说新任皇帝要再次任用自己,遂告别妻儿老小,赶赴北京。崇祯元年七月,崇祯帝在紫禁城的平台召见了袁崇焕。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这位新继任的皇帝对于辽东局势非常的关注,他首先询问袁崇焕:女真部落侵扰我大明边境已有数十年,以至于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爱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据实奏来。袁崇焕对于平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方略,赋闲在家也一直在筹划之中。面对崇祯帝的询问,他胸有成竹地向皇帝表述自己的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略,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压缩女真部落的生存空间,逐步收复失地,光复辽东。

崇祯帝被袁崇焕的描述吸引住了,这位十八岁的皇帝认为眼前的人是可以为大明王朝解决辽东困局的天纵之才。于是焦急不可的皇帝询问袁崇焕多久可以平定辽东,袁崇焕回答只需五年即可平定辽东。崇祯帝非常高兴,当场通过了对袁崇焕的考核,准许就任。朝廷随后任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登莱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兼任右副都御史。从此之后,袁崇焕终于成为明朝辽东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辽东地区包括登州府莱州府天津卫以及东江军在内的所有明朝地方武装力量,均属于袁崇焕管辖。

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受皇帝派遣,特来继续问询袁崇焕具体收复辽东的策略。许大人问袁崇焕何以有勇气笃定五年可平辽呢?袁崇焕告诉许大人,自己只是见皇帝比较激动又比较辛苦,想让皇帝开心放心罢了。许誉卿大吃一惊,警告袁崇焕这是欺君之罪。袁崇焕意识到问题很严重,遂上五年平辽之策。 ——《明史 · 袁崇焕传》

抵达宁远就任之后,袁崇焕提出以辽人守辽土,大肆招募辽东流民及从沦陷区逃出来的老百姓。袁崇焕认为这些人对于八旗是有刻骨铭心的仇恨,用这些人守御辽东,必然忠心可笃。其次建立防御体系:首先合并宁远、锦州二镇,梳理指挥层级和指挥关系;其次裁撤老弱兵员,清查兵力实际数量;再次分练兵马,确立编制体制,大规模开始整训部队;最后就是修筑大量堡垒,加强宁锦防线。同时袁崇焕认为,朝廷国库空虚,辽东必须尽最大可能自给自足,他在建立防线之余大肆屯田,将老弱兵卒以及流民逃民全部集中起来屯田,保证辽东的粮草补给供应。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在多想举措共同实施之下,崇祯元年底,袁崇焕就编练了十一万大军,并且建立了精锐的辽东铁骑部队——关宁铁骑,明军的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都明显上升了一个高度。

同时袁崇焕试图拉拢蒙古各部归拢明朝,希望通过蒙古部落的侧翼威胁,来给后金增加压力。然而崇祯元年因为朝廷下令停止对蒙古各部的赏赐,导致明蒙关系破裂。皇太极发挥自己纵横捭阖的政治手段,已经拉拢到了科尔沁部落向其投靠,林丹汗所率领的蒙古本部对明朝的关系也十分紧张。袁崇焕多次努力,试图缓和明蒙关系,但是效果不佳。崇祯帝在处理对蒙关系上显得过于武断和想当然,导致双方关系迅速恶化,致使蒙古军队入侵大同,使本就严峻的明朝北方安全环境雪上加霜。袁崇焕遂通过售卖粮食拉拢蒙古诸部,同时给予一些金银铁器、面料布匹予以供应以缓和双方矛盾,然而这个举措成为了袁崇焕被定罪的一大关键因素。

同时,袁崇焕认为东江镇孤悬海外,听调不听宣。

东江镇即当年辽东巡抚王化贞麾下将领毛文龙所建立的一个军镇。天启二年毛文龙被后金军赶出镇江城(今辽宁丹东)之后,遂占据皮岛(今朝鲜平安北道 椵岛)为根据地。然后将周围岛屿悉数占领,建立了一个拥有军民数万人的军镇。《明史》对东江镇的评价十分鄙夷,认为此镇消耗明廷粮秣无数,但无任何实际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毛文龙组建的这支部队对于后金汗国的后方安全具有严重威胁,皇太极屡次想要歼灭毛文龙便是明证。1628年,莽古尔泰和岳托奉命领2万兵马攻打东江镇,结果却吃了个大败仗。随即萨尔浒城也被明军给偷袭了,此事令皇太极头疼不已。

但是袁崇焕似乎认为东江镇乃无用之地,且认为毛文龙与后金方面暗通款曲、不甚忠心。遂试图削减东江镇,逼迫毛文龙放弃东江镇及皮岛各处,撤回至宁锦防线。但是毛文龙并不同意,多次恳请袁督师给予粮草及军资补给。并且上书朝廷甚至弹劾蓟辽方面有人贪污东江镇官兵的军饷(此事在明末实属正常)。此事令袁崇焕颇为愤怒,但亦无可奈何。

从多方面而言,袁崇焕领导之下的辽东部队官兵士气逐渐回升起来,部队开始有胆量与八旗精锐面对面进行血战,部队从上到下逐渐认为八旗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军队如果在精神上可以恢复过来,那胜利则是必然会到来的。然而,明清双方的战争看的不仅仅是军事建设,更重要还有政治环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 天天要闻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据气象北京,5月13日16时~20时,北京市昌平、怀柔、顺义、延庆、海淀、石景山、门头沟等局地均已出现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冰雹。目前强对流回波位于房山北部、门头沟东部、朝阳、丰台、海淀一带,海淀区雷阵雨天气中伴有冰雹,尺寸较大,可能造成雹灾。强回波向东南方向移动,请出行丰台、大兴、通州和中心城区...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 天天要闻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民进党上台后,为推行“去中国化”,各种“迷惑”操作不断,令人瞠目结舌。近日,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网站被发现将占总人口逾96%的“汉人”(笔者注:汉族居民)改写为“其余人口”,同时将仅占2.6%的少数民族群体突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民进党当局这种妄图...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闻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曹雪娇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区全面停止电报服务。至此,北京已成为全国唯一提供发电报服务的城市,而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也成为全国唯一电报业务点。5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大厅一角就是电报服务区。服务台上摆放着厚厚一沓电报纸和一份填写模板,有顾客正在填写电报内容。中国联通...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 天天要闻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三次庭审。据韩国媒体此前报道,如果发动内乱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锡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 图据视觉中国在第三次庭审中,特战司令部参谋长朴正焕(音)和首都防卫司令副官吴尚培(音...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 天天要闻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景元四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进攻蜀汉,主帅是司马昭的亲信钟会,钟会当时担任镇西将军,作为主力,钟会的兵力高达十余万,其他两路大军,分别是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两人各带三万多人。钟会作为主力,和姜维主力作战,被姜维死死挡在剑阁,不能前进一步,钟会无奈,甚至打算撤军了。这时,转机出现了,作...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 天天要闻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一声拖长腔调的喧呼在深宫里回荡,张謇听见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时,只觉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袭来。金銮殿上众人歆羡的目光里,他望着殿外簌簌飘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亲借着煤油灯的光,用布满老茧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论语》的场景。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 天天要闻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名单,其中决定任命孙简为吉林省副省长。孙简孙简,男,1972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994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6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闻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庆功宴上,朱元璋亲手为汤和斟酒。当酒液注入金杯时,这位曾统率六十万大军北伐的元勋却悄然离席,伏地叩首:"臣年齿已衰,不堪重任,请陛下怜臣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