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2022年10月08日11:02:39 历史 1480

“杲杲清名,万古不磨”,作为北宋年间最出名的文臣,包拯一直都以秉公执法、刚正不阿闻名后世。

尤其以弹劾王逵为例,哪怕宋仁宗青睐,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包庇,包拯仍然不会妥协。

连续七次弹劾不止,甚至直接当面指责宋仁宗:

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朝野震动之下,宋仁宗终究罢免了王逵。至公元1062年,包拯在枢密院视事之时,突然得病,并于同月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对此,就连宋仁宗都亲临现场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官员能够做到这一步,绝对是莫大的荣耀。

可包拯死后,他手下的四大侍卫又何去何从了呢?有关这四人,史书上似乎完全不曾有过记载。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虚构形象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个人物在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全都是清朝小说《三侠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

相较于枯燥乏味的历史记载而言,充满人情味的野史小说,显然更有意思一些。也正因如此,现如今的影视作品,大都会以包拯为中心,加入像这四名护卫一样的人物,去创作故事情节。

在双重影响下,人们对这四位护卫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也就默认了他们的存在。那么这四个人究竟是如何集结到包拯身边的呢?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少年时期除外),包拯出场之时,四大护卫似乎就已经站在了旁边。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背景板,但只要包拯安排任务,这几个人都能出色完成,和普通捕快完全不一样。

事实上,根据小说之中的描述来看,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和书中提到的庞太师有仇。

其中张龙、赵虎本是在庞太师手下做事,但因为看不惯庞太师的作风,却又无法和庞太师形成对抗,愤而离开庞太师。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至于王朝、马汉两人,则是在参加武举人考试的时候,被庞太师取消了资格,无奈之下,两人只能离开考场。

在这之后,四人偶然相遇、一见如故,全都认为宋朝官场黑暗,根本看不到任何前途,于是落草为寇。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意外劫持了被罢官的包拯,感受到包拯和其他所有官员的不同,最终决定跟随在包拯左右。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倘若包拯官复原职,可以再次为国家律法效力,这便有了后来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包拯身旁的其他人,这四人和包拯的关系显得更加亲近。别看公孙策展昭,一文一武守护在包拯身边,但要说真正的心腹,公孙策、展昭还真比不了。

尤其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包拯办案的过程之中,搜集证据、调查线索等等,都由四人负责,公孙策则更像是帮助推理,协商等等。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四人的结局

至于这四人小队的结局,小说之中虽然没任何交代,但只要联系包拯和这几个人认识的由来,就可以推测,也许包拯离世以后,四人便会第一时间离开。

无论是出于对包拯的崇敬,还是对包拯的感谢,他们都会随着包拯的离世而消失。这就像一个束缚解除了之后,余下的未来就会由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自行决定。

当然,也不排除因为包拯的照顾,最终留下来保护包家后人的情形。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类似的案例。无法将恩情报答给恩人,那就将恩情报答给他的后人。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对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而言,包拯不仅有知遇之恩,同时也有提携之恩。包拯虽然离去,包家仍在,依旧可以为包家付出。

而除去上述两种结局之外,其实还有最令人感到遗憾的一种,即包拯去世以后,因为他曾经刚正不阿而得罪的政敌,或许就会尝试下手报复。

尽管宋仁宗亲自吊唁,已经向所有大臣表明了包拯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感终究会发生变化。逝者已逝,生者还需向前看。

包拯离世后,他手下四大侍卫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结局如何? - 天天要闻

当大臣们利用某种方法,要宋仁宗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判断,或许需要宋仁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更重要的是,就以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的身份来说,处理四人好像也没有太大难度。包拯没有机会再与之为敌,这几个人就得替包拯抗下来才行。至于扛不扛得住,包拯无能为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