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一声巨响后,让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2022年10月05日15:10:50 历史 1779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天才的志向

他的简介只有短短13个字,却造就了国家立足的底气。

他叫于敏,1926年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员,每月的收入并不高,只能刚好维持家里的经济运转。

而出生并不富裕的于敏,却在学习上有着极高的天分。

在于敏还小的时候,他就表现得和同龄人大不相同。其他孩子只知道在父母的庇佑下,嬉戏打闹,可于敏却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看书上。

只是出生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即使每天再老实本分的生活,也会时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

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一声巨响后,让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 天天要闻

于敏也不例外。一次外出的时候,他差点被日军的车辆碾压。死里逃生后,于敏的心中也是十分愤慨。他深刻的体会到了祖国不强大,国人就会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于敏对于学习更加用心了。他想要通过学到的知识,去改变祖国的现状,让中国变得强大到无人敢欺压的地步。

树立下了这个伟大的理想后,于敏每天除去帮助家里干活减轻负担外,剩下的时间都是老老实实的捧着书本,刻苦学习。

1944年,于敏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后,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只是这个时候家里却出现了问题。

于敏的父亲失业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收入就很微薄的家庭,此刻更是变得雪上加霜,因此家里也实在拿不出额外的钱财去供于敏就读北京大学。

面对这样的困境,于敏的内心也是十分难受,毕竟他树立的理想,需要强大的知识去支撑。因此他不止一次的质问过自己:这就样到此为止了吗?

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一声巨响后,让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 天天要闻

就在于敏逼不得已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的同窗好友带来了转机。原来是好友的父母了解到于敏的境遇后,又不忍让于敏这样优秀的孩子就此错过一生,所以愿意资助他学习。

就这样,于敏最终还是踏进了北大的校门。

在北大学习的过程中,于敏在众多的知识体系中,发现自己对于理论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也从原本的工学院转到了理学院,学习物理系。

也正是这一次的专业转变,为于敏以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为了理想

他的一生从未出国求学,却让日本物理学家赞扬不已。

于敏从北大工学院转到了理学院的物理系后,在学习上变得更加废寝忘食。由于家里没有什么钱,于敏干脆寒暑假就待在学校,抓紧每一分钟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

平时同班同学,看见于敏整天沉迷在书本中,害怕他变成一个书呆子,因为没少提出让于敏一起出去玩玩,而面对这样的邀请,于敏总会摆摆手拒绝说一句:“下次一定。”

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一声巨响后,让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 天天要闻

而于敏在学习了物理系之后,发现自己对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加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从此他就成为了数学系课堂上的常客。

有一次,于敏在旁听的时候,刚好遇上了数学系组织的一场考试。这场考试的试题出得是格外难,数学系不少的天才最高的也才60分,平均分更是只有20分。但是当老师改到于敏的试卷时,竟然发现这个旁听生考出了满分100的好成绩!

这一下,于敏可是在北大彻底出名了,几乎人人都知道一个数学系的旁听生考了满分的事情。于敏也成为了被人羡慕的天才。

但是对于外界的评价,于敏自己倒是从没放在心上。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只是继续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着。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张宗燧的研究生。

于敏在物理学上的天赋和认真,也让张宗燧控制不住的感慨说:“于敏是我见过最好的学生。”

1951年,于敏刚在北大当上助教不满一年,就被秘密带去了一个地方。

等到于敏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身处的地方,正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眼前站着的人正是中国核科学事业奠基人——彭桓武

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一声巨响后,让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 天天要闻

就这样,于敏开始和邓稼先金星南等人共同研究原子核理论。在这期间,于敏更是凭借自身的努力,迅速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还发表了多篇重量十足的论文。

到了1957年的时候,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永振一郎专门跑到中国,就为了见于敏一面。因为在此之前,永振一郎就对于敏在原子核理论上的研究,深感敬佩。当他得知于敏从没有出国求学,如今所有的成就都是来自身的辛苦钻研后,他更是忍不住感慨:于敏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就当于敏要在原子核理论领域有所大成的时候,一个艰难的选择放在了他面前。

国家排在首位

他放弃了个人理想,给中国提供了站起来的底气。

1961年,随着一声巨响,天空升起了大片的蘑菇云,是苏联成功引爆了氢弹。与此同时,中苏的关系已经破裂,中国的北部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同年的冬天,于敏也接到通知去往钱三强的办公室。之后于敏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上面想要让于敏参加氢弹的研究。

而这个时候,于敏已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即将有所大成,突然转去氢弹研究,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毕竟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而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虽然二者的原理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本质却是大相径庭。

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一声巨响后,让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 天天要闻

再加上当时的中国没有任何和氢弹有关的信息资料,这样就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自行摸索。

可是于敏也清楚的知道,上面下达的这个指令也是对他实力的认可,况且氢弹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于是于敏很快就给出了回复,他接受上面的安排。毕竟个人理想在国家大事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

就这样,于敏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前提下,拿过一张白纸,开始了演算推论。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一次次的背推翻,反反复复多次后,总算是得到了几个可能成形的方案。

这些方案的验证,也需要用到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而当时中国唯一一台能运用的计算机在上海,还是优先提供给原子弹的数值计算。

于是于敏在1965年国庆前夕,带着几十位工作人员,一同赶去上海,利用空挡进行演算,最终得出了一个轰动全世界的“于敏方案”。

1967年6月17日,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升起,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氢弹研制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一声巨响后,让中国从此有了立足的底气 - 天天要闻

但是于敏也清楚明白,这些还仅仅不够,国家还需要威力巨大的小型核武器。于是中子弹也在于敏的不懈努力下,带领团队研制了出来。

1987年的时候,在国家发布的“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中,于敏的简介也只有短短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直到1999年国家为他授予了“两弹一勋”的奖章时,他的家人才明白于敏这么多年研究的到底是什么。

2019年9月,于敏获得了“共和国勋章”,但是他本人却在同年1月的时候就离世了,无缘佩戴上这枚勋章。

不过于敏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理应被所有国人深刻铭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