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谜与日本的“韬光养晦”
桥本隆则
上一篇专栏写完是星期六下午,因为星期天是海鹏兄的追悼会,匆忙赶笔,其中有一处错误:文中写温州渔民,正确的是台州温岭石塘的渔民,向各位表达歉意。
与海鹏兄,在网上聊得最多的是历史,他是我见过记忆最好的人,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并且不迂腐,会巧妙地做出各种比方,让你明白其中的奥妙。
斯人已去,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初心,持续不断地对历史,对社会有自己独特的意见与看法。
大概海鹏离去,对自己打击很大,本来想写的专栏暂时搁下,正好手头有本茂吕美耶的《江户日本》,随手一翻,想想闲来无事,就写下点感想。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但是这个事件中有很多至今未解的谜团:
第一个疑团:孝明天皇(明治天皇)离奇的死。据说天皇与幕府关系密切,不愿意与幕府翻脸,被公卿中的维新派毒死,之后当维新成功,这帮维新人士害怕自己毒死天皇事发,不得不尽心尽力为日本现代化作贡献。云云
第二个疑团:坂本龙马的死。这位土佐藩(高知县)出身的武士,与幕府达成协议,幕府将军庆喜上交权利,与维新派组成联合政府。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就没有主战派西乡隆盛,岩仓具视等的事情,或许日本维新发展是另一番的景象。
但是,当萨摩,长州等起兵反对幕府,庆喜马上“大政奉还”,在这关键时刻,坂本龙马就被暗杀。日本政治的和平演变变为西南势力的武力统一,这也成就了长期贻害日本的长州藩系统掌握日本政治。
其实,每个国家的前进之路都是决定好的。笔者认为就算坂本龙马不死,按照西乡隆盛的脾气,还是会武力解决,彻底驱逐幕府的势力是维新派的共识。
回到现在日本,最近有人想重振日本雄风,提出的建议就是日本要学中国韬光养晦,这位作者认为当中国与美国对立时,日本就是当年的中国,需要完全站在美国的立场,获得美国的支持来恢复日本经济。
笔者认为,日本的问题并不是是不是韬光养晦,而是日本目前的体制僵化,各种创意被束缚,如果不能推倒重来,日本不但不能成为第二个中国,还会成为新的夏威夷。
刚看到一组5月份各国的贸易数据:
德国贸易逆差10亿欧元
越南逆差17.5亿美元
日本逆差约177.9亿美元
韩国逆差17.1亿美元
印度233.3亿美元
中国顺差787.6亿美元……
5月份中国的经济成绩并不好,包括上海在内的几个重要城市成绩很差,记得当时日本“经济学者”又一次出来说中国经济要“崩”。就算这样,贸易成绩还是非常亮眼的。
目前的中国经济,只要没有外力的阻断,赶上美国的GDP应该没有太大的疑问。很多人说,这是拜“俄乌冲突”所赐,这句话既对也不对。
“俄乌冲突”背景是冷战遗留问题的爆发,北约东扩以及俄罗斯的影响力抬头是这场冲突的导火索。如果俄罗斯有当年苏联的实力,或许没有这场冲突。
而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就等于没有下场。就像一战,二战的战火没有烧到美国,美国经济才会迅速发展的道理一样,保持中立是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最好办法。
日本说自己要韬光养晦,却紧跟美国对俄罗斯施行最严厉的“制裁”,一点面子都不给俄罗斯人。撕破脸对日本没有任何的好处,日本能源20%左右依赖俄罗斯,就算可以从其它地方进口,日本付出的费用要远远大于现在。
另一方面,中国最近不提韬光养晦,因为无论如何低调,人家都会把你看做一种“挑战”,笔者一直说中国需要做好自己。举一个例子,最近阿富汗地震,需要国际援助,美国等西方国家并没有伸出援手(唐山大地震时,美国还询问中国需要援助是否,被中国拒绝),而中国派出运-20飞机运输大量的物资前往,中国的举动获得当地民众的赞扬。这才是破除美国围堵,围攻的最好方法,用实际行动教育美国人如何做人。
以上就是本周的感想。
原名:用实际行动教育美国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