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侠麦克元
中国古代历史的顶峰转折点,就发生在755年。而这场转折点的开始,始于751年的怛罗斯战役的失败。
中国开始由外放到收缩,中国文化也开始从大气磅礴到小家碧玉。
这场大叛乱是中国历史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让大唐盛世戛然而止,直接导致唐帝国的衰落与乱亡;还深刻影响后世数百年的政局与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怛罗斯战役并不是什么多大的战役,当时的影响也并不大,但是对唐帝国来说,一些久居庙堂之人,帝国的内部已经隐约出现裂痕,开始了一场权力的你争我夺。
中国古代历史中,好多朝代的兴盛更迭都离不开战乱,而战乱的由来离不开庙堂之上的权力争斗。关于这段历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袁灿兴的《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讲的是安史之乱前后发生的这么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喜欢唐朝的人会比较熟悉,影视部分也是多有描述。作者用全新的视角给我们带来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暴乱。
袁灿兴,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知名历史学者,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主讲嘉宾,先后出版《军机处二百年》《大清内务府》等多部历史畅销作品。
李唐王朝我们避不开的一个人物就是李隆基。作为皇帝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晚年和壮年。壮年励精图治打造强大的唐王朝,使得盛唐声名远播,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又是荒淫奢靡的昏君。
“安史之乱”之初,我们所熟知的有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杨贵妃等,但是这些大人物看似左右了大唐的走向,但是狂妄的权欲之下,隐藏着我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人物往往在关键时刻,更能左右时局的发展。我之前并不知道有这些人物的存在,他们看似尘埃一样,渺小而又无关紧要,谁知他们的手段也是很“高明”。
酷吏的名声并不好,能当酷吏的人,多半心理要么强大,要么变态。你看吉温起伏的官场就知道近朱者并不一定赤,也可能是赤得发黑了。
杨国忠的手段加上杨贵妃的枕头风,专权几十年的李林甫都不是其对手。书中的杨国忠可谓是只手遮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成为相国的路上,运用各种阴谋诡计把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全部都除掉,最后的竞争对手只有安禄山。你会发现,在追求顶峰的路上,那些高位之人,心中只有我的时候,是很难想象有人会真的敢于抵抗自己的。杨国忠在权势面前,已经迷失双眼,逼迫越急反弹越大。他以为安禄山不敢反,结果安禄山真的反了,还搅动了整个大唐的气韵,更搅动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你能说李隆基是个明君吗?看完此书,你恐怕不会觉得,毕竟人事任免的生杀大权都在他的手里。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也是因为他。
温柔乡里李老头,最后不仅没能保住爱妃,自己也是郁郁而终。而“安史之乱”的两人最后也给自己儿子弄死了。所有争夺权力的人没有一个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结局。
袁灿兴的《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能帮你了解许多安史之乱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毕竟是基于历史文献所写。
而让我最难忘的还是杜甫的背影,颜真卿的气概。然而这些都无法抵消百姓所受的灾难,中国历史所受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