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2022年07月02日12:21:27 历史 1211

刘备关羽镇守荆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件事还轮不到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来做决定——赤壁之战后,刘备封关羽受封荡寇将军、襄阳太守是很有深意的:拿下这两座城池,才能打开进取中原兴复汉室的通道,诸葛亮的“隆中对”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从忠诚度、资历、声望、能力四个方面考量,关羽都是镇守荆州的不二人选:诸葛亮跟荆州门阀的关系盘根错节,张飞嗜酒暴躁,正史中的赵云不像小说写得那样厉害,黄忠魏延当然也不行。

关羽能水淹七军擒于禁庞德,一次歼灭三万曹军,这战绩是足以威震华夏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合肥之战双方战损众说纷纭,但是关羽一次性灭掉于禁七军三万人,却是有据可查的:“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于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关羽一战生擒三万人,使困守樊城的曹仁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窘境:“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

为了打赢襄樊之战,关羽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只要做好人和文章,就可以挥师直指许昌,刘备从西川出汉中,赵云或魏延出子午谷,重病垂死的曹操还真未必能顶得住。曹操一死,内部矛盾比较尖锐的曹魏,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当时大汉天子刘协尚在,京城中潜在的抗曹势力也不容小觑,就在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前一年,曹操的后院已经着过一把大火了:“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为了在拿下襄樊之后长驱直入曹魏腹地,关羽想出了两条妙计,如果能得到刘备和孙权的支持,就可以束缚住曹操的手脚,让他在内外交困之中步袁绍袁术的后尘。十分遗憾,曹操没有上当,刘备和孙权也没有对关羽这两条妙计给予有力的支持,孙权还很不厚道地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

关羽的第一条妙计,就是把战火烧到曹操家门口去:“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翻开汉末地图,并跟现在的交通图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曹操当时住在许都,也就是今天的许昌,梁县和陆浑属于司隶校尉部(也就是京畿地区),梁县属于河南尹(治所在洛阳),郏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大家看地图就知道,郏县离许都只有一百多里,梁县和陆浑离许都也不远,关羽之所以联络这三个地方的武装,就是要在曹操后院放火,让曹操不敢抽调主力部队驰援襄樊。

关羽这一招儿确实挺狠,火烧眉毛的一代枭雄曹操居然被吓得要迁都避其锋芒,说明关羽这把火很有成效,曹操仓促迁都,肯定会有一段时间要陷入混乱,就会给关羽留下整编三万降卒的时间——这就是关羽的第二条妙计:把三万曹军经过整训改编,让他们在于禁或关平的带领下成为一旅偏师。

关羽擒获于禁和三万曹军不杀也不放,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三万降卒不经过整训是不可以直接投入战斗的,他杀庞德而留于禁,也是在等曹操的下一步动作——如果曹操一怒之下诛灭了于禁三族,关羽就可以亲自去牢房“亲解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座”,断了后路的于禁就可以为关羽所用了。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关羽之所以抓获于禁而不使用,其中原因很简单:于禁只是放下了武器,并没有叛变曹操,他只是战俘而非叛将,当然也不算起义和投诚。

关羽这两条妙计,曹操都没有上当:在司马懿蒋济的提醒下,打消了迁都的念头,然后派张辽徐晃两路大军星夜驰援,并向关羽和曹仁通报了孙权即将偷袭荆州的消息;在调兵遣将驰援襄樊的同时,曹操大打感情牌,不但没杀于禁家小,还很“伤心”地表示于禁辜负了自己。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曹操这番话,要是落到于禁耳中,肯定跟晴天霹雳是一样的效果,满心愧疚的于禁,但凡有半点廉耻之心,也不会为关羽所用。

关羽这两条妙计都被曹操和手下谋士看穿,但这还不足以让关羽战场受挫并最终一败涂地,关羽之败,更重要的原因是孙权和刘备都不支持。

孙权绝对不会支持关羽,这一点司马懿看得很清楚:“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于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知道了:“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羽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权闻之,遂发兵袭羽。”

关羽要收编三万降卒,首先要保证这些人的口粮——在汉末乱世将领的忠诚度只有三五成,士卒的忠诚度都可以归零,他们是“吃粮当兵”,不管是替谁打仗,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在保住性命之后吃饱肚子,谁给钱粮就替谁打仗,曹操刘备孙权当时还承认自己是汉臣,士卒替谁打仗,都依然是汉军,连叛变都算不上。

关羽能攻克襄阳围困樊城,并且跟于禁三万大军对峙,说明他的荆州军也至少有三四万人,如果再加上三万改编的降卒、许都周边的归附小军阀,十万大军进中原,司马懿和蒋济也不能阻止曹操迁都。但是关羽这两条妙计能够成功实施,需要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刘备的全力支持。

很遗憾,在关羽苦战襄樊并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刘备没有给予他一星半点的支持,这就让关羽的两条妙计全都落了空。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读者诸君都知道,当时大汉天子刘协这块金字招牌还很管用,所以三国三巨头中,丞相、魏王曹操最有号召力,其次就是自称大司马汉中王的汉室宗亲刘备,关羽虽然威震华夏,但他毕竟还是刘备的部下,他给许都周边势力的任命,用的还是前将军、汉寿亭侯的名义,也就是说,他能给归附者的封赏是有一个天花板的——封侯,没权利,封将军,也是杂号。

如果刘备在这方面给予关羽支持,就应该以汉中王的身份填写很多空白委任状和金印紫绶,让关羽以假节钺的身份自行其是。

没有刘备的授权或亲自委任,关羽招揽地方军阀的时候,肯定不敢放开手脚——如果关羽大肆封官许愿,那就是僭越不臣,这种事情,“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的关羽是万万不会做的。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因为关羽权限不足威望不够,许都周围只有三个县响应,他们受封的官爵不高,自然很难形成连锁反应,名不正言不顺的“群盗”很快就被曹操灭掉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关羽手中的那三万俘虏,记得有一位现代名将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你有多少粮食,就会有多少俘虏!”

关羽有了俘虏,但却没有粮食,杀手锏变成了烫手山芋:刘备不肯从西川汉中调拨一粒米一根草,管后勤的“国舅”糜芳也在磨洋工,关羽的整军计划化为泡影:荆州军尚且吃不饱,哪有余粮给降卒吃?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刘备拿下益州,只给了关羽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这些东西用来购买军粮也不够六七万大军吃半个月的,那些新归附的地方势力,也需要大批钱粮布帛,这些东西糜芳未必会给,就是糜芳肯给,一时间也难以筹措。

刘备不给关羽物资支援,也不派智谋之士和能征之将协同,关羽即使将三万降卒整编完毕,也没人统领。于禁即使在家族被灭后肯替关羽大战,也不能给予完全信任,一定要张飞赵云魏延那样的亲信宿将来当军事主官。

关羽在襄樊左支右绌焦头烂额,忙得脚打后脑勺却既缺粮草也缺帮手,而刘备在汉中忙着封赏功臣娶媳妇,他封吴懿的妹妹为王后,也等于捅了关羽一刀——刘备停妻再娶,是对孙权的羞辱,让原本就不稳固的孙刘联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曹操不上当可以理解,“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如果他识不破关羽的计谋,就不配被称为三国第一枭雄、第一奸雄了。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孙权不支持关羽也可以理解,因为关羽越强,对江东的威胁就越大,刘备集团灭了曹魏,下一步就得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对东吴发动总攻。

只要刘备提供足够的支持,关羽就不会速败,荆襄之战旷日持久,曹操忧惧而亡,新上任的曹丕肯定会拿于禁乃至被俘将士的家属出气,那时候关羽的文章就好做了。

刘备的不闻不问,让关羽捧着烫手山芋进退两难,直到南郡、公安被糜芳士仁拱手送出,那三万降卒也没有成为关羽的生力军。

襄樊战役已经过去了一千八百年,史学家一直为刘备为何不驰援关羽而争论不休,甚至还有人说关羽报喜不报忧,根本就没有向刘备求援,但是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关羽不但求援了,而且心情还比较迫切,也不知道是刘备授意还是王亲国戚们自作主张,关羽喊破嗓子也没人理:“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曹操不上当孙权搞破坏,刘备为啥也不支持? - 天天要闻

关羽急得吹胡子瞪眼放狠话,国舅糜芳和王子刘封满不在乎,谁会相信关羽没派人到刘备那里告状?

半壶老酒一开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关羽两条妙计定荆襄,这是刘备进取中原兴复汉室的大好时机,诸葛亮当时人微言轻无权拍板,从小就有志乘坐“羽葆盖车”龙飞九五的刘备,为何变得像袁绍一样“见事迟”?

提起“羽葆盖车”,半壶老酒忽然有点理解了刘备的想法:羽葆盖车是皇帝座驾,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并节节胜利的时候,大汉天子刘协还活着呢!如果曹操抛下刘协而迁都,关羽在拿下许都的时候还收获了一个大汉天子,那羽葆盖车由谁来坐?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 天天要闻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势危急,刘少白同志奉党之命,返回兴县,协助八路军一二〇师,参加了创建晋西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刘少白出生在兴县黑峪口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贡生。从小追求新学,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预科。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纪念日。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大陆自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了与黄埔军校关系密切的两岸各界人士参与。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台湾地区却出现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岛内也搞了不少“黄埔百年”的纪念活动,另一方面,台湾防务...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 天天要闻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中新网新疆哈密6月15日电 (陶拴科)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者、文化专家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左宗棠的精神价值、历史贡献展开深入探讨。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韩国:朝鲜“修墙”! - 天天要闻

韩国:朝鲜“修墙”!

点击上方“CCTV4” 关注我们!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上修建隔离墙。韩国政府认为,上周朝鲜军人越界事件可能与此有关。韩媒:朝方正在军事分界线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据KBS电视台15日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的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建造隔离墙。韩方此前曾通...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 天天要闻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在东北城市里,大连无疑是一个别样的存在。这里位于东北的最南边,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个有轨电车未曾中断过的城市,有数不清的广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连是著名的浪漫海滨之城、无拥堵城市、时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鲜之城。其实,大连的历史并不长,确切地说,大连实际上是被近代史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