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2022年06月28日15:25:03 历史 1851

一百年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西线战场上,14万华工与英法军队并肩作战,8万人为山东人,其中2.5万为潍坊人。在英法军队中,华工从事武器搬运、修筑工事、清理道路、抢救伤员等后勤保障工作,有的甚至直接参加了战斗。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历史是面向未来的教科书,也是认知当下的长鸣钟。作为华工的主要来源省,我们有义务挖掘他们的故事,这群普通的华工,为恢复世界和平挥洒的血汗,为东西方文明交融谱写的序曲;为中国走向国际化进行的艰辛探索,经过岁月百年的沉淀愈加清晰。这是一段共有的历史和永恒的记忆,华工的贡献和作用应该被尊重。

可以告慰先人的是,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告别了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历史,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富足安康,我们缅怀华工,就是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英国建立的可容纳千人的威海华工集中营。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球10多亿人被卷入战争。随着战争酷烈程度的加剧与时间的迁延,交战双方兵员锐减,劳动力极度短缺。为此,协约国一方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企图通过招募华工挽回颓势。经过一番运作,法、英两国相继于1916年5月与10月在华展开招工,至1918年底截止,过程持续近两年之久,招募人数达14万之众。山东省成为主要的华工招募地与来源地,山东省的华工约为8万人。

英国招募华工的首选地本来是香港,但鉴于南方人难以适应欧洲北部冬天的寒冷气候,英国军方决定在其租借山东威海等地招募较为强壮的北方人。因威海卫不通铁路,来自内陆的华工难以运达,所以英国选择在青岛站设立第二个招工基地。

1916年,英国在威海设立了招工局,一批批从山东和其他省份招募的华工集中到威海刘公岛对岸的合庆南山上,进行筛选和培训。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体检的华工会获得一个手镯,这个镯子就是他们出国的“护照”。

英国和法国对招募的华工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如同新兵入伍的检查一样严格,被招募的华工大多来自农村,因当时农村卫生条件差,患沙眼的人很多,淘汰率有时能达到60%。通过体检的华工会获得一个手镯,这个镯子就是他们出国的“护照”。进入到华工营的人也要进行体能和军事技能训练。

英国在招募华工的同时还招募了一批翻译人员,这些人大部分是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的学生。招募到的华工要在登记表上按下指纹,每个手指都要单独按一次,之后再五个手指同时按下去,每份指纹都是一式两份,意味着每位华工都要按24次,指纹验证被用于各种用途,如工资支付或在遇难后进行身份识别。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华工招募完成后启程赴欧洲。被招募的华工大多来自农村,乘船前往战火中的欧洲。一经启程,未曾预想的各种苦难、危险接踵而至。

华工赴欧旅途长达一两个月,晕船之苦、低劣的生活待遇,以及无时无刻的危险,致使许多华工身染沉疴而病逝海途。这些死者被毫无尊严地投入大海,给生者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和深深的恐惧。这个时候,每个人都祈念着安全抵岸。1917年2月17日,载有华工的亚多士号邮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543名华工遇难。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招工合同声明华工不参与战事,但是华工被分配的工作大多与战事直接或间接有关,并且派往地点也大多是靠近前线的危险地带像是抗子弹带......

华工的工作环境往往极其恶劣 与士兵一样,在战场服役的华工必须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转移。他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每遇寒风凛冽、雨雪纷飞的天气,就会被冻得挤成一团。有时大雨淋透帐篷,令他们夜不能寐,而白天还得照样工作。在战事吃紧时,华工们粮饷难继,靠食用野菜度日。迢迢三载,沉重的劳役与恶劣的环境令华工们“困苦咸尝,艰辛毕遇”。

面对恶劣的劳作和生活条件,华工们亦能吃苦耐劳。他们在军需生产、物资运输、抢修道路、战地劳役等方面表现优异,为协约国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法国总司令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华工在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利用工余之暇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愉悦生活,放松身心,华工们乐而为之,管理当局也乐观其成。尤其是每到中国新年,华工们都会以家乡传统方式欢庆。比如在营房前贴上春联、摆上鲜花,在营地内组成欢庆队伍,自己动手搭建简易的庙宇向神灵祈福,也会表演中国的京剧、椰子戏、杂耍、舞狮、舞龙等节目,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基督教青年会、勤工俭学会还会为华工们巧妙地安排业余生活,学习文化课程、组织体育锻炼、举办讲座、放映电影等。

英国于1918年11月1日遣送第一批生病的365名华工回国,1其余的华工遣返工作于1919年2月14日开始,最后一批华工于1920年9月13日到达青岛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回国后,许多人将旅欧心得应用于实践,或开工厂、办医院,或热衷于钻研发明,或投身于社会改革运动中,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有生力量。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欲以战胜国的身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而协约国却将其转让给日本。在这个历史的路口,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民众骤然觉醒,积极探索富国强民的新道路,一个新的时代,从此拉开序幕。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大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五四运动爆发。从这里开始,中国人不再相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车轮不停转,华工的故事永流传。14万一战华工的英勇事迹,永远不会被忘记。他们的印记,早已被刻在那片他们曾踏足的土地上,并成为友谊与和平的种子,生根、发芽、日渐茁壮。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法国政府1998年在巴黎13区中国城内树立的华工纪念碑,上书“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2002年清明节,在诺莱特华工墓园举行的公祭中,当地的乐队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和《马赛曲》。

2008年11月4日,法国退伍军人和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在巴黎举行隆重仪式,缅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法捐躯的近两万华工。

好品山东 | 坊茨小镇里的“故事汇”:一战华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百年以前,一战华工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地艰苦劳动,支援炮火中的欧洲,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推进了中国国际化进程,铸就了中外关系史上的丰碑,为世界恢复和平书写了壮丽诗篇。

今天,一战的硝烟虽早已散尽,但世界依然面临着现实和潜在的战争威胁,这段历史将永为世人铭记,并警醒我们,更应珍惜和平,面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湖南省汝城县原县长周小阳被逮捕 - 天天要闻

湖南省汝城县原县长周小阳被逮捕

新京报讯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微消息,湖南省汝城县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小阳(正处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湖南省郴州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娄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周小阳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
一地市委书记,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一地市委书记,任上被查

湖北省纪委监委5月21日消息,恩施州恩施市委书记、二级巡视员苏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苏勇(资料图)报道显示,5月15日,苏勇出席了公开活动。公开简历显示,苏勇,男,土家族,1971年2月出生,湖北咸丰人,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华中农业大学农作物专...
看到赖御史的悲惨结局,才明白林相怼庆帝的高明,范闲注定是孤臣 - 天天要闻

看到赖御史的悲惨结局,才明白林相怼庆帝的高明,范闲注定是孤臣

《庆余年2》的剧情已经渐入佳境,又体会到了第一季熟悉的权谋烧脑感觉。尤其是第十集的朝堂博弈,真的一个个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看完了一遍后,还能让观众复盘。#头条创作挑战赛#之前范闲故意收了检蔬司戴公公的三千两,然后就被赖御史弹劾了。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辩论,才引出范闲“受贿”的深意。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立,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灾通常在旱灾之后发生,蝗虫吞食禾苗庄稼,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打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 天天要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耗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采茶季。里泽省位于黑海沿岸,这里降水丰富、山脉绵延。冬天厚厚的积雪覆盖茶树,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会滋养土壤,使生长出的茶叶保持稳定的风味。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采摘季。传统的采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 天天要闻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一卷卷泛黄的族谱里藏着故土的“根与情”,也藏着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近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是安徽省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目前,全国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仅17项...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 天天要闻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伊朗总统莱希因直升机空难死亡令人不胜唏嘘。 莱希在2021年当选伊朗总统,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了很多大事,为伊朗战略转向保驾护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哈梅内伊的任务。 ....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 天天要闻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 财政...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 天天要闻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松江的宝贝理应留在松江!”在日前举行的松江区博物馆接受捐赠仪式上,热心市民陆俊伟质朴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当天和他一起来到博物馆捐赠文物的还有郑旭华、封履宁、李益忠、梅亚民4名松江市民,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聆听了每一名捐赠者和文物的故事,并为他们颁发捐赠证书。“在国际博物馆日和松江区博物馆开馆...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 天天要闻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在历史的长河中,朝鲜半岛不仅仅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南北朝鲜,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更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当朝鲜半岛从中国的影响中逐渐走向日本的控制时,中国人对此反应如何?是同情还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