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2024年05月21日15:55:06 历史 1375

原创 周晓


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立,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灾通常在旱灾之后发生,蝗虫吞食禾苗庄稼,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打击。早在春秋时期,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 有“初税亩,冬,蝝生”的记载,这里的“蝝”即当时对蝗虫幼虫的称呼。《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录。宋代以后,蝝改称为“蝻”,合称“蝗蝻”一直沿用至今。据统计,在中国历史至近代以前大规模蝗灾达到八百余次。

在长期与蝗虫灾害的斗争中,智慧的中国人总结出了诸多除蝗法。明人徐光启认为相对于水旱灾害,蝗虫的治理是可以靠人力预防和消除的。在他的《除蝗疏》中记录了历代除蝗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治“神”,如“祭拜蝗神”、“以德服蝗”等;治人和治虫三类。

治人者如北宋淳熙年间,要求官民及时上报蝗虫情报,并扑绝虫卵,违者受杖责处分;实行就近就地以蝗易粟,鼓励民众捕捉蝗虫等。治虫,则通过研究蝗虫生长的周期性规律,总结出众多针对蝗虫虫卵、蝗蝻、成虫等不同生长阶段扑灭蝗虫的办法。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

山西新绛县壁画捕蝗图(明代壁画描绘唐代人民捕蝗的情景)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到了清代,统治者对蝗灾治理重视程度仍未减弱,防蝗治蝗成为地方官员的重要工作,一旦发现苗头,便要积极筹划,将蝗灾扼杀于萌芽。

由于清廷的重视,中央及地方官员也积极提出防治蝗患的办法。

乾隆四年(1739年),河南巡抚雅尔图提议,将该省灾赈仓库内原备折耗的余谷作为“预搜蝻子之费”,用以鼓励民众抓捕蝗蝻换取谷物。这种不耗正项,以小利防大害的思路很自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河南巡抚雅尔图为动支余谷预防蝗患事奏折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乾隆十八年(1753年)时,都察院都御史梅谷成所奏的《敬陈消弭飞蝗之法》针对人迹罕至之处蝗虫飞起无法及时发现的情况,提出了解决建议。认为应由督抚在沿海州县派出专人,于春夏之交在滨海芦苇湿地等处不时巡查,一旦发现蝗蝻生发,及时出动兵役进行扑灭,同时要呈报上司“拨夫协办”。

清代关于治蝗的故事中,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嘉庆帝的《见蝗叹》。嘉庆九年(1804年)六月的一天,皇帝斋戒进宫披览奏折,忽见御案上停着一只飞虫,便叫太监捕了来看,发现居然是一只飞蝗。嘉庆帝立即发动太监搜捕,在宫里捕到蝗虫十几只。深宫禁廷,远离郊野,这蝗虫是如何冲破重重宫门直至御前的呢?嘉庆帝认为飞蝗是传递 “上苍垂儆俾联早为饬办,用以保护田功至意”的信使。忧思重重的嘉庆帝御笔挥就《见蝗叹》一篇, 并将《见蝗叹》的墨刻发给各省督抚阅看,发出“……粉饰之习一开,则督抚等惟事敷陈吉语,而属员意存迎合,日久相蒙,必致一切国计民生之事概不以实上陈,……封疆大吏若事事务求粉饰,其流弊必至于欺罔”的上谕,就当时部分官员虚浮粉饰的作风提出了警醒。

直隶总督颜检为接奉喻旨并御制见蝗叹诗篇一章事奏折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皇帝言辞之恳切,对民生之重视令人动容,而此份上谕也成为反应嘉庆时期整顿风气、治理官场的重要举动。

嘉庆帝对官员虚浮粉饰的作风提出警醒的上谕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清代对于治蝗不力的官员,也是严加议处。雍正六年(1728年)谕令:“嗣后各省地方如有蝗蝻为害之处,必根究其起于何地,其不将蝻子及时扑灭之地方官,着革职拿问。若蝗虫所到之地而地方官玩忽从事不能尽力扑灭者,亦着革职拿问,并将该督抚严加议处。”可见,对于那些防治蝗虫不力的官员随时面临被革职拿问的惩罚。

国家博物馆藏捕蝗图册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被问责的不仅是发生蝗灾地方的官员,飞蝗发源地的地方官也要被追责并处分。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谕称“从来捕蝗之事原可以人力胜者,倘地方大员董率不力及州县文武官弁奉行懈驰,经朕访闻必严加议处不少宽贷”,随后又多次下旨重申了追根溯源严行查参地方官员的态度。

各类方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较为可行。然蝗灾之人力可抑制者多在早期,一旦变成飞蝗,其发展往往迅猛异常不易收拾,因此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蝗灾始终是高悬于农耕文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游戏论|暴君无道,吊民伐罪——《苏丹的游戏》中的政治 - 天天要闻

游戏论|暴君无道,吊民伐罪——《苏丹的游戏》中的政治

一位神秘的女术士给帝国高高在上的苏丹送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盒子里有28张卡片,分别是征服、纵欲、奢靡和杀戮。每一张卡片都代表着一件要完成的事情。这让百无聊赖的苏丹提起了兴致。这是2025年3月31日发布的卡牌类角色扮演游戏《苏丹的游戏》的序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 天天要闻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建立在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乡的白马氐武都国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 天天要闻

国家富裕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加以保护。

有句成语叫富国强兵。这里的富国指的是国家富裕,人民丰衣足食。强兵是指兵力强盛,国防坚固。在中国历史上,能做到富国强兵的都是非常强盛的朝代。比如强汉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国而不知强兵的朝代,都逃脱不了被灭亡的恶运。春秋战国时期的宋、鲁、郑等国就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 天天要闻

韩德洙加入韩国国民力量党

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无党派总统候选人、前国务总理韩德洙的竞选团队10日凌晨发布公告称,韩德洙10日凌晨根据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和选举对策委员会的决议,完成了国民力量党的入党程序,成为该党党员。韩德洙 资料图韩德洙在加入国民力量党后表示,为了在大选中取得胜利,将以谦虚的心态全力以赴。保守派阵营最具竞争...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 天天要闻

郑谐:曹亮文起义前后

引子#本文摘自《和县文史资料》第二辑(1985年10月),作者郑谐,原标题《曹亮文起义前后》“朝闻道,夕死可也”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拿来生套别人就有点儿过了——没人愿意引颈就戮去做个冤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