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中央在中南海举行了隆重的授衔活动。
此次授衔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有了第一位女将军。
周总理亲自把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给李贞时说道: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李贞接受荣誉之后,心情很激动,除了与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丈夫甘泗淇分享,李贞还想到了家乡的亲人。
带着这份荣耀,1955年冬天,李贞和丈夫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回到了已经阔别30年的老家湖南浏阳县。
没多久,李贞回家乡的消息,就在整个县传开,家乡人都想亲眼目睹女将军的风采。
李贞与丈夫走上街头,指着昔日自己熟悉的地方,回忆着当年的往事,没多久,围观的热心乡亲们,就把他们围起来,他们还高呼:欢迎将军回家!一浪高过一浪。
李贞和丈夫也谦虚地跟大家打招呼。尽管,有人维持秩序,但还是出现了水泄不通的现象,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此刻,场面真是热闹极了,一点不亚于办喜事,这确实是喜事,是整个县的喜事!
在这群人中,却有一个人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粗鲁地拨开层层的人群,好像是要急切地看到人群中心的将军,但是在看到将军之后,又迅速地退出人群,还不小心摔倒在地,毫不夸张地说是连滚带爬地逃一样地离开人群。
这个人是谁?他正是李贞的第一个丈夫古天顺,当年对待李贞的态度方式,让他不得不逃离现场,实在是太害怕李贞对他打击报复了。
那么当时都发生过哪些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女将军李贞的传奇人生。
李贞出生于1908年湖南浏阳,她出生时,没几天就要过农历新年了,家家户户也都拆拆洗洗,准备迎接新年。虽然条件不好,但还是有一点节日气氛的。
而李贞家却不太一样,李贞的父亲蹲在墙角,双手抱头,李贞母亲也是叹声不断,怎么又是一个“旦娃子”?李贞已经是他们第五个女儿了,盼子心切的父母一点也没有为李贞的到来感到开心。相反地他们还要为多出一个人吃饭发愁。
李贞和四个姐姐一样,从小在家中也没有得到父母们的宠爱,盼子心切的父母,最终咬咬牙,要了六个孩子。可能命运就是要开玩笑,他们家就成了拥有“六朵金花”的贫苦家庭。
父母为了能养活一家老小,整日在田里劳作,盼着庄家有个好收成,以缓解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
李贞从小就乖巧懂事,和几个姐姐一样,经常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一群姐们的欢声笑语多少可以缓解一下疾苦的生活。
父亲整日操劳过重,加上营养不良,让他病倒了,因没有得到及时地治疗,不久后就离开人世。她的母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小的女儿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以后可让一家人怎么过活。
母亲曾经好几次都差点跟着父亲离去,幸好都被邻居及时救下,捡回了一条命。
在好心邻居的劝说下,母亲才逐渐有了生的念头,可是一家这么多人怎么生活啊?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无奈之下,母亲从姐妹们中挑出了聪明懂事的李贞,以童养媳的身份,来到了世代为医的古家。不差钱的古家出手也算阔绰,给了她母亲一笔钱。
童养媳又称为待年媳,由婆家养育,长大之后与丈夫结婚。
6岁的李贞哪会知道这么多,她只知道,从此生活在古家,刚到古家,她也会被自己从来没见过的物件感到好奇,还能够吃饱饭,可是,没多久,她就对这个地方充满恐惧。
李贞来这里之后,古家认为她是花钱买来的“商品”,不能白白花掉那么多钱,就让她跟所有下人一样,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洗不完的衣服。她早就没有了童年的乐趣,甚至连自由都没有了。
古家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女儿更是每天变着法地戏弄李贞,难道这也是应了“姑嫂关系难处”的话吗?
李贞也经常被欺负得哇哇大哭,三个姐妹还不依不饶地说,哭什么,你是一个童养媳,可是我们买来的,不许哭。
李贞心里微微一颤,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被“卖”了。
当李贞深夜拖着瘦小疲惫的身体爬到床上时,洁白的月光照进屋子,她抬头望向月亮,此刻的月亮在黑洞洞的天空中,像她一样,那么孤独。
她开始想念自己的家和姐妹们,此时她已经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热泪一串串滚落下来,心中难过极了,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天微微亮,她就被一阵急匆匆地敲门声给惊醒了,赶紧起来!去拆房准备烧火!她的婆婆一点也不像刚见面时的温柔了,厉害得像个母老虎,李贞早就被吓得没有睡意,利索地起床。
毕竟她还是个孩子,活干不好,也少不了挨骂,甚至挨打,但是李贞为了能够活下来,不得不忍受着这一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着活。
刚开始,李贞还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想着两人结婚后,现状肯定会比现在好一些。
李贞在15岁的时候,与他的丈夫正式结婚了,李贞心想终于熬出头了,谁知道婆家人不仅没有停止对她的吆来喝去,反而因为觉得李贞现在长大了,应该分配到更多的活。
而她此时的丈夫从小娇生惯养,性格更是桀骜不驯,稍有不顺,就对李贞拳打脚踢。
李贞彻底死心,转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她必须依靠自己逃出去,面对常年来的压迫,她心中第一次有了挣脱束缚的想法。
李贞一直在找时机,有一天晚上,李贞躺在床上一直在听着外边动静,看着身边的丈夫鼾声震天,更是心如死灰,她小心翼翼打开房门,院子中,除了月色,没有一个人影,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鸟,院子里黑漆漆的,此刻大家应该睡着了。
李贞屏住呼吸,蹑手蹑脚终于来到了大门口,轻轻地打开了大门,就在她走出大门的时候,门不争气地响了一下。院子里出现了亮光。
跑赶快跑,她告诉自己,头也不回地朝外边奔去,她大口喘息着自由的空气,这么多年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心中开心极了。
可是这次逃跑是失败的,很快就被熟悉地形的古家人给追上了,后果可想而知,她遭受了毒打,还被关进柴房饿了几天,古天顺更是抄起木棍朝她身上一顿猛砸,李贞被打晕了,古天顺打累了,才扔下木棍,离开柴房。
醒来的李贞鼻青脸肿,她并没有被吓怕,相反,她心中始终忘不了自由的空气的味道。更加坚定了逃跑的心理。
针对上次没有逃跑成功,李贞总结经验,趁着上山砍柴的时间,留意地形,熟记每个十字路口的位置及去向。足以看出李贞是一个逻辑思维非常清晰的女子。
1926年的一天,18岁的她终于成功逃了出来,她一口气跑到了城里,此时的她,准备找个女工的工作,先安顿下来。
而就在她在街上找工作的时候,碰到了大学生在街上游街的队伍,队伍中,有不少女生,她对这支队伍非常好奇,打听到了革命两个字,虽然还不是太了解,但听说可以解救压迫的老百姓,就毅然地报名参加革命。
组织交代的任务,不管是紧急筹粮,还是准备物资等,李贞总是能出色完成,她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不久后就成为了共产党员,同时成了浏阳地区的妇联委员。
古家人打听到李贞搞起革命,害怕受到牵连,立即写了休书,撇清关系。
李贞听后求之不得,她觉得是革命让她脱离苦海,立下决心,誓死跟随革命。同时,剪掉了跟随她多年的辫子,从“头”开始。
李贞还参加了秋收起义、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在参加长征前,接受了组织给她介绍的对象——能文能武,在外留学多年的甘泗淇。
长征途中,还迎来了两人孩子的出生,由于早产,环境恶劣,孩子不久后就不幸夭折,李贞身体也没有得到调理,终生没有再生育。
李贞多次在抗日战争中主动奔赴前线,先后担任多处的政治部秘书长一职。
还曾远赴朝鲜将近三年,参加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任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由于优异的工作表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如今,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李贞面对曾经的一切早已释怀,派人给古天顺捎话:“一切都已经过去了,革命已经胜利,我们迈进了新时代。”古天顺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来了。
1990年3月11日,这位传奇的女将军离开了我们,立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安排妥当:11000元人民币一分为二,一部分捐送北京市少年宫,另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党费。两根金条分别捐给家乡浏阳县及丈夫甘泗淇的家乡宁乡县。
引用她身边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将军心里总是装着人民,唯独没有她自己”。
借此向无数革命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