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荣获者柴云振之83

2021年09月14日18:23:02 历史 1936


七一勋章荣获者柴云振之83 - 天天要闻

在国防部长家作客

1989年5月25日,柴云振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庆祝联欢活动。27日上午10时左右,柴云振突然接到电话,说国防部长秦基伟同志要接见,叫他等着,小车马上就到。得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情激动得如翻江倒海,难以平静。抗美援朝时的战斗场面如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映在眼前,使他浮想联翩。

人生的一大幸事是故友重逢。

秦基伟是他的老首长,在朝鲜战场作战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军长,1951年3月10日,柴云振所在志愿军15军45师,在河北邢台沙河地区召开的出国誓师大会上,秦基伟亲临动员,号召大家要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做一个国际英雄。还握拳高举,声如洪钟,带头表示决心:“在这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我的名字不上英雄榜,便涂烈士碑!”这豪言壮语曾多时萦绕在柴云振脑际,从那以后,他多想再次聆听首长的教诲啊!均无机会。30多年了,想不到还有面见老军长的良机!

车子在一幢平房前停下,等在屋前的秦基伟同志伸出双手迎来,边扶他下车边说:“我是秦基伟!是你的老军长,你现在还认识我吗?”

柴云振不住点头:“认得!认得!我在沙河出国誓师大会上,听了你的报告,你讲得太好了!后来我在45师警卫连时,也见你到师部来过。”

秦基伟部长拉住他往屋内去:“对!快进屋吧!”

客厅非常简朴,茶几和沙发都很旧了。

柴云振刚坐下,秦夫人就倒来了开水,并送上糖果。秦部长还将一串香蕉放在他面前,叫他不要客气。

秦部长用夸赞的口气说:“从报纸上看到所介绍你的事迹,我就回想起了当时的情况。在第5次战役朴达峰战斗中,你们师打得不错,完成了阻击任务,保证了志愿军司令部、前线主力兵团、后勤部总兵站的顺利转移。当时彭总在电话上表扬了我们军。而你在这次战斗中,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给你记了功。你作为英雄,这不但是你们师的光荣,也是我们军的光荣啊!”

柴云振谦逊地说:“我能立那么一点功,全靠首长指挥得好,还有战友的支持与配合,不然我是什么功也立不了的。”

秦部长高兴异常,那饱经战争风霜的面容大放光彩:“对!对!你说得对!我们今天活着的人,不要忘了死去的战友!为了和平,为了祖国的安宁,我们许多战士把鲜血洒在异国的土地上。只要一想起他们,我们就会感到难过,应努力工作啊!”

忆过去,谈现在,话家常,叙友情,越谈越投机,越谈,这一对昔日的官兵心越近。时间如逝,一个多小时很快在融洽的气氯中流去了。

秦部长把柴云振让进小饭堂,几样可口的川菜放在饭桌上。部长为柴云振倒上酒:“专门弄了几个川菜,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部长见他有点客气,风趣地说:“家常便饭,不足待客。”

柴云振忙说:“我不是客人,我是老首长的士兵,今天给老首长添麻烦了。”

秦部长说:“你是贵客!贵客光临,难得难得!”

见他很少夹菜,秦部长及夫人都不住帮他添菜。柴云振的碗冒尖了,秦部长用筷按了一下,又夹了不少菜,直到他碗中确实装不下了才罢休。

柴云振吃着饭,思绪万千;“秦部长已是高龄老人,工作又忙,还记住我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感激之情更盛。

当他被送上小车与秦部长握手告别时,柴云振那难以抑制的泪终于没有忍住,簌簌地落在了秦部长指挥过千军万马而伸进车窗相握的手上。(待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