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戏后母,逼死父亲的杨广,为什么还有人会觉得他是千古一帝?

2021年08月16日22:30:06 历史 1120

杨广这个人,相信大家都认识,他是隋朝最后一个皇帝,《隋唐英雄传》中各地起义反的就是他!提到杨广,都会说他昏庸、残暴,除了兴修大运河、开创科举制之外,史书上就很少有正面评价,那些他调戏后母、逼死父亲这些事,更是千古流传。

杨广的真实历史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本名杨英,隋朝第二位,也是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儿子,母亲是独孤皇后。作为杨坚第二子,杨广本来得不到皇位,但他讨得母亲独孤皇后的喜爱,再加上太子杨勇因为太子妃一事与母亲关系冷淡,所以在独孤皇后的劝说下,杨坚废长子杨勇太子位,并传位给杨广。不久,独孤皇后就病逝了,因为爱妻的死,隋文帝杨坚也生病了。

在杨坚生病期间,杨广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调戏后母宣华夫人,杨坚发现后非常生气,想废了杨广,重立杨勇,结果杨广为了皇位逼死父亲杨坚,杨广登基后还杀了哥哥杨勇!杨广在位期间,其实做了不少有利后世的事,如兴修大运河、开创科举制,但修运河也害死很多老百姓,之后他急功近利、刚愎自我、行政刚猛,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最终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调戏后母,逼死父亲的杨广,为什么还有人会觉得他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1、杨广和宣华夫人

在独孤皇后在世时,隋文帝杨坚的后宫罕得进御,唯有宣华夫人陈氏能够得到宠幸,这足以说明宣华夫人的美丽,而这也引来了祸端。历来关于杨广的记载很多,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好色,甚至有杨广让宫女穿开裆裤的传闻,关于杨广和宣华夫人,《资治通鉴》有记载,在杨坚生病期间,太子杨广和陈氏都在身侧服侍,有一天杨广却调戏宣华夫人,这在伦理纲常严谨的古代是不可思议的!

2、杨广杀父

杨广调戏宣华夫人,结果被杨坚发现,隋炀帝顿时被气了半死,当时就要废了杨广的太子之位,重立杨勇为太子。可是这件事,被杨素给捅了出去,杨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派遣自己的人进皇宫,美其名曰:给老爹护驾,并且把所有的侍从和嫔妃都赶走了,过了不久,就传出了隋文帝驾崩的消息,所以杨广杀父是真的吗,历来诸多学者都支持这一说法。

3、杨广三征高句丽

说到杨广的真实历史,那他三征高句丽就不得不提,不过此高句丽非彼高丽,隋朝时的高丽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实力可谓非常强大。而杨广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惜大废劳力财力,三征高句丽,最终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不过杨广的暴政虽多,但也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

4、开凿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在春秋时有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到了战国时则是有连接淮河以及黄河的鸿沟,秦时有江南运河丹徒曲阿。隋炀帝则是开凿京杭大运河,将河渠完全的打通。对后世的经济繁荣以及运输成本的节约还有增强南北方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还发挥着作用,可以说造福后世。

调戏后母,逼死父亲的杨广,为什么还有人会觉得他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5、开创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在隋朝之前,经历过推荐制、九品中正制等等,但是这些制度下当官的权利完全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朝堂上没有任何的寒门子弟,以至于许多有才能的人都被埋没。隋炀帝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通过开科举士,让很多寒门子弟得以进入朝堂。可以说功开千古。

此外杨广还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分散了宰相的权利,避免了宰相滥用权力导致其一家独大的局面,让朝廷的政令得到了畅通,提高了办事效率。

杨广怎么死的真实历史


调戏后母,逼死父亲的杨广,为什么还有人会觉得他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杨广是被吊死的,年仅50岁,强大的隋朝经二世而亡,实在是可惜。隋朝在杨坚的治理下,天下一统,人口高达700余万户,传到杨广之后,虽然国威更甚,但杨广急功近利、刚愎自我、行政刚猛,频繁发动战争,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当时内有宇文化造反,外有反叛军作乱,杨广是顾前不顾后,最后被叛军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吊死!而杨广造成的大乱,使当时华夏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