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这种人群自古有之,有的能掐会算,可以预测未来;有的更加离谱,据说能够得道成仙。历来的统治者或者上位者对方士的态度也不同。有的笃信此道,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寻求神仙;有的则不那么感冒,人间已是巅,何必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呢?不过毕竟是在古代有局限性,所以彻底不相信方士或者鬼神也比较困难,敬而远之罢了。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三国时期的大佬对方士或者鬼神的看法。
曹操——居高临下的抚用
曹操身边有很多方士,可能要比刘备、孙权多得多。不过曹操对方士的态度并不十分推崇,而是居高临下的抚用;除了追求方术以外(确实有这方面原因),曹操使用这些方士的原因掺杂了更多世俗性的因素。这与秦始皇任用方士还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说一说曹操对鬼神一事的看法。至少在早年时期,曹操对鬼神并不感冒。在参与平定“黄巾起义”之后,曹操当上了济南相,相当于郡守。在济南国中,有很多祭祀鬼神的淫祀,还有一些不该立祠祭祀的淫祀。曹操到任之后,就扫除了这些淫祀,“遂除奸邪鬼神之事”。可见曹操并不畏惧这些鬼神,但是却因此得罪很多权贵,被迫蛰伏了一段时期。
对于方士,曹操确实任用了非常多,按《三国志》、《博物志》、《后汉书》、《辩道论》等史料中的记载,至少有朱建平、王真、郝孟节、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左慈、唐霅、鲁女生、冷寿光、卜式、张貂,蓟子训、费长房,鲜奴辜、赵圣卿、郄俭、华佗(华佗虽然被后世视为医学家,但是在当时也是善于养生、“老有少容”的方士的形象)等等。
这些人物可不局限于占卜推算,而是上升到胎息、辟谷、变形、鬼魅等层面。据说费长房距离得道升仙只差一步。他们中间有豫州人、扬州人、并州人、冀州人、司隶人、凉州人,都被曹操招揽于麾下。曹操招揽这些方士确实有“好养性法,亦解方药”的原因,甚至也学习吃野葛、喝毒酒养生,但是更多是现实的原因,就是避免这些“怪民”、“挟左道者”跑到其他地方,给自己造成威胁。用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以抢代ban”。
对待这些方士的态度,曹操表现得也比较世俗。在上述这些方士当中,王真和郝孟节是管理者,因为他们谨言慎行,形象更类似士人,因此被曹操拔擢来管理其他方士;华佗因为治疗曹操头疾不积极,曹操知道他医术高超,但还是杀死华佗,因为华佗不能为己所用。
在关中地区有一个能够腾云驾雾(其实是在充满云雾的山中不迷路)的“神仙”刘雄鸣,曹操得到他之后,第一个命令是让他回去收拢部曲。可见在曹操眼中,现实的事业大于虚渺的仙路。不过在晚年的时候,曹操或许对鬼神之事也有了忌惮,因为伐木流血惊出重病而死。
刘备——虽然有所使用,但是并不笃信
刘备集团或者蜀汉中,有一些方士,或者身怀方技的士人存在,刘备对他们的态度虽然有所使用,但是并不笃信。甚至可以说是当成耳旁风。关于刘备身边有所接触的方技术士,小编才疏学浅,只能找到周群、张裕、杜琼、李意其等人。不过从这些人物身上多多少少可以了解刘备对他们的态度。
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刘备还是会向这些方士寻求意见,毕竟他们号称有推算未来的能力。不过方士的意见却并不能左右刘备的决策。换一句话说等于是问了白问。在《三国志》中有两次比较典型的例子,在“汉中之战”和“夷陵之战”之前,刘备都询问过方士的意见。
刘备的重要谋士黄权、法正等人劝说刘备进攻汉中,刘备询问周群的意见。周群占卜出两个结果,第一、“汉中之战”只能攻取汉中,却不能得到汉中一带的人口;第二、不能分兵作战,分兵必败。占卜能力比周群还要强的张裕则劝谏刘备不要发动“汉中之战”。
结果刘备压根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刘备毅然决然地发动“汉中之战”,分兵的战术也没少用:派遣吴兰、雷同占据下辩;派遣陈式进攻马鸣阁道。虽然这两次战役都失败,不过刘备最后还是获得“汉中之战”的胜利。虽然有“得地不得民”的评价,但是这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无疑是一场意义重大的胜利。
而在“夷陵之战”之前,刘备也询问过李意其的意见。李意其据说是汉文帝时期的人,和曹操身边的方士一样,动辄几百岁,号称仙人。刘备没有像曹操那样豢养这些方士,也不像孙权(后文会提到)那样主动寻求方士,给予高官厚禄。只是在战前派人邀请李意其为自己占卜。李意其画出各种军器一一撕裂;又画出一个大人埋在地下。刘备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决定发动“夷陵之战”。
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刘备对方士的意见并不算特别重视。李意其是闲云野鹤,没有被刘备控制或者尊崇;周群、杜琼、张裕都有政治上的身份,分别是儒林校尉、议曹从事、后部司马;后来张裕散布不利于刘备集团的言论,还被刘备所杀。从这些事迹中可以看出,刘备属于相信但是并不笃信方士的统治者。
孙权——狂热的修仙爱好者
与刘备相比,孙权可以说是狂热的修仙爱好者,比曹操的程度更甚。在《三国志》中《吴书》的部分中,记载了江东集团三个比较重要的方士——吴范、刘惇、赵达。他们都是以推算为主。吴范推算出刘表、黄祖、刘璋、关羽的失败;刘惇推算出孙翊被害;赵达推算出孙权在位时间和东吴国祚(有一些误差)。
孙权在一些重要事件上向他们询问意见,这个不必多说;对于他们推算的技法,孙权也是非常眼热,希望能够向吴范等人学习。但是吴范、赵达心里明白,自己就是凭借方术吃饭的。哪怕孙权是统治者,他们也不愿意将技艺传授给孙权。所以孙权对吴范、赵达又爱又恨。赵达去世后,孙权听说赵达有记录象数的书籍,先拷问赵达的家人,后开棺寻找,终无所得;吴范去世后,孙权在所辖境内征募能够与吴范、赵达比肩的术士,承诺封为千户侯。可见孙权对术士的信任和重视。
除了吴范、赵达以外,根据一些其他史料的记载,孙权还接触过一些方士。比如葛玄、左慈(曹操想杀左慈,左慈戏弄曹操后辗转到江东)、介象、姚光等等,都已经近乎于仙人。据说介象还曾经传授孙权隐形之法。不过记录这些事情的资料也并不严谨,多出自《抱朴子》、《神仙传》等志怪小说。
不过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孙权确实笃信神仙一道。孙权曾与张昭讨论神仙,虞翻出言嘲讽二人,结果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值得一提的是,虞翻就是一个身怀方技的士人,曾经推算出关羽之死,还有神行之术。这样的奇人异士都不相信仙人的存在。
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还记载一件仙人“翻车”的事迹。孙权听说临海郡罗阳县有一个神人叫做王表,于是派人带着王侯的印绶延请王表。对王表十分敬重。结果在孙权病重,吏士向王表祈福的时候,王表却逃之夭夭。孙权笃信、热衷推算占卜的技法,甚至是神仙之道。但是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注定要辜负孙权的一腔热忱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博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