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将至,“粽”头戏登场。南京路步行街上,每个几十米排队买粽子的盛况再现,今年的粽子又翻了不少新花头。有的老字号品牌请来粽娘现制现售,端午时令美味;有的品牌则忙着为高油高糖粽子“减负”,走出健康养生新赛道;也有的品牌主打情绪价值,祝福即将参加中高考的考生“一举糕粽”。
健康养生成为粽子新赛道
传统印象中,粽子高油高糖,与健康养生“无缘”。今年是“体重管理年”,如何让粽子变成健康好物?这激发了商家的创新意愿。
“低GI(低升糖指数)”是今年食品行业的新趋势,也成了减重人士选购粽子时的“刚需”。“今年企业开发了有低GI认证的咸蛋黄肉粽、鲍汁五花肉粽等新品粽子,都是市面上没有过的类型。”叮咚买菜商品开发经理蔡韵告诉记者,通常控制血糖的人不能吃粽子,研发部门找到了专门开发低GI商品的供应链,对口味进行层层测试,希望保证低GI的同时,也确保口感,“在原料选择上,我们将大部分糯米替换为燕麦米等谷物,降低了粽子的GI值;加入红小豆、芸豆等豆类,提升了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含量;同时,配料选择通过低GI认证的晶炼黑糖以及低GI水苏糖复合益生元粉,为注重体重管理、血糖管理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的好选择。”这款粽子一经发售便引发抢购热潮,其中低GI咸蛋黄肉粽最受欢迎,日销量千余份。

龙华寺的素斋粽也成为养生人士的新宠。产品负责人介绍,红枣紫米、青稞豆沙、藜麦紫薯的“杂粮组合”,既丰富了粽子的口感层次,又能有效控制升糖,此外,品牌还用冬瓜蓉调节内馅的甜度,让粽子整体风味清新,备受追捧:“我们的粽子午后都会早早售罄。”
业内专家表示,低GI粽子的走红,是健康饮食潮流与传统节日文化碰撞的结果,通过技术创新与原料优化,传统粽子得以在保留风味的同时,更契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这一趋势不仅限于端午粽子,月饼、元宵等传统节日食品也将朝着健康化、营养化方向发展。”
小粽子包裹地域美食
这两天,南京路新雅粤菜馆门口又开始排队了,老饕们最爱的特大黑毛猪肉粽再次回归。记者在现场看到,“粽娘”邹碧蓉、陈玲霞正在忙不迭地包粽子,每个大肉粽里包了足足四块肥瘦相间的黑毛猪五花肉。这款粽子28元一个,每个重量足足超过半斤,张阿姨当场购买了10个:“这里的粽子真材实料,味道也好,我和老伴两个人吃一个刚好,也给儿子一家送去几个尝尝。”

叮咚买菜也推出了良芯匠人手作枫泾大五花肉粽,每只250克的粽子中含有70克重的整块冷鲜五花肉。“就连裹粽工都大多是金山本地人,主打正宗上海老味道。”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销售爆品,日销近万份。数据显示,今年平台粽子整体销售趋势良好,预计整个销售期间粽子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老派的蛋黄肉粽、豆沙粽依然是爷叔阿姨的最爱,新式的特色粽也在不断刷新消费者的“菜单”。以海派菜系、手工酥点闻名的绿波廊今年端午就带来了创新口味:上汤栀子鸡枞菌火腿粽、阿胶芝麻软心粽。这是两位工龄加起来超过60年的上海工匠——陆亚明和邹波的首次“四手连弹”。

“这次的粽子特地选用了优质的地方特色食材,展现了我国地大物博的特性。”上海工匠、绿波廊总经理陆亚明说。剖开热气腾腾的上汤栀子鸡枞菌火腿粽,里面包裹着鸡枞菌、火腿和咸蛋黄,三种食材呈现出四种味道,再搭配与上汤一起熬至入味的糯米基底,让这只小小的粽子拥有了大大的鲜味,更拥有了浓郁的山林烟火气。
山姆超市也推出多款融合粽子,令人眼前一亮:高汤黑松露云腿巧妙融合云南菌类与火腿的精华;鸡汤花胶鸡肉粽将靓汤与滋补完美结合;山珍海味粽子更是严选6味山海珍品入馅。这些用料考究的融合粽,以丰富的层次感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消费者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新味觉体验。
拉满“情绪价值”
粽子也能买出“情绪价值”?金榜高“粽”、 一举“糕粽”、“精神粽”…… 今年的粽子市场,讨得好口彩的粽子也十分走俏。
松鹤楼今年与苏州状元博物馆首次牵手合作,将馆藏文物《文曲星下凡》、《乾隆南巡图》及苏州园林花窗等作为设计元素放入粽子礼盒,四款粽子加上绿豆定胜糕等传统茶点,包出满满的“江南范儿”,盒内还附赠了一张祈福金卡,来头不小。

松鹤楼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卡正面的“福”字,源自状元潘世恩六旬生辰时,清道光皇帝御赐的福字,背面是来自于状元博物馆的“文曲星下凡”图。1300余年的科举历史中,苏州共出文武状元50余名,松鹤楼这次推出联名祈福金卡,也是祝福天下学子前程似锦,金榜高“粽”。

今年端午,宛平南路600号也再度出圈,与百年老字号乔家栅合作推出联名周边——“精神粽”礼盒。四款粽子配上状元糕和大杯美式咖啡,是别致的“精神食粮”。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端午恰逢中高考前夕,百年手工艺人手作状元糕寓意“定胜”,八宝粽象征“解忧”,既延续了600号的治愈风格,又融入了乔家栅的匠心工艺,为即将参加中考、高考的学子送上 “一举糕粽,万事定胜”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