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跟着《诗经》吃野菜

2025年03月06日22:22:06 美食 1597

当一缕缕春风掠过,江苏人的“野菜DNA”启动了!人们纷纷挎上竹篮、手持小铲,奔向田间地头,刚冒尖的时令春菜被“请”上餐桌,成就了江苏人“咬春”的仪式。其实,江苏人食用野菜的传统古已有之,《诗经》提到的野菜就有43篇,其中不乏荠菜、荇菜、蕨菜和蘩、薇等春季常见的野菜。

农历三月,荠菜花盛开,是春天的标志之一。《诗经》中多次明确提到荠菜,《邶风·谷风》中写道:“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诗中以“荠”的甘甜来对比“荼”(苦菜)的苦味,甘美的荠菜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现实中,荠菜吃法很多,人们常用它来包春卷、做汤或凉拌。江南地区还流传着“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的民谚,人们用荠菜花煮鸡蛋,承载着对于健康和美好的期望。

春日里,跟着《诗经》吃野菜 - 天天要闻

图源:视觉中国 薇,又名野豌豆,是春节路边荒地随处可见的野草,嫩茎叶可以焯水凉拌或煮粥,因为生命力顽强,薇在古代战乱或饥荒时期,时常成为百姓的“救命草”。不过在古代,“薇”既是野菜,亦象征着乡愁。《诗经》中的《小雅·采薇》中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该诗以“采薇”起兴,通过反复咏叹“薇”的生长周期,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与战争之苦。如今,当我们品尝一碟凉拌薇菜时,透过其青草之香,也能触摸到三千年前的战火与“乡愁”。

在春季生长旺盛的蕨菜也是《诗经》中常见的野菜,《召南·草虫》中提及“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该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南山采摘蕨菜的情景,寄托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至今,蕨菜仍是一种受欢迎的野菜,其嫩叶和嫩茎可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常用于凉拌、炒菜或做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还提及了蕨菜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蕨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功效。同时还提到蕨菜不宜多食,否则可能引起腹泻。

在《诗经》中,还有一些水生类的野菜,比如荇菜和蘩。

春日里,跟着《诗经》吃野菜 - 天天要闻

图源:视觉中国 作为《诗经》的开篇,《国风·周南·关雎》中写道:“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丝丝缕缕的荇藻在水中漂荡,错落有致,伴随着对“窈窕淑女”的浪漫情怀,成为掩不住的清韵,流淌至今。

荇菜属浅水性植物,其茎细长柔软,荇叶于湖面上蔓延开来,叶片随水波荡漾,极富韵律之美。从食用价值来说,荇菜的嫩茎可以焯熟后凉拌、炒食,或者和面蒸食,也可以晒干菜。荇菜的药用历史也很悠久,唐代《新修本草》记载,荇菜“味甘,冷,无毒,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透发不畅等症状。

春日里,跟着《诗经》吃野菜 - 天天要闻

图源:视觉中国 蘩即白蒿,这种植物生长在沼泽中,春季生长,嫩叶可食,蘩的价值随着生长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农历三月,蘩的药力最强,可以制成中药茵陈,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到了四月,嫩苗可以蒸煮成野菜食用。等到五六月份,只能当柴烧了。

蘩作为先民重要的采摘之物,在《诗经》中曾三次出现。《召南·采蘩》中的“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还有《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以及《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三处诗句都描绘了人们采摘蒿草的忙碌场景。

在古代,王室贵族为求府第吉禄安详,常用蘩用于祭祀。祭祀在古代乃“国之大者”,《左传·隐公三年》记载:“苹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馐于王公。”古人认为水生的白蒿可煮食,味道嘉美,适于荐鬼神、馐先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