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就在今年5月,美债逼近32万亿美元之际,美国国会再次通过议案提高美国债务上限。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毕竟明眼人都知道,美国国会再怎么内斗,也不可能放任自家债务暴雷的。每次提高债务上限的时候,虽然不乏有人抱有幻想,但终归会以失望收场。
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对这种事麻木了,以至于有人认为美国美元霸权加身,再怎么借债消费都不会翻船。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非也!若美国真的可以肆意妄为地借债,他拿钱砸都可以砸死中国,又怎么会像今天那样手忙脚乱呢?
美债无限量的虚假光环下,一定有什么东西在制约他。
美元潮汐与美债
想必大家都知道,美债之所以这么豪横,这跟美国手上拥有美元霸权脱不开干系。
可美元霸权是怎么来的呢?
事实上,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世界上根本就没美元霸权这个东西。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美国虽然已经称霸全球26年之久,但他的货币真谈不上什么霸权货币,此前由日不落帝国发行的英镑同样如此。
为什么呢?
因为不能收割世界财富的货币,它就不能叫霸权货币。
以前各国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度,有多少黄金发多少币。
货币不能超发,不能超发就不能形成美元潮汐这种东西,没有美元潮汐就收割不了全世界。
不能收割世界还债,那你发行债务的时候就得悠着点,可不能像今天这样,想借多少就借多少。
而美国的所谓债务上限,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那时候人家可是认真的,不是今天这种装模作样的走过场。
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货币发行与黄金脱钩,至于发行多少全凭良心。
很快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就发现了一条赚钱的捷径。
沃尔克
他发现只要美联储通过调节货币利息涨跌,先把钱借给那些需要美元的国家,等他们把钱拿去投资各种优质资产之后,再出其不意宣布加息,让美元回流。
到时候那些投资者手上缺乏美元,只能用白菜价把自己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优质资产,卖给美国。
在这种金融魔术的加持下,全球都是美国的养猪场,根本不需要担心还不上钱的问题。
债权方前脚从美国这里拿回本息,后脚人家就可以通过金融魔术,让你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这就相当于美国用合理合规的手段,白嫖了全世界,还让你心甘情愿无话可说的那种。
在这种逆天操作之下,别说32万亿美元,就算320万亿人家也能借的起。
可这种操作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所在国的金融体系必须自由流通。
其实谁都知道美国这套把戏,可为什么无人能防呢?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谁敢这么干就是抗拒收割,跟美国作对。想想萨达姆和卡扎菲的下场吧,死的好惨呐!
所以美国的金融魔术并不高明,索罗斯那些金融大鳄,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神通广大。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规则都是人家制定的,人家怎么打都能赢。
过去美国之所以能玩得这么豪横,主要还是因为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独立主权。
而我国也一直都在韬光养晦,等到世界财富日渐往我国集中的时候,美国再挥动镰刀前来收割,却突然发现割不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自2016年,中美金融战失败之后,美国国内问题频出的原因。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美国政府抢不到钱了,过去被繁华掩盖的各种矛盾开始暴露而已。
从这个时候开始 ,美国的债务就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毫无风险了。
自2016年之后,每增发一块钱美元债务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丝亡国的风险呀!
2016年特朗普接班的时候,美国债务规模是19.98万亿美元,可是等他卸任的时候,美债竟然飙升到了27.8万亿美元,相当于在原先的规模上增加了39%。
在无法收割中国的情况下,这已经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了。
拜登上台后非但没有遏制住这种趋势,反而把美债推高到了32万亿美元的世界纪录。
这意味着美债违约的风险指数,现在是越来越高了。
所以,美国那些高官大员如耶伦、戴琦之流,这几年才哭着喊着要到中国来化缘。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犯嘀咕。
他们或许会认为 ,美国的债务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只是特朗普跟拜登骄奢淫逸的结果。
说不定换个节俭的总统上来,问题就会有好转呢!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美国的债务是由包括军工、医疗、教育、金融在内的各个利益集团导致的。
过去三十年美国打倒苏联,自认为天下已定,于是就放任利益集团疯狂滋长。
他们就像一个个毒瘤一样,吸附在美国的身体上,不停地吸纳着躯体的营养。
利益集团在这过程中只会越长越大,所需的营养只会越来越多,如果减少营养供应,那就意味着有一大批利益集团会死掉。
人家肯定不会束手待毙,他们一定会通过各种机制,让你这具躯体死去活来。
美国人哪受得了这份痛楚,只好通过美债这份止痛药来缓解痛苦。
结果必然会导致药不能停,且药量越来越大。
比如说克林顿时期,美债规模仅仅1.4万亿,毕竟那时候苏联才刚刚倒台不久,美国勤俭克制的惯性犹在。
可到了败家子小布什离任的时候,这个数字飙到了6.1万亿,其中大部分都被他投喂给了军工复合体。
小布什
奥巴马上任时,适逢08年金融危机。
为了挽救大而不能倒的金融集团,奥巴马任内是不断印钱发债推高股市,美股史诗级泡沫自此开始。
到了他离任的时候,光是增幅就超过了前两任的总和,利益集团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呀!
随着债务越庞大,那相应的美国的收割能力也必须越强大。
可问题是,世界上“韭菜们”的成长速度跟得上吗?
且不说跟不跟的上的问题了,光是中国这个刀枪不入的硬茬,就够美国头疼的了。
有朋友也许就会说了,既然割不动中国,那么美国可不可以通过收割其他国家来还债呢?
答案同样是不可以。
比方说这两年吧,美联储不就已经启动了加息周期了吗?
可我们竟然奇迹般地发现,除了一个斯里兰卡倒下之外,并没有发展中国家传出破产的消息。
就连一度摇摇欲坠的巴基斯坦跟阿根廷,到中国来了一趟之后,就解除病危状态了。
这就是美元霸权目前的一个尴尬处境,只要你不把这个世界生产中心干掉,那他雄厚的外汇储备,就可以通过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给你的吸星大法造成很大的麻烦。
事实上不仅中国在这么干,世界第三大美债持有国沙特阿拉伯,这两年也在用类似的办法,挖美国人的墙角。
美股拖累美债
美国如果想要抵消东方大国的影响力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提升利率加大吸星大法的力度。
可这样一来,就很难保证到底是发展中国家先崩掉,还是美国股市先完蛋了。
因为相比于美债,股市是美元霸权的命根子。
事实上那里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债市场,美股要是崩了,那就可以直接宣布结束了。
说到这里,笔者要给大家解除一个困惑。
其实世界上的债务,并不只有债券这一种形式,货币才是世上最大的债务。
国家每多发行100块钱的货币,如果不能刺激社会上,相应的增加100块钱的生产力来支撑,那么这100块货币的发行,就会稀释现有的货币价值,俗称通货膨胀。
以现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发行量来看,每个国家都存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潜力。
尤其是中美两国,过去几十年发行货币最多。
而他们的生产力增速,却远远落后于货币增速,这样一来岂能不膨胀。
之所以没出现物价暴涨,主要是美股和房地产把多余的货币,吸纳进金融系统了。
只要那些钱永远在金融系统里头打转转,永远不进入实物生产领域,理论上就永远不会发生恶性通胀。
而要那些钱永远在金融系统里头打转,那你就得保证它一直赚钱,至少总体上是这样的。
一旦出现大跌,那些钱跑到实体领域要求兑现,那就全完了。
而美国的股市市值高达59万亿,自2008年以后就不停地靠着印钱续命。
据相关机构检测,这里头有六成以上都是水分,是没有实物资产支撑的。
这个数字算下来35.4万亿左右,比美债这个明面上的债务还要大上三分。
而美股的泡沫越大,就意味着他能经受的波动越少,但凡加点利息市场都得喊救命。
这就严重限制了美元的加息空间。
沃尔克时期可以一次性加息到20%以上,可现在加到5%手就已经在抖了。
这样一来,就让世界各国对他的信心大打折扣了。
前面说过,美元潮汐的套路世界各国都是清楚的。
虽然这种玩法很不道德,但他是不是也说明美国这个强盗,是有能力抢到足够的钱还债的?
既然他有还债的能力,那么即使他是个强盗,我也可以放心把钱借给他呀!
现在大家发现,美国的吸星大法已经大不如前了,动不动就要遭到反噬,我要是把钱借给他,万一他日后还不起怎么办?
当世界各国都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美国的举债成本就会进一步升高。
现在的美国已经跌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停不了了。
美债陨落后的世界
说完美国巨额债务所蕴藏的风险,接下来我们有必要说一下,他对这个世界的积极意义。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美国的债务对这个世界而言,也全然不是负面的。
如果美债崩盘,对世界而言也并不一定就是幸事。
想必大多数朋友都知道,资本主义世界一直都有生产过剩这一说法。
由于生产力太过发达以及分配不均匀,每隔一段时间资本主义体系都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
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几十年来,个体行业的生产过剩也许会有,但是像大萧条那种体系性的生产过剩,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主要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的债务体系在消化。
美国通过借债消费,消耗了远超他们可以承受的商品,这才让世界各国的生产体系,得以运转至今。
过去所谓的“中美国”就是这种模式的典范。中国生产产品卖给美国,美国拿美元支付,然后中国又拿这些美元去美国换成美债,而美国又拿美债换来的美元继续消费。
如果没有这些美元债务的存在,美国有那么强的消费能力吗?
没有!
如美国不消费 ,那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能自己消化吗?
不能!
这个道理用到世界各国,都是合适的。
试想一下如果哪一天,美债这个生产过剩对冲器崩溃了,人类距离产能过剩的大萧条还远吗?
有朋友也许会说 ,那把债借给本国老百姓不行吗,这样一来不是照样可以消费过剩产能吗?
这里头牵涉到一个信用问题,任何人借钱的时候都是要考虑对方信用的,你何以见得自家的国民的信用保证,就能高过拥有霸权兜底的美国人呢?
这也注定了,美国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潜力的举债人。
其他国家学不来,敢乱学就是希腊那个下场。
只是,美债的魔术终究不可能长久,一场久违的经济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