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仍然不乐观啊,最新的物价数据出炉了。
4月cpi同比上涨只有0.1%,和上月的0.7%下降了不少,环比还是下降的,-0.1%,上个月是-0.3%,稍微好一点。
ppi就更不好看了,同比下降了3.6%,一年以来的新低,环比也是下降0.5%,重新回到0以下。
物价指数能够体现出内需恢复情况。
按理说我们的货币政策一直都比较宽松,但是4月的物价指数反而还下降了。
这就说明消费需求还是没能恢复,大家还是不愿意花钱。
没人花钱,工厂就接不到订单,所以生产需求也会下滑,代表生产价格的ppi也在连续下降。
再往后说,如果工厂长期没有订单,从业人员收入也会跟着下降,大家就更不愿意消费了。
现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除非出现一个重大利好,才能打破这种循环。
那一般这种利好会出在哪呢?
第一个是出口。
虽然内需不振,但如果能接到更多的海外订单,让工厂赚到钱,从业人员收入有所提高,就能走出扩大消费的第一步。
那现在出口是什么情况呢?
从最新数据来看,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了8.5%,超过预期。
但是同比是和去年4月比的,基数非常低。
所以,这个8.5%的含金量没有那么大。
从结构上来看,三个老客户,美国、欧盟、东盟,对出口的拉动分别是-1.0%、0.7%、0.9%,合计为0.6%,远低于3月的4.7%。
尤其是东盟,上月表现特别抢眼,但4月份还是回落了30.9%,也买不动了。
不过好消息是,俄罗斯、中西亚、非洲,这几个新客户,也就是一带一路上的这些伙伴,他们对出口的拉动合计是6.7%。
和去年的2.1%相比有明显提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也说明我们前段时间的外交动作,已经明显起作用了。但是现在毕竟占比较小,短期动能有限。
所以总得来说,出口方面,咱们还是偏被动。
第二个经常出利好的地方,就是房地产。
如果房产销售量有所提升,大家买了房之后就要装修,要买配套的家具、家电,也能扩大消费。
但房地产这个夜壶,咱现在真的不敢随便动了。
五一期间,昆山有楼盘打折卖房,很快就被叫停处罚了。
这个消息就很能说明,国家现在对房地产是个什么态度,就是你最好一动别动。所以房地产,咱现在就别指望了。
第三个我们比较擅长用的是基建。
就是既然现在老百姓都不敢花钱,那就由国家来花。
这方面其实早就开动了。
一季度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为53.14%,全国近半数地方项目开工率创下了4年来最高的水平,有些地区项目开工率甚至超过了70%。
而且就从咱们刚才说的ppi细分项来看。
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像什么燃料、木材、化工、农副等等各项都有所下降,但建筑材料和有色金属都在上涨。
所以总得来说,虽然情况不乐观,但是各方面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中,真正出现明显的好转,可能还需要一定时间,咱们还是要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