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邻居家的事,让我不禁陷入深思。大年初一,他们家准备了一大桌子菜,结果小叔叔一家愣是没来,说是没提前通知。这事儿听着就不对劲,过年聚会还需要特意通知?可转念一想,这背后怕是有说不清的门道。
表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的家庭关系
说起这事,得从去年说起。邻居家的奶奶一直跟着大儿子(我邻居)住,按理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自从村里拆迁后,奶奶突然把自己那份拆迁款全给了小儿子,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大儿子觉得自己照顾老人多年,这钱给小儿子实在说不过去;小儿子则振振有词说是奶奶自愿的。
这事还没完,去年中秋节,表哥来串门,随手拿个碗倒可乐喝。谁知奶奶看见了,当场就说:"现在的年轻人,一点规矩都不懂,碗是用来吃饭的!"这话说的,表哥心里憋着一股气,扭头就走了。
积怨已久的家庭矛盾
村里人都知道,邻居家几兄弟平时就不太对付。打麻将赢了钱不认账的事没少发生,分地的时候更是闹得不可开交。前年种西瓜,大哥找到销路了,其他兄弟非说他卖高价了中间扣钱。这些事一件件攒着,谁心里都不痛快。
媒体上总说要珍惜亲情,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就拿我们村刘大爷家来说,他家兄弟俩因为一块地闹了十多年,现在见面连头都不点。
过年聚会的尴尬现状
今年过年这事更是把事情推向了高潮。大年初一,我邻居特意杀了只鸡,准备了一大桌子菜,打电话叫小叔叔一家来吃饭。结果倒好,人家说没提前通知不来了。这话说的,大过年的还要提前预约不成?
据说我邻居气不过,亲自上门去请。可小叔叔家大门紧闭,就是不开门。这顿团圆饭就这么黄了,搞得全家人都没心思吃饭。
家庭矛盾的连锁反应
这种事情影响可不小。听说现在连带着孩子们都不来往了,平时在村里遇到也是绕着走。去年村里办丧事,按理说兄弟几个都该去帮忙,结果就我邻居一个人去了。
类似的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前几年隔壁村王家就因为分家产闹得沸沸扬扬,现在过年各过各的,谁也不搭理谁。
说实在的,看着这些事,我觉得过年聚会未必非要搞得那么热闹。有些矛盾解不开,倒不如各过各的,也省得见面尴尬。可话说回来,血浓于水,真要这样也怪可惜的。
这事让我想起前几天刷到的一句话:有时候,距离产生美,过于频繁的来往反而容易把关系搞僵。或许,在某些情况下,不强求团圆反而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