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2022年10月15日23:51:13 情感 1820

所谓踢猫效应,它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坏情绪,正在传染给身边的人,不要让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上这个概念叫做“负情绪链条传递”,一个更常见的名字就是“踢猫效应”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受到上司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

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就像猫,是最弱小的群体

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

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收到批评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批

评,而是心里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将情绪关在门外

每当在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心中就产生了不好的情绪

回到家后,心防全部放下,于是坏的情绪肆意发泄,对象却是我们原本想要保护得好好的家人

久而久之,家人对我们也就有了排斥或者惧怕的心理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在此,我们应该学会在回家之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将坏情绪全都关在门外

进门那一刻做几次深呼吸,将心中的愤懑全都吐出去

带着即将见到家人的愉悦心情打开家门,迎接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开心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寻找合适的释放途径

虽然说不建议坏情绪带家回家,但并不意味着要自己生生咽下所有的不快

毕竟负面情绪在心里憋久了,不管是心理问题还是身体健康受损要学会发泄和倾诉,释放情绪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学会调解自己

当陷入暴躁,悲伤,低落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往往容易意志不坚定,也更容易生出抱怨。

随意地发泄,会导致恶性循环。

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避免成为踢猫的发起者和传递者

心理学踢猫效应:学会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闻

但这只不过是人生该有的磨砺而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和经历。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大舅哥给我俩娃一人500压岁钱,我给他儿子1000,他却怒吼让我滚 - 天天要闻

大舅哥给我俩娃一人500压岁钱,我给他儿子1000,他却怒吼让我滚

"500块钱就想打发我儿子?今天我就把话挑明了,以后别来往了,滚!"我坐在沙发上,手里紧攥着刚找回来的压岁钱红包,茶几上的瓷茶杯还在微微颤动,大舅哥摔门而去的余震让整个客厅都笼罩在一种尴尬的寂静中。妻子站在门口,眼里噙着泪水,肩膀微微颤抖。
(完)深夜给导师发消息:老公,文档可以再发一遍给我吗 - 天天要闻

(完)深夜给导师发消息:老公,文档可以再发一遍给我吗

眼里闪过一丝纠结。我心凉了大片。12.到家后,我在网上寻找时韫白月光的所有消息。像是在电脑后窥探别人人生的小偷。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我找到了她的微博号。点开后,里面是一些瑜伽日常,还有……和时韫的照片。最新的一条微博,是在十分钟前。照片里
人到中年才明白:最高级的报复,就是过好自己 - 天天要闻

人到中年才明白:最高级的报复,就是过好自己

(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快意恩仇才叫人生。谁让我不痛快,我必十倍奉还,仿佛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那点情绪和得失。可人到中年,经历世事沉浮,才渐渐咂摸出另一番滋味:最高级的报复,从来不是歇斯底里的纠缠,也不是处心积虑的
余生很贵,请远离3种消耗:太忙,太气,操心 - 天天要闻

余生很贵,请远离3种消耗:太忙,太气,操心

时光匆匆不停留,余生珍贵别轻丢。人忙心就累,气多身易亏,操心过了头,快乐难长久。为啥说余生别瞎忙,为啥别总生气,为啥别乱操心?因为忙过头累垮自己,气太多伤了身心,操闲心添了烦恼。人生短短几十年,咱得把日子过舒坦。余生很贵,请远离3种消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