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一家人在一起“哪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不过,碰是碰,千万别弄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这是我和老公共同生活20年总结出来的。这一路的风风雨雨,如果不是老公一直坚守的那个信念,我们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幸福。
(一)
配图(图文无关)
老公性格粗犷,人长得魁梧高大,所以很难让人把细心、温柔这样的词跟他联系一起。最初,我们的生活也算幸福,只是偶尔出现的一些小摩擦,会让我感到不快乐。
婚后第一个月时我得了重感冒,恰巧婆婆来了。晚上临睡前,婆婆对他说,小柳感冒了,你到别的屋睡吧,别再传染给你。
在结婚前,他曾经给我讲过婆婆的故事,婆婆是个极其坚强的女人,年轻时候就守寡,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弟几个拉扯成人,老公一向对她尊敬有加。所以,婆婆这样说了,他也就照办,去了另外的房间。
我很生气,也觉得委屈,一个人在卧室哭了一夜。第二天,趁婆婆不在,我跟老公说,妈妈不可能跟你一辈子,而我是要陪你过一辈子的。要是你病了,我也怕传染,搬回娘家去住,你心里会怎么想?我知道你孝顺,能体会你妈妈的担心和难处,你也该体谅体谅我。老公愣了,然后便点头,认为我说得有道理,还给我道歉,说他没想那么多。
(二)
配图(图文无关)
当天晚上,我听到他和婆婆在客厅说话。他说,小柳病了,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应该陪在她的身边才对。要不,她晚上想喝口水都没有人给她倒。我现在对她好点,将来她才能对我好点,我们才能幸福……我没听到婆婆说什么,但当天晚上,老公就搬回卧室睡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以这样的方式解决,我总会因为他的粗心,不懂得关心我跟他生气。后来就认为这个婚姻也许真不适合我们,曾经相爱过就足够了,没必要这样相互折磨。于是离婚的念头常常浮现在脑海。
结婚不到三个月,在一次争吵之后,我写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并签好名字,郑重地交给他。他生气了,把协议书撕得粉粹,笔也被他折断扔掉了。这是我制造的第一次离婚闹剧,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但我还是不甘心,总觉得这个婚姻不像我憧憬的那么完美。
(三)
配图(图文无关)
老公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老乡,经常不定期地聚会。那次我也参加了,是在我们结婚一年的时候。
那天在饭桌上,我发现老公竟然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七八个老乡聚在一起,他知道每个人的口味,谁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他记得清清楚楚。坐在他身边的是个女老乡,他为她夹菜,倒饮料,照顾得无比周到。
说实话,我心里非常难受,可以说有些嫉妒。我是他的妻子,可我从来没有享受过他的温情。我发现原来他不是不细心,不是不温柔,不是不体贴,而是没有给我。这个发现让我很有挫败感,那顿饭我基本上没吃东西。我觉得我不是他最在乎,最爱的那个人,如果是,他不可能对别的女人的好超过我。
我想,也许,我不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人。那晚我们吵架了,我和他说,看到你对别的女人那么好,我很难过。我感觉自己并不是你最爱的那个人,我们离婚吧。
那会儿我并不是无理取闹,是真的那样想。既然我不是他最在意的人,勉强走下去,也不一定能幸福。
(四)
配图(图文无关)
他当然不同意离婚,他说是因为太熟悉了,已经形成了照顾他们的习惯,以后会注意把握距离。可我执意要离婚,不肯妥协。我的任性让老公伤心了,眼里泛起了泪光。
他恳求说,你别再说这样伤感情的话了,你说一次,我的心就疼一次。看到他真伤心了,我有些不忍了,便故作轻松地说: “我有什么好,你还赖着不走?离婚不是很正常吗?”
他很郑重地说: “婚姻可不是儿戏,这是一辈子的大事,是两个家庭的大事。结了婚,就是一家人了。你就是我的,我就是你的,是不能分开的,是死了也要埋在一起的那种,怎么还能离婚啊!”
听了他这番话,我哭了,泪眼婆娑地看着他。他紧紧地将我拥在他的怀里,这一次我终于感受到了那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从那次之后,我好好管住了自己的嘴,不管再发生什么样的分歧和矛盾,再也不提离婚这两个字了。我尝试着了解他,走近他。
老公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刚结婚的时候,他经常喝多,而他喝醉酒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话多。我跟他参加各种聚会,听他酒后的“真言”。我知道了很多他平时不能说出来的事情,了解了他工作当中遇到的麻烦和困惑。
晚上躺在床上,闻着被他的胃加工过的酒宴的气味儿,听着他此起彼伏的鼾声,我的心里竟然不知不觉升腾出一种幸福感。渐渐地,我们的话多了,话题也多了,开玩笑的次数也多了,心也离得更近了。但现在社会诱惑实在太多,稍不留神,就会冒出各种各样的考验和风波。
(五)
配图(图文无关)
我们结婚7年时,闺女那会儿刚4岁。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老公的电话多了。而且他接电话时的语气很轻很柔和,是那种只有在人情绪好时才可能会有的语气,但他肯定没有意识到。其实,所有人都这样,自己内心深处的变化,未必自己最先觉察。开始,我没有搭理他,但一天接到同一个女人的几次来电,我有些恼火。
我问他,怎么休息日还这么忙?他说,单位同事打的。一个女同事,休息日打来几个电话,而且还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我又开始起疑心了。
几天前,老公给女儿带回来一打小衣服,一种颜色一件。开始我还没放在心上,电话一多,我就开始琢磨了。一问,果然就是给他打电话的女同事送的。我问他,她为什么给闺女买衣服。他说,她没孩子,喜欢咱们闺女,买件衣服很正常啊。
我生气了,即便他对那个女同事没想法,可并不代表那个女同事对他也没有想法。我对这件事未来发展成什么样子,将会出现什么后果没有把握。其实现在想想,还是对老公缺乏足够的信任。不过那个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我骗他说,你不要瞒我了,我已经知道那个女人是谁了,住在哪儿我都知道,我要去找她。其实我并不真想去找那个女人,毕竟这是我们之间的问题,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让他知道,这件事伤害了我。
他的朋友闻讯过来,知道详细情况后,也说他做的事情容易让人误解。他急了,便要把那女人叫过来一块说说。我听到他给那个女人打电话说,我老婆可能会去找你,你有一说一,千万不要夸张。后来,他朋友也说,看他的样子,确实没什么问题。
朋友走后,我依然对此事不能释怀。我说,不管你有没有那回事,我也不和你过了,为这事吵很寒心。老公也愁了,问怎么做我才能相信他。我说,不要再和她来往。老公立刻答应了。
其实,当时我也知道老公和那个女人之间可能真没有什么事,但我觉得没有多少男人能拒绝一个崇拜他、仰慕他的女人。他可以暂时不动情,但没办法保证永远不动情。为了避免以后的不幸,我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婚。
(六)
配图(图文无关)
后来,那个女人果然没有再给他打电话,我也把她买的那些孩子衣服都送人了。现在我也很清楚,当时我不但不信任自己的老公,还有些太任性。如果不是老公的恳求,如果他不那么坚守那份感情,我们的婚姻那次就已经到了尽头了。
后来我就经常看一些婚姻情感故事,像一些电视剧,还有报纸上的情感倾诉等等,我会从那些故事里,借鉴一些经验,总结他们婚姻失败的教训。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我也慢慢成熟起来。
也许不幸的婚姻故事听得多,看得多了,反而更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家庭。我也明白,每个婚姻都不可能那么洁白无瑕,只要夫妻能彼此信任,不轻言放弃,这样的婚姻就有希望。
老公现在常跟那些将要步入婚姻的亲戚朋友说,结婚前一定要看好、选好,结婚后一定要好好经营。人得有人性,不能像动物一样。
这话我很赞同。其实想想看,人的一生如果按80岁的寿命计算,还不足三万天。即使俩人25岁结婚,除去一半的工作时间,除去应酬时间,除去睡觉的时间,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了。所以,夫妻俩都应该珍惜相守的岁月。
正是因为老公对婚姻的坚守,不轻言放弃,我们终于度过了一个个“危机”,迎来了最幸福的时光。
(七)
配图(图文无关)
渐渐地,我从老公的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点。他把越来越多的心思放在了家里。他经常在外面吃饭,要是尝到哪个菜做得好吃,他回来就给我和孩子做,能做到色香味俱佳。
他应酬多,每次走之前,他都会把饭菜准备好,我下班回来只要稍微加工下就能吃了。他每次出去应酬,不管多晚回来,我肯定会等他。太晚了,我也会给他打个电话,提醒他少喝点酒,我等他回来之类的话。
他的朋友们都很羡慕他,因为大家都到了四十多岁这个年龄了,他们的妻子已经很少给他们打电话了,哪怕是那种凶巴巴的“查岗”电话。因此,回来后他也高兴,觉得自己挺幸福。
那天老公出去应酬,不到十点就回来了。晚上十点钟左右,女儿也下了晚自习回到了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老公从饭店特意打包带回来的点心给她吃。我和老公一左一右,看着孩子贪吃和满足的样子,那真的是一种享受。
老公喝了点酒,话显得有些多。他对女儿说: “孩子,跟你说句真心话吧,你妈真是个好女人,好多好多地方跟你奶奶特像、特像。”说着,他的声音哽咽了。我也被感染了,眼睛里涩涩的,但心里很幸福。我知道已经去世的婆婆在老公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他能给我的最高评价了。
想当年,婆婆一个人支撑着家,让孩子们吃一顿饱饭都是她的奢望。为了能有好的出路,年少时的老公揣着乡亲们凑起来的钱,怀揣着希望和梦想,远走他乡,几经辗转才安家落户到这个城市。婆婆去世了,可她的那种奢望在老公心里被永远定格了。这也许正是他珍爱这个家的原因吧,他珍爱他所拥有的一切。正是他的坚守,改变了有些任性,盲目追求完美的我。
不久前,我刚刚过了42岁的生日,闺女和老公给我制造了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订了蛋糕,订了饭店,还陪我去歌厅唱歌。母亲在世的时候,这一天总是她老人家记得,现在,她老人家走了,这一天却仍然被记得,是被我的女儿记得,被我老公记得。
在这个年龄,依然被老公宠爱着,很幸福;在这个年龄,又多了女儿的呵护,我很陶醉。那天我真的泪流满面,笑容却非常灿烂。今年是我们结婚20周年,我和老公都希望我们能相互搀扶着走下去,迎来属于我们的金婚。
婚恋导航:
其实婚姻就是这样,两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性格的人走到一起,总会有那样这样的分歧,所以人们才用磨合这个词来形容婚姻初期的状况。
医生讲究对症下药,老百姓说是一物降一物。确实,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夫妻都有各自不同的相处方式。这些方式不能完全被另外的家庭复制和模仿,但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提供一些借鉴。
如果你也有情感经历想倾诉、咨询,请后台私信留言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皮雪雁
■编辑/皮雪雁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