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不少女人,在婚姻里活得卑微且委屈。
她们有的因太喜欢这个男人,而患得患失,不断付出、卑微讨好,却一次次被现实刺痛了心。
当然也有些女人,她们也许不爱丈夫,但因为没有稳定收入,不得不刻意讨好男人,想要乞求一个完整的家庭,却求而不得、屡屡受挫。
而,有些男人面对妻子的默默付出,从一开始的心疼到麻木再到嫌弃,开始指责女人各方面的不足与缺点。
为什么大家明明都是那么好的“好人”,却在婚姻里互相折磨,活成“仇人”?
为什么彼此都付出爱与金钱,却难以维持一份朴实无华的婚姻?
这不禁让我们深思:我们该如何经营亲密关系?
最近有幸遇到胡慎之在《重建亲密关系》,关于婚姻“讨好”背后的本质以及亲密关系经营的奥秘,逐渐明晰且通透。
原来,婚姻里过度讨好或指责,都是把对方看成一个坏人。
01. 讨好与指责伴侣的本质
婚姻是一座围城,交集着各种复制的人性与博弈,想要经营好并非一件易事。
在结婚之前,多半是因为相爱,至少是不讨厌的,但为何经营不善呢?除了客观的经济条件以外,更深层次就是我们的人性与自私作祟。
正如,亦舒所说的那样:“在婚姻面前,爱情太渺小,真正的阻力并非他人的压力和低看,那是流淌在骨子里的基因,敏感,脆弱。”
很多夫妻在婚姻中充满各种卑微讨好以及嫌弃指责,却把这一切归结于遇人不淑或者对方的错与坏,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重建亲密关系》告诉我们:“无论是讨好还是指责,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把对方看成一个坏人。指责是直接说对方不好,而讨好是间接说对方不好。”
诚然如此,讨好的一方一般而言,心理是委屈的,认为只要自己这样对待别人,别人才会说你好,才不会对你发脾气。这个时候,你讨好的对象在你心里是一个坏人,他不尊重你,不顾及你的感受,甚至像暴君一样呵斥你。
那为什么我们会在婚姻中讨好或指责伴侣?本质又是什么?
胡慎之在书中提及到,“总是讨好别人,通常是因为自己在内心觉得自己不行,认为只有自己表现好才能让对方离不开,才有一个容身的地方,这是一种很卑微的心态。
而,总是指责别人的人,表面上强势,实际上内心的自卑的,通过美化自己、丑化他人来获得强烈的优越感。因为只有对方是错的,不好的,自己才有权去支配对方、嫌弃对方……”
无论是讨好还是指责,都是把对方看做一个坏人,不太敢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害怕被伤害,一直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那一份脆弱。
02. 该怎么应对?
讨好与指责,在我们日常夫妻关系中很常见。
一般而言,夫妻一方讨好,另一方多半就是指责型。胡慎之告诉我们想要调整好夫妻相处模式,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明白到这是自己的功课,不能要求对方改变。无论你是习惯讨好或者指责办法,都要明白到这只是自己应对问题的模式,并不是对方的问题。
第二,我们得需要更好呈现自己,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祈求或渴望。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积极的回应与沟通方式,不要把对方看成敌人,以一种敌对的方式沟通,他人怎么可能愿意跟你亲近?
第三,尝试把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无论讨好还是指责,我们都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上,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只有当我们看见对方,理解对方,我们允许对方呈现这种脆弱,彼此关系就会更亲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包括现在,我都潜意识会采用一种讨好的方式来跟伴侣沟通。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不强大,无论是赚钱能力亦或是享受独处能力都有待提升,不够接纳自己,当然也就把对方看做一个坏人,毕竟一直付出多少还是有点委屈,而这种讨好倾向,让我的内心备受煎熬。
而,我的伴侣因为工作与收入越比我优异,家庭地位越发高企,对我的指责更是比以往多很多。我越是讨好对方,不敢停下来更不敢不付出,对方就越是指责或丑化我,看到的都是我的缺点与不足,而他获得了短暂优越感但内心却焦虑不开心。
这是人性的真实。
这是我自己应对问题的模式,并不是对方的问题。
我得学会强大起来,也更接纳现在不完美的自己,真实说出自己的需求与想法,并当对方在指责的时候看出你的脆弱以及内在的真实想法,彼此能接纳对方与自己的脆弱、压力以及不完美,也许我们的关系才会迎来新的转机。
03.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经营婚姻与亲密关系那么复杂与麻烦,为什么还要结婚,这不是添堵吗?
思考问题又回到原点:我们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
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但本质上就是为了对抗孤独,追寻幸福。
胡慎之在《重建亲密关系》提及到,“当你真正关注一个人,真正看见一个人,感受到那个人心里有你时,亲密关系就建立了。”
单身很潇洒、很自在,但也有孤独需要陪伴的时刻,恋爱结婚也许会有一地鸡毛的时候,但也有甜蜜恩爱,更深层次的满足以及成长的机会。
无论你选择哪一种,都别忘记好好爱自己。
如果人生旅途上,你已携手找到了伴侣,那么就一路陪伴着共享这世界的繁华与爱恨情仇吧。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也需要用心,更需要包容。
“为你,千千万万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