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女护士收养10岁男孩,12年后生父上门,他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

2025年04月08日04:32:03 情感 1474

她19岁,他10岁。

她是护士,他是本该出院的男孩。

一场命运的偶遇,让两人开始了一段无血缘却胜似母子亲情的感人故事。

直到12年后,小男孩的亲生父亲突然找上门,面对父亲,他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请求。

护士听到这话惊愕不已,久久才缓过神……

这不是电视剧,而是真实发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故事。


被父母抛弃

1989年,已经进入深秋的齐齐哈尔有了冬天的寒意。

医院走廊的长椅上,一个穿着病号服的小男孩,他背着书包,神情有些紧张。

19岁女护士收养10岁男孩,12年后生父上门,他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 - 天天要闻

李晶莉,当时她19岁,医院的实习护士,查房路过时注意到了他。

你不是昨天就出院了吗怎么还在这儿?”

男孩怯怯地回答:“我爸妈没来接我……我怕住一天多花一天钱。”

李晶莉见小男孩可怜巴巴的模样,顿时怜悯之心涌了上来。

她没有犹豫,自掏腰包替他结了费,还决定亲自送他回家。

可当自行车穿越城乡结合部,停在他说的“家门口”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栋紧锁的破房子

周围人都说:“这家人早搬走了。”

她陪他等到夜深,始终无人归来。


“弟弟”成“儿子”

那天晚上,李晶莉将他带回了家。

母亲煮了面,找出她小时候的旧衣服。那晚,男孩睡在她的床上,睡得异常安稳。

她本以为很快可以找到孩子的父母,然而,他多次寻找无果,怎么也联系不上孩子的父母。

19岁女护士收养10岁男孩,12年后生父上门,他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 - 天天要闻

无奈,她只得选择报警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要找一个人难度不小。

期间,她接过一个陌生来电,只是电话很快就断了。

她断定那人肯定是小男孩亲人,想不到家人如此绝情,李晶莉做了一个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从那天起,他叫她“姐姐”,叫李母“妈妈”。


从未放弃

五年后,李晶莉的母亲因病离世。

24岁的她,已独自照顾男孩五年。

生活本就不易,亲戚劝她:

小莉,你太傻了,这孩子和你非亲非故,还是别养了,送福利院吧。你还年轻,别毁了自己……”

19岁女护士收养10岁男孩,12年后生父上门,他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 - 天天要闻

但她很固执:“他已经是我的家人。”

为了赚钱,她拼命工作,孩子很懂事,经常帮她做家务,有时候还去打零工帮她节省开销。

时间飞速流逝,姐弟俩的关系越来越好,李晶莉看着“弟弟”长大懂事了,她打心眼里高兴。

可命运再次捉弄她,1994年,她被查出宫颈癌,手术切除了子宫

男友得知后提出分手:“我不想跟你一起照顾这个别人的孩子’。”

那一刻,她伤心欲绝,不过她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

孩子很懂事,为了省钱,经常饿肚子。1996年,他因严重贫血在课堂晕倒

在病房外守了一夜的李晶莉,手一直在发抖。


一个“感恩的决定”

康复后,男孩突然跟她说:

姐姐,等我长大,娶你,好不好?”

他以为这是回报她的方式。

19岁女护士收养10岁男孩,12年后生父上门,他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 - 天天要闻

李晶莉听后震惊了,严词拒绝:“你是我弟弟,我不希望你把恩情误认为爱情。”

她甚至搬离原本住处,与他保持距离。

她知道,那是一个青春期少年在缺爱中的情感错位,所以她不得不这样做。

2000年深秋,门铃响起。

一个陌生中年男人站在门口,自称是姜玉志(男孩)的亲生父亲姜延波。

他说:“12年前我因为婚变、打架逃亡去了新疆。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他。现在我有稳定的生活,开了厂,想带他回去,也感谢你对他的养育。”

他带来了补偿金,但姜玉志拒绝了。

他说:“你想还这个恩情?那你就娶我姐。”


完整的家

这句话一出口,李晶莉愣住了。

姜延波也愣住了。

他比她年长14岁,她病后已无法生育,两人没有任何情感基础

19岁女护士收养10岁男孩,12年后生父上门,他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 - 天天要闻

可接下来的日子里,让姜延波心里有了决断。

生活虽然很平凡却不失温馨,一段时间相处后,两人渐渐发现,对彼此竟然有了感情。

2001年春天,他们举行了一场朴素的婚礼

李晶莉穿着母亲留下的青花旗袍,嫁给了那个曾经逃避过责任、但如今愿意补偿一切的男人。

他们带着姜玉志一起,搬去了新疆。

李晶莉在医院继续当护士,姜延波经营毛衣厂,姜玉志上了技校,学电焊。

这一家人,终于圆满。


写在最后

这是一个比电视剧还动人的故事。

一个女孩,在最花样的年华,因为内心深处的善良,她背负世人的不解救了一个孩子

19岁女护士收养10岁男孩,12年后生父上门,他提出了一个特别要求 - 天天要闻

也因为这份善良,最终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不仅如此,李晶莉不是孩子的母亲,却用真诚的爱,扮演了母亲的角色。

这份爱,让人感动。

而那个曾经逃避责任的父亲,也最终选择用行动担当,去还上那份迟来的责任。

我们总说“血浓于水”,但有时候,情更浓。

愿你我都能在世界的冷漠里,守住那一点点温暖。

愿好人有好报,愿付出终被回应。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的疏离型人格,成为我生命的礼物 - 天天要闻

我的疏离型人格,成为我生命的礼物

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像享受一杯恰到好处的茶。不喜欢麻烦别人,也不愿被打扰;社交场合中总是被动回应而非主动发起;欠了人情会坐立不安,必须立刻偿还;能走进内心的朋友寥寥无几,一旦认定,便是经年累月的默契。这种疏离型人格特征,像一道透明的墙,将我
(完)老公的名字出现在热搜时,我鬼使神差的点了进去 - 天天要闻

(完)老公的名字出现在热搜时,我鬼使神差的点了进去

之前他经常来公司开会,公司里的人对他也是见怪不怪,指了我的办公室就放他进来了。看到他的第一瞬间我是发蒙的。我并没有觉得这件事会怎么样,因为我知道,我们之间永远不会离婚。现在不想多花时间在这件事情上。“热搜我已经在安排撤掉了,这种情况清者自清
泪目!这封写给妈妈的信,藏着多少人难以言说的爱 - 天天要闻

泪目!这封写给妈妈的信,藏着多少人难以言说的爱

亲爱的妈妈:展信时,仿佛您温暖的怀抱正将我轻轻环住,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回忆,如同潮水般,带着爱与愧疚,汹涌地漫上心头。那些平日里羞于出口的话语,此刻都化作跳动的字符,急切地想要奔赴到您身旁。小时候,您是我心中无所不能的超人,是我在这纷繁世界里
我妈78,每月退休金4500,如今她跟我住,把钱都给我,哥嫂不乐意 - 天天要闻

我妈78,每月退休金4500,如今她跟我住,把钱都给我,哥嫂不乐意

穷人的爱,富贵的情"老王家二小子,怎么好意思要你妈那点退休金?她辛苦一辈子,现在连自己花都不够!"邻居刘大婶站在楼道里,声音像早市的大喇叭。我说不出话来,只能尴尬地笑笑。刘大婶也不等我回应,继续道:"你妈在纺织厂几十年,腰都直不起来了,这点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这批60后的人,快要迈进花甲之年了 - 天天要闻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这批60后的人,快要迈进花甲之年了

不知道你们的感觉是不是这样?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我们这批60后的人,年龄大的都66岁,年龄小的也57岁,眼着都要迈进花甲之年。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深有体会,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变得“认命、认怂,还不再认理”,曾经的那股
泰山陪爬大学生称客户主要为女性,一天接三单父母担心其膝盖 - 天天要闻

泰山陪爬大学生称客户主要为女性,一天接三单父母担心其膝盖

“五一”假期,“泰山陪爬”再次登上热搜。5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泰山陪爬大学生付同学处了解到,“五一”期间,他的工作室已经成交了37单,他本人的收入有几千元。“爸妈会担心我的身体,让我保护好膝盖,我自己感受还好。”付同学背着小朋友陪爬泰山付同学从读初中起训练短跑项目,目前是一名大三体育生,从事陪爬业务将...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 - 天天要闻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

婚姻不是终点,自己才是归宿女人这一生,别把婚姻当成人生的全部。男人爱不爱你,婚姻幸不幸福,都不是衡量你价值的尺子。年轻时或许觉得嫁得好就是赢家,但活到后半程才明白:再好的伴侣,也给不了你一辈子的底气。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