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

2022年07月15日05:29:22 情感 1571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们需要的?

古今中外,大多数人都向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为追求这样的生活,陶渊明不惜辞去官职,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陶渊明:《桃花源记》作者)。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 - 天天要闻

不过现实生活中能够过得这样洒脱的又有几人?

传说乾隆曾经看到河上船来船往,非常感叹。 乾隆身边就有人说(有人说这个人是和尚或是奸臣和珅,现在已经不可查):“皇上,在我眼里穿梭不息的河流中只有两艘船。” “何为两艘船?” “一艘船是名,还有一艘船是利。”

传说不可考证,不过从乾隆时期到现在过了这么多年,人们大致也还是这样生活着,绝大多数人仍然过着争名逐利的生活!

然而追求的东西哪里又是那么容易得到了?于是”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而得到了又会感到空虚“。我老婆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原来每年单位评职称时,都会痛苦焦虑一段时间。然后继续拼命写文章----;直到前年她终于晋升为副高了,才结束了因为职称引起的焦虑。不过也就刚晋升那会开心了一周。随后又开始焦虑小孩的学习-----;

她的这种生活像极了希腊神话中那位被惩罚的西西弗斯,他是个受到神惩罚的人,他受罚的方式是:必须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每次到达山顶后巨石又自动落下。于是他就一直这样周而复始的推着巨石--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 - 天天要闻

可是有人一定会说,我愿意这样吗?生活就是如此折磨人:房子太小;工资太低;小孩教育不好,将来又会过上像我们这样没有希望的生活-------

”你以为我愿意过这样类似每天推石头上山的生活吗?如果我不负重前行,生活这块大石头就会将我们碾得粉身碎骨!“

这样说来又似乎有些道理,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再来看一个有名的笑话:渔夫每天只打半天鱼,然后躺在海边喝啤酒晒太阳。富翁问他:你为什么不每天努力打鱼呀?”;渔夫说:“我打那么多鱼干嘛呢?”;富翁说:“这样你就可以积累很多钱,之后投资,就会有更多的钱!”渔夫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嘛呢?“富翁说:”然后你就可以悠闲地享受生活了呀!“渔夫说:“可是我现在已经是这样了!”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 - 天天要闻

其实通过种种身边的实例,我自己的感悟是:生活就是不停地奋斗和收获,然后享受自己收获的果实!人生是非常短暂的,人生还是应该要有适合自己的目标,人总是要有点追求的,无论做哪一行总是要有所作为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把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才能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但另外一个方面,也不要过于强求自己力不能及的东西。这样过着太累,根本就不是在享受生活了!

大家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需要的?请您谈谈对生活的感悟!


注:本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通知删除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头条文章”瓦尔登湖》: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向内走“,部分认可作者的观点。大家有空也可以搜索看看。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太冲动!四川一对夫妻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 - 天天要闻

太冲动!四川一对夫妻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7月3日下午,四川德阳一对夫妻因发生矛盾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下半瓶农药敌敌畏,妻子在马路边大哭拦车求助,最终在陌生人欧女士帮助下送医。7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德阳市人民医院获悉,目前男子已经脱离危险,病情稳定,不过还需住院观察一周。现场目击者欧女士发布的视频显示,7月3日下午,位于德阳旌...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种气质,越老越吃香,第一种就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种气质,越老越吃香,第一种就很关键!

都说老男人在情场上不吃香了?这话谁信谁傻。岁月能带走青春,却带不走真正的吸引力——有些气质,像陈年老酒,越沉淀越有味儿。01 嘴巴甜不如耳朵灵,会说话更要会听老男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当“人生导师”,张嘴就是道理教训。她抱怨一句“今天好累”,
推荐《豪门小说里的美艳婆婆》作者:时鹊 - 天天要闻

推荐《豪门小说里的美艳婆婆》作者:时鹊

文案:庄芙瑶穿到十六年后的自己身上,还知道自己居然是小说里那种羞辱出身普通女主,让她离开自己儿子的恶毒婆婆。  因为各种作妖,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了解到自己的结局后的庄芙瑶:这个恶毒婆婆她不当了!
社区食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社区食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社区食堂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各地探索建设社区食堂,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获得好评。然而,一些社区食堂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客源单一、盈利困难等诸多挑战。如何增强社区食堂的生命力,使其长久经营下去?本期基层圆桌会,我们一起探讨。社区食堂,好想说“爱你”当前,一些地方探索社区食堂多样化运营...
老人好心资助儿媳上大学,毕业后儿媳做法令人心寒,孙子成了受害者 - 天天要闻

老人好心资助儿媳上大学,毕业后儿媳做法令人心寒,孙子成了受害者

如果早知道事情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刘永顺打死也不会做出当年的决定。他时常懊悔,正是自己那份 “好心”,间接让孙子没了妈妈。当初儿媳想继续读书时,他想着“女孩有文化是好事”,便咬牙供她念完大学。哪曾想她毕业后眼界变了,开始嫌弃这个家。假如当初没供她上学,她或许就能和儿子在家踏实种地,守着几亩地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