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怎样一个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吧

2021年09月13日23:19:16 情感 1264

人生短短几十年,几十年前没有我们,几十年后也没有我们。人生,无非就是一个过程。本文从孔子、王国维、青原行思和梁漱溟,分别看看先哲们对于人生过程的理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随着学习、阅历和年龄的增长,每一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体会和思想境界。

我们在二十四五之前主要是学习阶段,二十四五到三十岁之间,独自尝试生活,开始体味人生,期间走过不少弯路,这一阶段更多是在试错,对以后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迷茫和恐惧经常充斥在心中,但思想逐渐成熟。

到了三十岁,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这时成立自己的家庭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确立自己的职业,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培养自己的品格修养,具有自己的价值观。三十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坎,跨过去了阳光明媚,跨不过去风雨交加。

四十岁的时候,感受了世间冷暖,经历了大风大浪,喜欢琢磨事物的本质,善于发现一切的联系。少了激情,多了沉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最终确定人生的追求,同时在个人、家庭、世界、社会之间找到一种纽带和平衡。

五十岁的时候,人生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学识、阅历、能力及人生的感悟到达最高境界,对自己人生能到什么程度有了大体的判断。抑制欲望,心存敬畏,尊重规律。拿得起,放得下,不怨天尤人,不自惭形秽。

曾国藩说:“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六十岁时看透人生,看透生活,不去做过多的辩解,对于世间给予更多的理解,极力加强自我修养,追求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干扰,心态平和,从容通达,有“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七十岁时内心达到完全的自由,不受一切束缚,个人修养达到人生最高点,即使完全顺从自己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会违反法规、规律、情理等。这时更多的其实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豁达通透境界。

人生是怎样一个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吧 - 天天要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引用三首词中的句子很形象地比喻人生追求的三个阶段,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美感。爱情、事业、学问、人生意义都可以用这“三重境界”解释。

第一境是经历迷茫彷徨后,认识自我,不随波逐流,找到人生目标,告诉我们人生要敢于选择自己要走的路。

第二境是坚定人生目标,为实现人生目标义无反顾、废寝忘食、锲而不舍,告诉我们目标实现过程需要坚韧不屈的精神。

第三境是克服一切困难,艰苦奋斗,在精疲力尽之时,成功在不经意间到来,终于如愿以偿,告诉我们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人生是怎样一个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吧 - 天天要闻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境界,涉世之初,人都是比较单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注重于量的积累,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边界,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进入第二重境界,逐渐看到事物的本质,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世界并不是想得那么美好,曾经自己建立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崩溃瓦解,对于人生充满怀疑,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虚无中。

后来通过自我修炼或高人指点,进入第三重境界,超越于事物的本质,不纠结于问题本身,厚积薄发,拨开团团迷雾,让自己的眼界冲破黑暗,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明确自己人生追求,专注于自己内心,豁然开朗,回归本真,笑看人生。

处于第一境界之人要么单纯,要么世俗;处于第二境界的人要么诡诈,要么痛苦;处于第三阶段的人要么智慧,要么通达。曾经看到如下一副漫画,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和上面的三重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生是怎样一个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吧 - 天天要闻

◎梁漱溟说:“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身的关系。”

人要生存发展,首先要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这是最基本的,就像邓小平所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层关系表现在获取资源和创造财富,一定程度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存和繁衍。

解决人和人的关系,这是体现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获取资源和创造财富,每个人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其次体现在人与人如何分配资源和财富,每个人要遵守社会秩序和具有道德规范。

人和自身的关系是最高层次关系,第一层关系让人能活着,第二层关系让人能活好,第三层关系就会考虑为什么活着,或者说追求人生的意义。第三层关系其实就是哲学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人生是怎样一个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吧 - 天天要闻

对人生的过程不止上面这四种解释,古今中外的先哲们有很多的解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人生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不管怎么样,先哲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给我们提供了一份规划图,我们可以参考这些规划图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可以比照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从而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无非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又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做该做的事情,体会每个阶段的奥妙,领悟每个阶段的真谛,点亮人生,让短暂的一生闪耀在时间洪流中。

人生是怎样一个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吧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越是深爱你的男人,越会在这4件事上“怕你”,别不懂他的爱意 - 天天要闻

越是深爱你的男人,越会在这4件事上“怕你”,别不懂他的爱意

苏岑曾经说过一句话:“人面对真爱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害怕。当一个人让你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这即是爱的征兆。”一个深爱你的男人,人潮汹涌里,一眼就能找到你;人海十万里,他只想往后余生和你在一起。他对你不只是,简单的喜欢和欣赏,更是相处时的害怕。
两性关系中,夫妻到了70岁,还能做到这2样,此生无憾! - 天天要闻

两性关系中,夫妻到了70岁,还能做到这2样,此生无憾!

在两性关系当中,如果夫妻双方都到了70岁,但还能做到这两样,那么就算很好了,而且此生无憾,这样的夫妻关系值得膜拜。很多小年轻在刚结婚的时候,都会甜甜蜜蜜,恩恩爱爱,就算女方发点小脾气,男方也会予以包容。总之对男人来说,刚娶到手的媳妇儿自己会
太冲动!四川一对夫妻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 - 天天要闻

太冲动!四川一对夫妻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了敌敌畏……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7月3日下午,四川德阳一对夫妻因发生矛盾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喝下半瓶农药敌敌畏,妻子在马路边大哭拦车求助,最终在陌生人欧女士帮助下送医。7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德阳市人民医院获悉,目前男子已经脱离危险,病情稳定,不过还需住院观察一周。现场目击者欧女士发布的视频显示,7月3日下午,位于德阳旌...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种气质,越老越吃香,第一种就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种气质,越老越吃香,第一种就很关键!

都说老男人在情场上不吃香了?这话谁信谁傻。岁月能带走青春,却带不走真正的吸引力——有些气质,像陈年老酒,越沉淀越有味儿。01 嘴巴甜不如耳朵灵,会说话更要会听老男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当“人生导师”,张嘴就是道理教训。她抱怨一句“今天好累”,
推荐《豪门小说里的美艳婆婆》作者:时鹊 - 天天要闻

推荐《豪门小说里的美艳婆婆》作者:时鹊

文案:庄芙瑶穿到十六年后的自己身上,还知道自己居然是小说里那种羞辱出身普通女主,让她离开自己儿子的恶毒婆婆。  因为各种作妖,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了解到自己的结局后的庄芙瑶:这个恶毒婆婆她不当了!
社区食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 天天要闻

社区食堂,想说“爱你”不容易

社区食堂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各地探索建设社区食堂,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获得好评。然而,一些社区食堂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客源单一、盈利困难等诸多挑战。如何增强社区食堂的生命力,使其长久经营下去?本期基层圆桌会,我们一起探讨。社区食堂,好想说“爱你”当前,一些地方探索社区食堂多样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