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地位在稳步提升,先是解决了教师的薪资待遇问题,提倡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而如今大家又将关注点放在了教师职称评定上,因为对于教师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职称,因为这代表着福利待遇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根据近几年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会存在很多问题,让很多在职教师都对此不满,甚至有些教师还会直接转行。
首先就是职称数量不足的问题,每所学校评定职称的规则不同,但是在每所学校里,我们都能发现一些比较年老的教师,他们依旧没有职称,可能10个人报名,但是只有1个空余的名额。
这也是因为有些教师在编不在岗,可能是因为身体上的原因,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等,让很多在岗兢兢业业的教师感觉到心里不平衡。
另一方面,就是在教师评定职称的过程中,会存在“走后门”的现象,因为有些教师教学成绩很好,但是迟迟没有得到职称,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有关部门下发通知,涉及到教师职称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幸福很突然
关于教师职称指标
原有的指标数量是比较少的,让教师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教师都希望能够成功获得职称,但是却因为各种条件上的束缚所以最终放弃。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对不同级别的教师职称都下定指标,以初中教师为例,正高级、高级、中级和初级的岗位比例是2:20:50:28。
关于评定职称后要采取灵活用人的机制
在以往情况下,已经获得职称的教师基本上不会过多的担心,虽然获得职称的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只要成功上岸,在这个岗位上不犯原则性的错误,那么职称会一直在。
而如今为了避免有些教师浑水摸鱼,即便是获取职称后,也需要对教师采取灵活聘用的方式,也就是意味着如果你不遵守自己的工作职责,那么职称也是可以被撤下来的。
分析:
其实对于教师职称的调整,老师们还是会感觉到有些幸福,因为教师对于职称的期望值比较高,每位教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职称。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些教师评定完职称之后,就是一副“摆烂”的状态,而那些没有评定职称的老师却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但是因为占用较多的职称名额,所以即便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而如今对教师的用人制度也进行改变,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平的,教师评定职称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万事顺意,最重要的还是制定好教学计划,真正为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考虑。
那么在这种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其实有一部分教师还是比较有优势的,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
教师职称评定,3类教师有优势
教龄年限较长的农村教师
都说教师职称会与教师的教龄相挂钩,尤其是对于乡村教师来说,他们因为工作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享受到的待遇并不是很优厚,那么为了鼓励教师继续教学,为农村教师也提供了好政策。
连续在乡村中小学任教满15年的教师,可以直接晋升为中级教师,满25年可以直接晋升为高级职称,这是对农村教师的一种认可。
教学成绩连续三年优秀的教师
那么除了教师的教龄之外,教师的教学成绩也是备受关注的,因为现在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就会将目光聚集在老师身上。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连续三年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是有机会评定职称的,这也说明学校对这部分教师也是给予认可的。
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
在众多教师群体中,班主任算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岗位,所以在评定职称的过程中,也会比较注重班主任的存在。
如果大家在任教期间,有过班主任的经历,甚至是长期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那么可以优先评定职称,这也是付出应得的。
写在最后:
教师职称评定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因为教师对职称的追求,毕竟获得职称之后,就意味着自己的工作更加稳定,而且享受到的待遇也会提升一些,但是想要获得职称,还希望教师们能够从自身出发,努力提升自己,珍惜机会。
今日话题:你对教师职称的评定有哪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