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2022年09月01日23:14:32 教育 187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8月31日下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开学典礼在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兼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斌,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执行院长朱旭峰,党委副书记周绍杰,教师代表周源、唐啸、慕玲等现场参加开学典礼,副院长王亚华、邓国胜、殷成志在线参加。学院500余名新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学院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谢矜主持。

谢矜首先介绍了出席开学典礼的学院领导和老师,并代表学院向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2022级研究生新生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成长经历,包括博士生45名、学术硕士生62名、各类中英文项目、MPA和双学位同学409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

上:杨斌、周源、王永赫

下:刘羽佳、朱旭峰、谢矜

公管学院副教授周源作为教师代表致辞。周源从问题观、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分析了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将面临的范式转变。首先研究要抓住问题的核心,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来源,明晰问题的建构,探索和反思问题的更深层次,要把提出的问题扎根于祖国的发展变化和实践上。其次,学术研究既需要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也要以理论指引来认识问题。同学们关注治理新范式时要思考其背后的理论体系,包括概念框架、底层逻辑、认知方向等,从而推进认识论上的快速转变。最后,在方法论层面,要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要考虑描述与解释关系、归纳与演绎关系、命题与假设关系、抽象与类推关系等。周源表示人类社会进步源于新范式对旧范式的不断颠覆,希望同学们在新阶段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在问题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形成新旧范式转变,更要能将三者融为一体,从知识吸收者过渡到知识创造者,完成个人成长道路上的范式转变。

2022级中文项目新生代表王永赫发言。王永赫化用老校长梅贻琦的“从游论”,认为研究生生涯中有三位最重要的导师。第一位导师是各位学院老师,他们在课堂与科研等领域树立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感染和引导学生们全面发展。第二位导师是党团班集体中一路同行的各位同学,宝贵的灵感往往来自于和同学们的切磋交流,同学们要珍惜优秀集体带给大家的温暖与成长。第三位导师是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自己做自己的心灵导师。因为在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时,首先要接近、突破、挑战自己内心的边界。王永赫表示清华公管提供了最好的科研条件和绝佳的发展机遇,同学们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求学求知、成长成才。

2022级MPA新生代表刘羽佳发言。刘羽佳表示清华公管是自己年少理想的圆梦之地,她结合自己作为新华社记者的工作经验分享了个人认识:在工作经历中,既会不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也经常能感受到专业壁垒造成的局限。刘羽佳表示要积极学习更先进、更科学的公共管理理念,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发扬明德为公的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

上:Keyth Nascimento Guimaraes、廖珈奇

下:付锦锋

2022级外国留学生新生代表Keyth Nascimento Guimaraes发言。她表示清华公管以多元背景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特色,为学生们提供学术资源和科研工具的支持,让大家能够自由地交流探索并接受全球公民教育。她希望大家在国际视野下开展公民对话及项目建设,促进全球治理与合作。与此同时,秉持“世界大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实践中推动政策创新,助力本国的发展改革,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问题。

清华大学高级公共管理硕士(EMPA)香港政务人才项目2022级新生代表廖珈奇发言。廖珈奇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在中央的带领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下,香港社会克服严峻考验,迈向发展关键时期。他表示作为香港政务人才,在坚持一国两制原则、落实爱国者治港方针的基础上,更要提升管理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在政务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智慧,履行维护香港稳定和长远发展利益的使命,要努力成为务实有为、敢为民先的中坚力量,为实现香港的更大辉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MPA-EMBA项目2022级新生代表付锦锋发言。付锦锋表示,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创新、高端制造业、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等重点领域都与发展紧密相关。付锦锋由此谈及自己求学的三个目的:第一,希望拓展专业知识的领域,整合香港的资源与经验,为事业发展提供新能量;第二,他活跃于企业与社会责任、青年与人才交流等多个香港社会团体,公管的学习与实践有助于开展社会工作;第三,他在工作经历中发现中国的铁矿石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而这些商品的供应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期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继续探索这些问题。

最后,执行院长朱旭峰致辞。朱旭峰表示面对国际大变局、国内大转型,清华公管人应当有胸怀、有视野,更应有“定力”,原因在于乌卡时代社会的风险性、公共治理情怀的纯粹性、治理实务工作的复杂性。他希望同学们将培养定力落到实处,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需要“心有所信”,不忘理想追求;第二,需要“知行合一”,全面锤炼成长;第三,需要“无远弗届”,秉持开放胸怀。朱旭峰指出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公管人更应筑牢公共情怀,涵养明德定力,为祖国和人类的新征程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

开学典礼现场

供稿丨研工组

编辑丨发展办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2年开学典礼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 天天要闻

匈牙利获取驾照的成本大幅上涨

匈牙利媒体报道:根据中央统计局(KSH)的最新数据,匈牙利考取驾照的平均价格在四年内上涨了 60%,由于汽油、维修费用以及教练费等成本都更加昂贵,使得获取驾照的费用可能高达 80 万至 90 万福林。然而,问题不仅仅是成本普遍上涨,人们对待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 天天要闻

新高考为什么要倡导“教考衔接”?有三个重要原因

同旧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个近些年喊得很响的理念——教考衔接。什么是教考衔接,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教什么,高考就考什么。大家知道,旧高考也有一个喊得很响的理念——以考定教。这个理念指挥了高考十几年,其弊端已经十分明显。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 天天要闻

滨州医学院:政校企携手赋能 共促医学人才高质量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滨州医学院举办“就选山东 ‘医’往‘职’前”2025年春季校园双选会暨“美好‘卫’来 ‘健’康烟台”医学人才筑梦烟台招聘会。招聘会现场,350家用人单位携1.2万个就业岗位进校揽才。该校43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25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实现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 天天要闻

“百校千企万岗”,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进江科大助力大学生就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4月11日,江苏共青团“送岗直通车”开进江苏科技大学举办“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这是江苏共青团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联动各界协同发力,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实现“好就业、就好业”。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示范招聘会现场。 主办方供...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 天天要闻

何同学的反讨好之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AI生成事情是这样:4月11日晚,何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车的经历;他说以前打网约车时,司机让他给好评,总是嘴上答应,但事后就忘了。他觉得这样不太好,所以,现在改。如果司机服务真的很棒,他才会主动好评;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他还提到,自己以前比较爱讨好别...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 天天要闻

大风天去不了考场,报名费打水飘?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这钱,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阵风风力可达12~13级,中央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多地景点临时关闭,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宣布停课或转为线上教学。△ 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截图受此影响,已经报名参加本届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考生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