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日语老师,黑板上讲语法一套一套的,这是能力,但不是日语老师也不太会教日语,却可以和日本人进行商务谈判,这叫实力。曾经见过从国内到日本的某公司的日本分公司负责人,听他说没有日本留学经历,但在和日方进行商务工作的时候发现比绝大部分留学生还要出色…我觉得这种人才是既有能力,潜力/实力也非常足的人。
又比如,辅导留学生升学的老师,教如何写小论文,研究计划书,讲的一套一套的,这叫能力,也可以说具备了出色的评论家的资质,而实际的小论文,出题涉及到的知识范畴非常广泛,假设把近几年所有的东大过去题库的小论文摆在桌上实际林场发挥,理科/文科所有真题能实际写出多少,写得又是什么程度?这种现场发挥和讲大道理是完全两个概念,评论/挑剔能力再出色,能力不足的话,一般人是不敢不敢尝试的,说实话我的视频中也有几个东大实际过去题讲解,尽管在网上查询了一点信息,但真正临场考试的话,我也一点都没把握能写出什么程度,就算允许使用电脑查询信息,也不容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写的很到位,但这样至少很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实力的实际深浅。
再比如,辅导志望理由书,这个比较简单,某种意义上,一般的留学生前辈都可以写出来,问题是,志望理由书的内容看起来那么回事,但是否靠谱会在面试规程中真正会被确认~也就是说,这部分的内容有多靠谱,要看其内容是否对应实际面试中每年都被戳问的提问对应/挂钩,这个要充分结合学生本人的实际水平,而不是暧昧/抽象/高大上的内容,是那种一问一答式的Q&A模拟训练表格(如图),辅导中学生问到志望理由书的任何一点的具体意思,必须做到能让学生理解/接受,因为实际面试回答不应该超过2~3分钟,一般提问在30秒左右即可,那的地方也在2分别左右即可,也就是说必须针对性回答,而且要使用单纯明了/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这才能看得出实际能力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