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初五祖大师要把禅宗法脉交托在六祖手里呢?

2022年10月05日10:10:14 佛学 1656

有人问起:当时五祖座下优秀的弟子很多,尤其是神秀大师,可以说是学霸中的学霸,学修都是一流的,为什么五祖大师不把禅宗法脉交给神秀大师,而是托给了六祖慧能呢?

其实,这算是老公案了,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既然有人问起,那就大致说一下吧。

在禅门中,有一句话,叫做“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为什么当初五祖大师要把禅宗法脉交托在六祖手里呢? - 天天要闻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四家语录卷二)》:“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CBETA 2022.Q3, X69, no. 1322, p. 6a16-17)

由此可见,在我国唐代的时候,禅师们为了自己的法脉可以一代更胜一代,因此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定下的标准可是很高的。

其实,五祖大师当时要选择的继承人,也是费尽了五祖的苦心。

五祖是要选择一个能让禅宗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广大的人,而不是因循守旧,光照一时的人。

(这里,真的不排除五祖预判到一百六十七年后的武宗灭佛的可能。)

在当时人的眼中,神秀大师可以说是完美的存在。

神秀大师的修行基本功相当过硬,以至于弘忍大师对他青眼有加,甚至说道:“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无先汝者。”

(《宋高僧传》卷8:“秀既事忍,忍默识之,深加器重,谓人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无先汝者。””(CBETA 2021.Q2, T50, no. 2061, p. 756a10-12)》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了,直接就把神秀大师从众弟子中超拔了出来。

五祖甚至把秀师安排到了首座的位置上,首座这个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这可是要负责领众修行的,要德业兼备之人才能胜任。《祖庭事苑》中说:“首座即古之上座也……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今禅门所谓首座者,即其人也。必择其己事已辨,众所服从,德业兼备者充之。”

由此看来,五祖对秀师不可以说不器重了,也正是因为他对秀师有足够的了解,所以,他清楚地知道就算不把六祖之位交给秀师,秀师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来。

为什么当初五祖大师要把禅宗法脉交托在六祖手里呢? - 天天要闻

而事实证明,五祖的眼光没有错,秀师在北方大弘禅宗,连武则天也对他礼敬有加,不仅仅施以跪迎之礼,而且还把他请入内道场,时时问道请益,“时王公已下,京邑士庶兢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可以说是风光一时无两。

(《宋高僧传》卷8:“秀乃往江陵当阳山居焉。四海缁徒,向风而靡,道誉馨香,普蒙熏灼。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问道。敕于昔住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已下,京邑士庶兢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洎中宗孝和帝即位,尤加宠重。中书令张说尝问法,执弟子礼,退谓人曰:“禅师身长八尺,厖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CBETA 2021.Q2, T50, no. 2061, p. 756a12-20))

但是,人间清醒的五祖心里也很明白,以秀师的修行而言,守成有余,但是要开创禅宗的新时代,为禅宗寻找一条可以传承千年之路,仅靠守成,是不足够的。

禅宗法脉要延续不断,还需要人脉的支持,而这人脉,不仅仅指的是君王王后、王公大臣,而且更重要的是百姓人心。

六祖的出现,就如同一道光,成功吸引了五祖的注意。

为什么当初五祖大师要把禅宗法脉交托在六祖手里呢? - 天天要闻

六祖身上,有着五祖当时的门下弟子所没有的气质,他出身微末贫寒之家,深深地懂得贫苦大众的艰难,而禅宗则是当时最为接地气的一个佛教宗门。

要把禅宗法门发扬光大,不能仅靠君王和大臣的力量,虽然佛法可以在上层贵族之中流传,但是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劳苦大众,才是最需要禅宗法义的一群。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证明五祖的眼光的确是超越了时空的局限。

多年以后,六祖在当时被称为边地的岭南,开创了一片弘法的新天地,甚至连武则天都听闻了他的大名,几次迎请他入京,但是六祖始终拒绝了。

可以说,六祖相当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是为百姓而生,为百姓弘法,所以终其一生,身不过大庾岭

我们现在用历史逆推五祖大师的当时的选择自然容易,但是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五祖大师的眼光简直就是穿越了时光的壁垒,照破了千年的沧桑,不服不行啊。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