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布施别人一个微笑,你知道有多大的功德吗?

2022年09月13日10:02:13 佛学 1636

小编小的时候,父母要上班,所以早上的时间都很匆忙,急急忙忙的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母亲把我往自行车后座一塞,就火急火燎的跨上车骑往学校。偶尔有一次起得比较早,时间充裕,我爸妈心情因此格外的好,心情好了,所有事情似乎都变得顺利和从容,从容的吃过早饭,母亲把我抱上了自行车后座,突然笑着俯身亲了我一口。

这一个简单的动作点亮了我的一整天,印象里的那天,我做什么都很顺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跟朋友分享了好多零食......

这么一件小事,竟然让我记了二十年,后来接触了佛教,我才找到它的名字——“无畏布施”,这么去给一件小事下定义,似乎显得有些夸大了,但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让我由衷的感到无畏布施的强大,一个微笑、一声爱语,拥有带给对方一天好心情、甚至一生治愈的力量。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布施微笑”的文章,深以为然,与您共飨。让我们一起用温暖的微笑,感染身边的人吧。

每天布施别人一个微笑,你知道有多大的功德吗? - 天天要闻

文/陈家树

与一同修去医院看病,当班医生对我俩的接待只能用“冷若冰霜”来形容。当我们步出诊室时,我这位朋友不无诙谐地说:“请布施点微笑吧!”

微笑也能布施?仔细想想,很对,微笑也是布施,而且是很普遍、很重要的布施。

谈到布施,佛子们都知道有财布施(如钱财的施舍)、法布施(如讲经说法、助印经书等)和无畏布施(消除对方恐惧畏难心理,给予勇气和安慰)。末学认为,微笑应属无畏布施的一种。

就拿看病来说,病人的心理不仅希望医生对症下药,而且希望医生和颜悦色地接待,让紧张害怕的情绪得以缓解。如果医生再给予一点微笑,说一些鼓励、安慰的话,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反之负面效应也是不可低估的。

每天布施别人一个微笑,你知道有多大的功德吗? - 天天要闻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可以感染的。我看过一篇短文,一位理发员买东西遭到售货员的冷面,一天的情绪都不好,并且尽出差错,最后给一位顾客修面时还划破了几个口子,争吵之下一看,那个倒霉的顾客正是那位冷面的售货员。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句争吵,会让自己几天不愉快,甚至迁怒家人和同事;一个微笑,往往会使自己觉得阳光灿烂、鸟语花香,连周围的人也会感到这种喜悦气氛,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这就是微笑的魅力,我们可不能看轻它。

有少数佛门弟子,严肃得近于冷漠,使人敬而远之。

禅宗有这样一段公案,有个老婆婆供养一庵主达二十年之久,一天,老婆婆有意让妙龄如花的女儿去亲近庵主,庵主无动于衷,曰:“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老婆婆知后,愤然道:“我二十年只供养得个俗汉!”于是,赶走了庵主,烧掉了草庵。禅是活泼泼的、洋溢着勃勃生机,那位庵主不明白这一点,虽修行多年却没有尝到真正的禅味,只好卷起铺盖离开。

每天布施别人一个微笑,你知道有多大的功德吗? - 天天要闻

有同修认为,佛教是喜悦的宗教,而佛教徒则是世上欢喜的男人和女人,我非常赞同这种看法,我更以为法喜不仅要存于心,而且要形于外,一个微笑,一句温语,让众生同沾法喜禅悦,这不就是实实在在、随时随地可与的布施吗!

佛陀说过:“愉快是所有觉悟者开启智慧的起源。”以此衡量,一个脸呈我慢之相、言必咄咄逼人、使人无法接近的佛子,试问怎能开启智慧、又怎能担当弘法重任?

有人会说,微笑谁不会?能算法布施?其实,很多人的所谓“微笑”,只是脸部肌肉的运动,并非发自内心,自然没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惟有接触佛法、逐渐领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时,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喜悦才会以微笑的方式显露出来,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察觉。

佛子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当我们有幸亲近某位高僧或禅者时,首先感觉到的是慈祥可亲、平易近人,他们那永恒的、超然的微笑会让我们很久很久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恰如点燃了我们心灵的一盏明灯。一个人也许不能拥有世俗的名利,但只要拥有这份快乐,并且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那充满法喜禅悦的微笑也能够点燃别人心灵的明灯时,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幸福的。

每天布施别人一个微笑,你知道有多大的功德吗? - 天天要闻

众生都有佛性,只是被无明所障碍,扫除这些障碍的有效办法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拔苦予乐、无私奉献。

一个人时时处处以真诚的微笑对待别人,感化别人,那就是佛性的显露,觉悟的开始,就是发菩提心。特别是佛门弟子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要以自己充满法喜禅悦的微笑,感染更多的人。

我们敬仰、亲近观世音菩萨,不仅因为菩萨救苦救难,而且是因为菩萨相好慈悲,面含微笑,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和喜悦。让我们学学菩萨,使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滋润世人近乎干枯的心田吧!

文章来源丨《禅》刊

图片来源丨十愿百科

摄影丨丹珍旺姆、重影、李婷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