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挑战,你是“赶苍蝇”,还是“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2020年11月07日23:48:15 育儿 1805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然而,当这些曾经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记得这一点了。

如果为人父母是一份没有工资的职业,当越来越多的行业要求具备从业资格证时,为人父母却是一个例外,不需要持证上岗。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有十万个“为什么”。面对孩子的天真无邪与无理取闹,父母则会有无数个“怎么办”。

父母与孩子之间,除了满满的爱,在不知不觉中还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立关系,导致陷入误区,在亲子关系中为各自的“权力”而抗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父母眼里的“熊孩子”依然层出不穷,不少父母的错误育儿观念与方式丝毫没有改变,陷入带娃的奔溃日常中,难以自拔。

随着国内二胎生育的放开,二孩家庭日益增多。不少父母以为带老二可以简单照搬养育老大的方式,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不论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父母们各有各的困惑与烦恼。

鲁道夫·德雷克斯教授和薇姬·索尔兹女士合作的《孩子:挑战》这本书不仅给父母们带来了新的理念,还为养育孩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孩子:挑战》一书硬封面、小开本,适合随时翻阅。书中的案例和分析以不同字号排版印刷,一目了然,便于读者阅读对照。

面对孩子的挑战,你是“赶苍蝇”,还是“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 天天要闻

德雷克斯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作为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在西方教育界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整整40年,德雷克斯跟数百个家庭保持联系,观察、记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获得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孩子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十来岁的小学生,涵盖各个年龄段,有的是独生子女,还有的来自多子女家庭。

除了健康的普通孩子,还有带生理缺陷的孩子。他们分别来自各种类型的家庭,除了父母双全家庭,还有单亲家庭、再婚家庭。

在《孩子:挑战》这本书中,德雷克斯把家庭比作星座体系,每一名家庭成员都是体系中独一无二的星座。在家庭星座体系中,不同孩子对自我在家庭中的各自定位不同,导致的影响也不同。

针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令父母头疼的各种行为,德雷克斯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简洁而接地气。《孩子:挑战》堪称家长们的育儿宝典。

除了贯穿全书的一百多个案例,《孩子:挑战》的末尾总结了养育孩子的34条新原则。附录中还专门列举了37个案例和评语,客观分析父母对“熊孩子”的应对行为,并给出推荐方法供读者参考。这些案例场景丰富,分析有理有据,新方法简单易行,可谓父母带娃的好帮手。

面对孩子的挑战,你是“赶苍蝇”,还是“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 天天要闻

如果你不想错过最美的亲子时光,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养育和陪伴,这本书的一百多个案例可以随时给你提供参考,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一、尊重而不溺爱

1.尊重孩子

孩子也是社会的产物,他的最强列的心理动机是渴望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

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常常有一个错误的目标。寻求过度关注、权力之争、进行报复和自暴自弃是典型的4个错误目标。年龄较小的孩子,错误目标更明显。错误目标导致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成为大人眼中的熊孩子。

对待孩子寻求归属感的不当行为,家长除了尊重他们,还要注意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2.不溺爱孩子

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好习惯让孩子一辈子受益。不溺爱孩子,从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开始。比如不赖床,自己设闹钟按时起床,遵守规则,学会合作,等等。

面对孩子的挑战,你是“赶苍蝇”,还是“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 天天要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好习惯需要时间,改掉坏习惯同样需要时间。坏习惯一旦养成,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对待孩子的坏习惯不能简单地“赶苍蝇”,苍蝇赶走了还会飞回来。用语言训斥孩子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用行动及时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德雷克斯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有价值,家长千万不要放弃他们。父母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不是为了对付孩子,而是为了了解在特定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只有采取适当的行动,对待孩子尊重而不溺爱,放手而不放任,才能帮助孩子放弃错误目标,养成好习惯,健康地成长。

二、引导而不包办

还记得你家孩子学会走路时的情景吗?

当孩子蹒跚学步时,妈妈通常会向后退一步,始终和孩子保持一段距离,张开双手迎接孩子,引导孩子向前再进一步。就这样不停地一进一退,给孩子留下适当的空间,鼓励孩子前进。

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接受训练。

当2岁的孩子试图帮忙清理餐桌时,家长通常会立刻抢过他手里的盘子,让他别动,不然他会把盘子打碎。假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盘子,也不能简单地打骂孩子。慎用惩罚,以免加重孩子的挫败感,使孩子失去自信。

为了不打碎盘子,我们却打碎了孩子发展自我能力的信心。

——《孩子:挑战》第3章鼓励

鼓励孩子自立,引导他们而不是包办一切,才能帮助孩子早日学会自立,长大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应对竞争。

三、懂得退出

每次父母和孩子发生不快,肯定是两方面都有问题。战争是两个人冲突的结果。如果其中一方退出战争,另一方就无法继续。如果父母退出,孩子就没有了对手,没有对手或者观众——既没有人需要他击败,也没有人可以用来逞威风。“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孩子:挑战》第17章 退出冲突

面对孩子的挑战,你是“赶苍蝇”,还是“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 天天要闻

“让他的风,无帆可吹。”这句话在书中先后出现了3次,道出了轻松应对孩子挑战、快乐育儿的基本原则: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懂得适时退出冲突,而不是被孩子所操控。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们也越来越聪明。永远不要小看孩子即使是还穿着纸尿裤的婴幼儿。然而,父母们的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与教养方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家庭冲突不时发生,亟待父母们改变观念,迎接挑战。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引导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学会合作。

德雷克斯教授和索尔兹女士合著的《孩子:挑战》这本书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畅销欧美50多年。书中大量的案例依然有效,各种育儿场景鲜活,非常适合今天的中国父母学习借鉴,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与孩子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 天天要闻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园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却不经意间播下了荆棘的种子。生活的模样,归根结底,不过是“选择”二字的映照。你的时间倾注于何处,你的成就便绽放在哪里。以下这三个地方,若能学会舍得,有舍方有得,花费的时间,才算真正赋予了意义!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