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又召开家长会了,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小勇考了班级倒数,邻居家的孩子,小勇的好朋友昊昊却考了全班第一名。
小勇的妈妈决定,让自己家的孩子以后都去隔壁写作业,让小勇带领昊昊一起,提高学习成绩。
小勇妈妈也很愉快地答应了,合作学习也马上就开始了。
放学回家后,小勇来到昊昊家,两个人打开书包,在书房写作业。
过去15分钟,小勇就坐不住了,他说:“昊昊,我们休息一会儿,看会儿动画片,好不好?”
昊昊说:“不行,我必须写完作业,再练钢琴,到七点钟,才是我看电视的时间,你还是赶快写作业吧!”
孩子们写作业大概有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昊昊妈妈一直都在厨房准备晚饭,昊昊写完作业就去练钢琴了,妈妈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催促孩子的话。
小勇妈妈也很纳闷,平时自己对小勇又是批评又是巴掌,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而昊昊妈妈不声不响的,孩子就知道自己每个时间段该干什么。
她真的是很纳闷,昊昊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面对这样的疑问,昊昊妈妈笑了,她说:“孩子的好习惯当然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我们家里每个人都是遵守规则的,孩子也不例外,遵守规则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任务,就可以获得自由的时间了。”
好孩子,一定不是家长用嘴巴说出来的,也许你说得越多,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加持,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
我曾经几次和资深班主任老师交谈,他们总结,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这3种家庭,大家对照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够做到这样。
第一,家里有“家规”,父母不溺爱孩子,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的学习成绩好,除了智商高,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石。
比如,一个孩子有比较好的预习习惯,他能够在课堂前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思考,从而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听讲、提问,学会重点和难点。
另外,认真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孩子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的习惯,有助于集中他们注意力,把握重点知识,为课后复习提供重要依据。
还有,课下是不是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要看孩子是不是有自律性和责任感。
孩子的这些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古人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家庭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和规范,这为孩子提供了行为的准则和边界,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父母不溺爱孩子,对于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更有可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自律的习惯,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合理安排时间。还有尊重他人的习惯,明白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勤奋努力的习惯,懂得通过自身的付出获取成果。
懂得制定规则的父母,往往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第二,家庭关系和睦,父母和孩子能够进行良好沟通。
大多数认真学习的孩子,不用家长大吼大叫地去督促,父母为孩子创造了温馨的家庭环境,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融洽的,在充满着温暖、关爱和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孩子能感受到安全和稳定,身心健康地成长。
要想塑造这个和谐的环境,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关键因素,我们要学会好好和孩子说话,通过有效的沟通,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的想法、需求和困惑,从而给予他们恰当的引导和支持。
家庭关系和睦以及良好的亲子沟通,为孩子提供了积极的成长条件,帮助孩子在学业、品德、社交等方面表现得更加优秀。
第三,父母热爱学习和生活,家庭充满正能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当父母热爱学习时,孩子也会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孩子会效仿父母,养成主动学习、不断进取的习惯。
当然有的父母没有文化也没关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也能向孩子传递了乐观、坚韧的精神。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会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敢地面对困难,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没有消极抱怨,只有鼓励与支持。
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内心充满阳光,拥有强大的心理和积极的情绪,孩子往往更有自信,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总之,优秀的父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家长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知识、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互动话题:你家是以上3种家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