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段关系,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

2025年05月17日09:30:23 育儿 9821

美国咨询师罗兰·弥勒在长达25年的关系研究中,经常被问道:为什么越是在乎一段关系,就越容易失望?

他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因为你抱有太高的期望,总希望对方按你的想法做事。

生活中,我们也总是对他人预设过高的期待:帮了别人,就期待对方感恩;对别人好,就期待对方同样回馈……

然而现实复杂,人心难测,你的期望有多高,失望与痛苦往往就有多大。

作家马德说:无欲无求,是一切人际烦恼的解药。

在任何一段关系里,只要你没有期待,也就不会带来伤害。

1

作家佐藤光郎说:关系里的痛苦,本质上都是期待落空的产物。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对别人掏心掏肺。

然而世间人情薄如纸,指望别人对你有所回应,最终难堪的,只会是自己。

电影《两只老虎》中,张成功和范志刚是战友,更是肝胆相照的兄弟。

当初在炊事班里,张成功因怯弱常被人欺负,每次都是范志刚挺身而出,为他出头。

张成功很爱吃肉,范志刚就每天偷偷给他留肉。

两人关系异常亲密,都曾信誓旦旦地说要做一辈子好兄弟。

后来,范志刚因负伤回了老家,没多久他旧伤复发,得立马做手术,需要一大笔费用。

那时的范志刚身无分文,只能找人借钱。

而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成功。

他知道张成功退伍后下海经商,生意风生水起,手里肯定有闲钱。

于是急切地拨通了张成功的电话,满心期待能得到他的帮助。

可张成功一听他是要借钱,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而他的理由竟是:我怕你还不起。

听罢,范志刚整个人仿佛跌进了冰窖。

他想不通,明明自己之前待他不薄,为何却换来这样的结局?

事实上,这世上没有谁对谁会有求必应,也没有谁对谁是义不容辞。

你若总用自己的想法要求别人,只会让自己更难受。

习惯性对他人抱有高期待,到头来只会自我折磨、自我受伤。

作家张小娴说:“无论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要学习接受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关系很好的朋友,也可能在利益面前,坑你一把;

感情深厚的兄弟,也有可能因一次摩擦,就和你分道扬镳,甚至成为仇人。

所以,永远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一旦你期待过高,希望变失望,失望变愤怒,终将让自己深陷痛苦的泥淖。

任何一段关系,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 - 天天要闻

2

媒体人胡可,讲过一个朋友的故事,

有一次,朋友帮部门一个新人改了三次方案。

结果对方连句谢谢都没有。

朋友很郁闷,便向胡可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懂感恩?

胡可便问他:你帮他的时候,是希望他感激你,还是单纯觉得应该帮?

朋友沉默了一会,说:都有吧。

胡可说,这就是问题所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大都是这种高期待值引起的。

想起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

人们总是习惯将自己的想法和期待,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对方应该理解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行事。

可事实上,没有人应该承载你的情绪,也没有人可以对你有求必应。

把期待强加于他人,希望他人顺从我们的心意,只能引发矛盾,带来不幸。

画家梵高,年轻时认识了另一位画家高更。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莫逆之交,甚至一度同住在阿尔小镇上。

在那里,梵高对高更非常照顾。

他为高更准备了房间、家具,平时画画还帮他拿画板,调颜色。

他本以为,自己的付出,可以让高更一直留在这里,陪他探讨艺术,共同创作。

结果两个月后,高更就不辞而别,去巴黎追寻自己的艺术梦去了。

对于好友的离去,梵高极度不解,也难以接受。

他一连寄出数封信,向高更道歉,期望两人能够重归旧好。

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高更没有任何回应。

此后数年,梵高对此事始终耿耿于怀,想不通对方为何如此冷漠,最终导致自己精神失常。

作家廖一梅说,没有人,哪怕他愿意,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

对某个人、某段关系抱有太多幻想,往往伤人又伤己。

一方面,你会因为没有得偿所愿而被失望淹没到窒息,产生无力感。

另一方面,对方也会心生怨怼和不满,让关系陷入对抗、逃避、痛苦的恶性循环。

不切实际的高期待,是感情最大的杀手,也是所有伤害的来源。

任何一段关系,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 - 天天要闻

3

《社交心法》里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期望管理”的博弈。

当我们给身边的人增添了滤镜,给一段关系加了太多的期望时,往往是自讨苦吃。

把期望降低了,你才能避免现实的落差,收获更和谐的关系。

看过学者黄侃和居正的交往故事。

黄侃与居正同为湖北老乡,且早年有过共事的经历,两人交情深厚。

1930年,居正有次因发表了激烈言论,被当局软禁。

成为阶下囚后,往日的朋友们,都与他断绝了来往。

只有黄侃,不怕受到牵连,不仅为解救居正四处奔波,还经常去探望他,与他谈心解闷。

后来居正被无罪释放,不久后还当上高官,成为教育部次长。

当时黄侃还是个穷教师,工资微薄,日子过得很拮据。

有人就对他说:你对居正有那么大恩情,他居然也不帮帮你,太没良心了。

黄侃立马打断对方,说:我帮他,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我过得怎样,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话传到居正耳中,居正大受震动,从此对黄侃更加敬重。

正因为没有期望,也没有额外的需求,两人的关系始终干干净净,感情越来越深厚。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人与人的相处中。

在任何关系中,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期待,就少了点是非与纠葛,多了些纯粹与真心。

正如一句话所说,把期望值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

放下那份不切实际的期待,保持一颗平常心,你自能在每一段关系里满目惊喜。

作家汉德克在谈到人际交往时说:

“当你停止向别人索取想象中的完美,真正的联结才会诞生。”

降低期待,不是对关系失去热情,而是让我们以更平和、更理性的心态和别人相处。

没有期待的关系,不是冷漠,而是清醒;不是疏离,而是自由。

与人相处,少点捆绑和强求,多点尊重与理解。

期待低了,彼此的压力就小了,感情也就能在松弛中更加舒适长久。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亲子欢乐时光,共度温馨时刻 - 天天要闻

亲子欢乐时光,共度温馨时刻

万家丽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和互动项目,是一个亲子共度欢乐时光的好去处,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家长们也能在陪伴中收获满满的幸福。儿童游乐区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这里有各种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游乐设施。
花了1.5W请了个金牌月嫂,做的月子餐,看看值不值? - 天天要闻

花了1.5W请了个金牌月嫂,做的月子餐,看看值不值?

女人一定要自己对自己好点儿!因为自己受的苦,是没有人能代替的,尤其是生了娃的女性,大部分会把时间精力给了孩子们,往往忽略自己的感受。千万不要觉得花了钱,很败家,尤其是坐月子这事情上。因为好身体,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哦。所以我朋友她坐月子,花了1
安徽“人口大县”试行育儿补贴:二孩2000元,三孩7200元 - 天天要闻

安徽“人口大县”试行育儿补贴:二孩2000元,三孩7200元

5月16日,安徽一村民向九派新闻反映,其所在的县推出《家庭育儿补贴实施办法(试行)》,生育第二个子女,给予一次性补贴2000元;生育第三个子女,给予一次性补贴7200元。 当地县政府网站显示,2024年户籍人口229.7万,可谓“人口大县”,因此备受关注。 县卫健委回应称,根据最新通知,二孩、三孩在202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家...
感谢央媒的这篇文章 - 天天要闻

感谢央媒的这篇文章

央视新闻的一篇夜读文章不经意触及了我的记忆——那些年,喜欢带着家人出门,无论远近,只为开心!后来,孩子长大,我在乡下,早晨总要登山越岭捕捉风景,记录里,尽是阳光,向上,正能量!真是永远有用不完的精气神!近两年,出远门渐渐少了,宅在家和办公室
5月份拍牌下周六举行,警示价92400元 - 天天要闻

5月份拍牌下周六举行,警示价92400元

上海国拍公司今天发布,5月份车牌拍卖将于5月24日(10:30-11:30)举行,本月个人客车额度合计拍卖总数4150个。警示价为92400元,拍卖系统网址:https://paimai.alltobid.com,客服电话:962227。 温馨提示: 1、个人额度拍卖成交付款时间为2025年5月25日~30日,6月3日-6日。单位额度拍卖成交付款时间为202